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6年第10期
编号:12832102
听课者的三重境界(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10期
听课者的三重境界

     〔关键词〕听评课;教研活动;教师成长

    智者把人的成长总结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自己去悟”,教师的成长也不例外。对教育者来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指自身的理论储备与教学实践的问题,“阅人无数、名师指路”就是观察他人课堂、参与教研,在团队中获得成长的过程,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自己去悟” 的“悟”是内化、升华、提炼,掌握教育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过程,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离不开搭建团队的教研平台,听评课活动是教研活动的常规方式,也是促成教师成长最有效的基本形式,参与活动的个体要以怎样的姿态、怎样的境界获得最好的成长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三句诗词来形容做学问必经的三重境界,教研活动中的听评课是教育者做学问的重要一环,是实现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活动中教师也要达到三重境界,它们是:“心中有人”“心中有己”“心中有道”。

    一、心中有人
, http://www.100md.com
    禅宗“满杯”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古时候,一位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嘛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嘛还要到我这里求教?这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其象征意义是:做事的前提首先是要有好心态,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

    在实际的教研活动中,部分参与者不经意的行为与这个禅宗“满杯”故事的主人公的行为类似。我们一起看看听课众生相:铃声响过,师生教学准备一切就绪,本该开始上课了,可授课老师还在张望和等待;我们听课者给学生们做了很不好的示范,有的迟到五六分钟后又因拿资料、找位置、落座搞出不小的动静来,守时反映的是一种态度;在课程中间或者讲座中途常有某处手机铃声响起,或由于忘关静音或原本就没有这种意识的某位“肇事”教师于慌乱间往教室门外跑或干脆压低嗓门直接在教室接听;在听课中间有时会有交头接耳的景象,有时议论所产生的分贝甚至超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讲授。这些听课者早就忘记了其身份是观察者、记录者、倾听者、学习者。作为听者,应常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成为师生当下学习过程的干扰因素。
, 百拇医药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借古人的话来察看审视自己在听评课中的行为表现,我们在对班级学情不了解,对授课教师教学设计整体思路、教学风格不了解的情况下,往往对看到的表象评头论足、妄下断言,是否也犯了“看到鱼游弋就认为鱼很快乐”一样的错误?读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的《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记录:“让我吃惊的是,在这里志村老师说:‘今天是5月14日,我会从4号开始点名发言。’在如此缜密的教学中,这样的发言方式实在是糟糕透顶。点名是把儿童与儿童串联起来、见解与见解串联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是考验教师深邃的洞察力与见识的活动。这是否就是新教师的局限呢?我感到些许的失望。”大师就是大师,失望感在心头只一闪,放空的心态使他高度聚焦于教学的进程,由此发现了不一样的精彩,原来此处的从“4号”开始是源于教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看似不着痕迹的“4号”开始却暗藏了开启那位缄默不语的学生俊树的心灵阀门的玄机,观者耐心地等待、用心地观察、感悟,使他欣赏到独到的育人方略。由此可见,放空自我、接纳他人、耐心倾听可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汽车需要安装后视镜以扫除驾驶中的盲点,听课者的功能之一也在于此。对授课教师来说,听者作为一面镜子,要如实地将课堂观察结果反馈、还原给他,为教师的成长、教学的改进助力。要做真实的镜子而不做哈哈镜的前提,是放空自我、真诚倾听,“心中有人”。
, 百拇医药
    二、心中有己

    简单复制缺乏创新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共病。山寨版的“狮身人面像”“白宫”“天安门”常见诸报端;贴标签式的新农村建设随处可见,外墙整齐划一、古色古香,内部形形色色、参差不齐。人们常用“天下文章一大抄”来形容学术造假的严重性,只为完成任务而非发乎于心的文章,其质量可想而知,有的一字不差地从网上下载,有的由网上几篇文章剪切组合而成;有的老师用现成的教案集一字不改,教学过程就是呈现教案的过程,ppt使用也完全采用“拿来主义”。诸多现象的背后表明我们没有自我,不能坚持做自己。原因之一是既有惰性又急功近利,原因之二是没有自信。当然,自信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实力又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耕耘和持之以恒的学习之上。我们成年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心智仍处于青少年期——是追星一族,只学到外在的皮毛而对内核的追寻没有足够的韧性。

    在教研活动中“心中无己”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感到自己所在学校的硬件、学生的素质、自己的能力都与教研活动所在校有天壤之别,相形见绌、自卑感油然而生,于是心游离于活动之外,负性情绪使思维处于抑制状态,自然就不可能与团体成员擦出思维火花,对个人成长十分不利;没有提前备课、没有带着自己的设想和问题去听课、评课,这样只有接受和认同而缺乏进一步的整合、内化,陷入人云亦云的泥淖;教学上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风格,永远处于模仿水平,因看不到自己也就成不了最好的自己;无视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在教学研讨中认为自己可有可无,始终处于旁观者的位置。长此以往,他(她)就会“心想事成”。不看重自己、不发出声音,在团队中真就成为可有可无的人了。他人的忽视源自没有自我。

    多样化的教研活动方式有助于参与教师达成“心中有己”的境界。分组讨论,小组团队成员5至6位,每人承担一定任务,每人都必须在组内分享所思所想或不同的观点,这样在全身心投入中表达、展现自我,把自己的观点呈现在公众面前,接受他人的评论、剖析,从而得到整合与提升。, 百拇医药(蓝园英)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