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6年第5期
编号:12767826
心育类校本选修课程建设的个性化实践(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5期
     三、心育类校本选修课程的内容——“心”“心”相印

    课程内容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而选择并经编排的教学材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不是国家必修课程,没有类似于语数外等学科课程的权威而稳定的教材、教参及相关的教学材料,但经过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体系、内容等都已经比较成熟。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指定教材,恰为教师的个性化创造及选修课程的开设提供了机会。

    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首先,要关注内容的科学性、专业性、思想性,不能脱离基本的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而凭空捏造;其次,必须围绕课程目标精挑细拣,内容与目标保持高度匹配,形成紧密的体系,进而凸显课程的独特个性;再次,要注重教学材料的时代性、生动性、典型性,做到深入浅出,使学生喜闻乐见;最后,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编写面向学生的校本教材(讲义),方便学生阅读和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心”(心理学基本理论、心育基本内容)“心”(学生的心理需要、课程需求、教师的专业偏好)相印。
, 百拇医药
    笔者开发的“高中生自我管理与开发”课程广泛吸收、有机整合了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同行实践成果,结合开发主讲教师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安排了自我意识管理、人际交往管理、情绪意志管理、学习考试管理、生涯发展管理、生活方式和生理健康管理6个单元共20课时左右内容,对学生开展专业性、针对性较强的训练和辅导,各单元、各活动课时相对独立,不存在固定的顺序,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各单元的不同章节之间进行组合和取舍。在开始这些主体内容之前,笔者还安排了“走近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两课时内容,前者主要是因为该课程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通过对心理学概论的通俗解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相应的专业性向。安排后者是因为自己对弗洛伊德理论有一定心得,并且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是本门课程的一个重要转换点,大多数人的行为是被潜意识所控制的,要想转变理念和行为,必须要去洞察自己的潜意识,去凿碎、破解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而人格结构理论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把握人性的本质、把握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以人为镜”课程的内容主干是每次课呈现给学生的视频或文字材料,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有效性。所以我在选择“镜子”的时候,必须从众多视频和纸质材料中甄选出有代表性、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富含教育意义及成长价值的“精品”。
, 百拇医药
    四、心育类校本选修课程的实施——“心”动“行”动

    课程的实施在于如何将所确定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途径传递给学生并使之实现预设目标。这就涉及到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课时安排、资源利用等问题。一般认为,中小学心育课主要应该采用活动课的形式,设计一个个起承转合相关联的活动让学生动身、动脑、动心、动嘴、动笔,增强他们的主体参与和体验收获,产生心声的共鸣、心灵的碰撞、心智的生长等融合式、浸润式的效果。灌输、说教等方式也许在学科教学或思想教育中有较高的效率与效益,但在心育课上的效果是很差的。

    笔者并不擅长组织学生游戏和活动,而且在观摩不少同行的心育活动课时发现团体辅导活动如果掌控不到位的话,活动形态反而会停留在表面,显得肤浅、生硬。相对而言,笔者更关注学生心灵的“动”,关注课程指向是否真正入耳入心,真正与学生原有的精神世界发生碰撞,形成一些新的质地,因而并不拘泥于游戏、活动、讨论等形式。

, 百拇医药     在“高中生自我管理与开发”课程实施过程中,笔者追求理念更新、意识重建、知识拓展、活动参与、行为训练、习惯养成。这一点在笔者所编著的校本教材的编写体例上体现得十分明显。每一章大致分为内容导读、课堂热身(主题引入)、认知拓展、知行训练、教师感悟五个体量不一的版块。内容导读:提纲挈领地点明该章的主题、主要内容和主要目标。课堂热身(主题引入):主要通过小而精的活动引出本章的主题。认知拓展:笔者精心挑选了多年积累的案例、故事、理论等,主要供学生阅读领悟,起到转变认知的作用。知行训练:安排了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巩固认知、形成新的行为模式。教师感悟:这是本教材的最大特色,所有文章均由我亲自撰写,不少已经在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这一版块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教育影响的有效传递,也见证了本课程建设的长度和深度。

    如果说,“高中生自我管理与开发”的教学形式还基本遵循着当下较为流行的“暖身、转换、工作、结束”的活动课四部曲,“以人为镜”的课堂结构则更为简洁,每一次课,首先由学生观看一个视频或阅读一篇人物报告,时间大约为20分钟,余下时间里学生通过自我梳理或同伴交流完成包含三大问题的课堂作业,上交给教师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类总结、概括提炼,并表达自己对这一人物的看法,于下一次课开始时花五分钟时间进行小结。整个课堂结构包含了人物欣赏、信息捕捉、思考体悟、纸笔作业、同伴(小组)交流、全班分享、教师点拨等环节和形式。
, 百拇医药
    为了让“照镜人”在“镜子”前更清晰地观照自我,我设计了课堂纸笔作业的三个问题:1.这段视频(文字)让你了解了哪些新鲜的信息?你特别赞同或不赞同片中(文中)的哪个观点?2.这段视频(文字)中的主人公(或其他人物)身上的哪些方面(包括言行举止、个性气质、人格特质诸方面)对你有所触动、让你深受启发?3.这段视频(文字)映照出了你身上哪些值得自豪、珍惜和保持下去的美好东西?又映照出了哪些不足之处?今后你将如何改进,使自己变得更优秀?这三个问题使学生的观看或阅读更有针对性,不流于表面,能够更加深刻地抓取和内化有益的信息,并在课程学习中不断增强自己观察学习、信息梳理、共情体验、总结概括、陈述表达的能力。

    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上,两门课程均以教学班的形式组织教学,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主,课外拓展为辅。例如,笔者在实施“以人为镜”课程时经常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书目、影视节目,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具有多面性、典型性的人物,并采用课堂上的人物解读和自我整合框架增强拓展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 http://www.100md.com(王梁?王焕轶)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