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2833729
妙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心理课堂幸福感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9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心理课;幸福感

    当代教育主张将积极心理学融入教育教学中,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学生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和内在的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来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获得幸福感。近年来,“幸福感”这个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并用以衡量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准。在教育领域,幸福感是品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学会使自己幸福对人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在心理课堂中使学生获得幸福感有助于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而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品质与人格,获得使自己幸福的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各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变,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实践也证明了,信息技术元素的融入增添了心理课堂的活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正向体验、提升幸福感有强大的推动力。
, http://www.100md.com
    一、创设教学情境,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心理健康课需要借助情境的创设导入课题,使抽象的教学主题变得鲜活、具体,与生活相联系,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通过思考与讨论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提升自主探究的能力。信息技术能更好地实现这个过程,它通过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手段,如动画、照片、声音、教师动态演示等方式强化学生的感知,使学生在趣味而生动的背景下融入创设的情景,感受与理解情境中的矛盾与冲突,激发解决问题的动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正向的体验,获得幸福感。例如,在脑力激荡“奇思妙想”一课中,导入环节先展示一些创意产品的图片、创意从产生到成品过程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创意的联想,在有趣、快乐的氛围中提高学生动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接下来的思维练习做好铺垫。

    另外,团体活动课也是心理健康课的一种,它多以一个主题活动串联整节课,因此,活动主题的导入对整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团体活动课的导入中,情境教学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情境教学重视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信息技术呈现的语言描述和音乐、图片、动画等情境设置更直观、概括,使单纯的语言描绘增加了感知的体验,情境更加生动,并且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体验,推动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从而对活动的投入度大大提高,在活动中获得深刻体验。如,关于“合作”的课程中,在进行“丛林冒险”游戏时展现丛林的图片,配合绿色的灯光与流水、鸟叫虫鸣的声音,从视觉、听觉等多渠道使学生融入“幽深的丛林”情境,更好地体验在丛林中互相依靠、共同闯关的经历。
, 百拇医药
    二、丰富心理课学习内容,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品质

    与其他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的学科不同,心理健康课并没有具体的知识目标,也不硬性要求学生必须达到某种固定的能力程度。但心理健康课开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并进而获得追求幸福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所选取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注重实效性,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丰富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渠道,利用信息技术获得更多、更好的网络教学资源,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性、更贴近生活。例如,在人际交往、压力应对、情绪调节等主题讨论中,布置一些与心理调整方式相关的专题作业,鼓励学生上网寻找有关的心理资料。随着年级的升高还可以要求学生结合本人的经验和理解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合,形成一份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调整方案。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还对提高学生学习品质有重要作用。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和思维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两个学习品质。在学习“提高你的注意力”和“打破思维定势”的主题内容时,采用动画、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练习,在鲜活、动态的练习中感受注意和思维的过程,获得最直观、现场的体验,再在此基础上讨论与总结提升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方式。这其中信息技术要素的融入激发了学生对练习的兴趣,提高了参与练习的投入程度,唤起了积极的心理体验,这些体验正是学习品质最基本的感性材料,通过加工能够对学生形成和巩固积极的学习品质产生重要的作用。
, 百拇医药
    总之,心理课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性强等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使之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获得幸福感。

    三、提供合理评价,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幸福感的构成之一是认知成分,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体验,幸福感产生于现实条件与某些标准的比较,现实条件高于标准时,幸福感提高,反之,幸福感则降低。在心理课堂中,提供合理的评价可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方式科学测量学生的心理品质,使心理健康课实现多元化评价与反馈,借以积极地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全面客观地评价与认识问题,调整不正确的认知,帮助其进行正确归因,从而形成合理、客观的自我认识。例如,在学习“自我认识”主题的内容时,设置“你了解自己多少”的环节,借助计算机手段对学生进行简短的自我心理测试,在测试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内省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做出自我评价,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测试结果还结合了教师的解释说明,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对自己有较全面的评价,在这些评价的基础上调整不合理信念,建立与巩固自信心,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态,获得幸福感。
, 百拇医药
    四、延伸心理健康课堂,提升获得幸福感的能力

    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但教学内容毕竟有限,如果没有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的感悟融入现实生活中,转化为行动,所教授的内容可能很快被遗忘。借助信息技术则可以让学生将生活中的行动记录下来,并带到心理课堂中来,以便交流分享、总结升华,加深对主题的感悟,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幸福需要行动起来改变自己。例如,“感恩”主题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将感恩停留在口头上,还应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除了在课堂上唤起学生的感恩意识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在家中、在校园中、在公众场合牢记感恩信念,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践行感恩。而照相机、摄像机、电脑的应用可以将这些举动记录下来,为学生的付出作见证,并通过课件、视频等方式进行展示交流。至于行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能通过这种方式,成为课堂讨论的主题,提供给师生进行深入地交流,从而加深对感恩主题的理解与感悟,也借此提升获得幸福的能力。

    总之,妙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有助于推动心理健康课堂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体验,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及提升获得幸福感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泉州,362000)

    编辑/王晶晶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刘姗姗)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