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6年第11期
编号:12853214
独生子女家庭亲子关系研究综述(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11期
     〔摘要〕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自我国在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成为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本文从独生子女家庭亲子抚养关系、教养关系、亲情关系、影响因素、评价量表及研究不足这六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独生子女家庭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人生观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以使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掌握良好的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和睦。

    〔关键词〕独生子女;亲子关系;综述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11-0004-04

    一、引言

    亲子关系一词最早出现在遗传学领域,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1930年前后,亲子关系在心理学领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教养关系方面。亲子关系在心理学中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父母和孩子行为、情感和期望的组合,这种关系涉及孩子的各方面发展。作为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亲子关系包括抚养关系、教养关系、亲情关系。
, 百拇医药
    关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定义,从父辈的角度来看,是指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从子辈的角度来看,是指终身没有同胞兄弟姐妹的状况。自1979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的问题被广泛研究。其中独生子女家庭的抚养关系、家庭结构及独生子女人口发展预测集中在社会人口学领域,比较出色的人物为南京大学社会科学院的风笑天教授;而独生子女教养关系、亲情关系的研究则集中在心理学领域,代表人物有桑标等人。目前关于独生子女家庭亲子关系的研究繁而杂,而且综述类文献比较少,在全面二孩政策到来的新千年,笔者尝试综而述之。

    二、独生子女家庭抚养关系研究

    (一)居住关系研究

    风笑天2008年对全国五大城市1216对已婚青年夫妻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子女性别、子女婚姻类型与父母居住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已婚独生子女的父母单独居住的比例高于同龄非独生子女25%;同时,已婚子女的独生子女身份、已婚子女的性别以及子女婚配对象是不是独生子女等因素同样对父母居住方式有显著的影响。并得出已婚独生子女的父母与子女同住的比例大约在35%左右。
, 百拇医药
    王树新和张戈[1]以2008年对北京市独生子女父母家庭养老保障的调查为基础,主要描述和分析了具有不同人口特征的独生子女对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意愿状况,其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父母与子女同住的占78.9%;独生子女与父母同住的比例如此之高是因为76.7%的独生子女是未婚的。风笑天有论此研究样本为270人,过小。而且样本中有75%以上的独生子女是未婚,在居住关系上的研究不具有代表性。

    尹志刚同样对北京市1789户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进行了调查。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描述独生子女父母对不同家庭结构和自理情景养老方式的选择情况,而不是去探讨独生子女目前的居住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已婚子女与父母同住比例为65.9%。

    (二)家庭结构研究

    宋健[2]认为,目前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主要为“四二一”结构。即祖父母四人,父母二人及子代一人。郭志刚利用1990的普查数据,对独生子女彼此的婚配的概率进行推算,至2030年相应的“双独”婚配只有7%。
, 百拇医药
    周长洪[3]研究发现,当下独生子女家庭空巢比例超六成,主要是单代老人空巢家庭,占空巢家庭总数的九成。两代老人空巢占7.6%;50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对依靠子女养老的期望不是很强烈,占七成的老人赞成与子女分开住;超六成的父母在经济上不补贴子女,有少量补贴子女的。

    三、独生子女家庭教养关系研究

    (一)教养类型研究

    女心理学家Baumrind依据试验数据类型把教养方式分为纵容型、专断型和权威性。Baumrind的研究表明:权威型家庭中的儿童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自我控制力和成就倾向;纵容型家庭中的儿童因缺乏父母给予的准则和强化,自我控制力往往较弱,且成就倾向较低。专断型家庭中的儿童有较多的不满意、不信任和比较畏缩,具有适中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自我控制力较强。

    刘海鹰和刘昕[4]在2004年对中学阶段独生子女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我国独生子女家庭亲子关系类型主要集中在A型(消极拒绝型)、B型(积极拒绝型)、C型(严格型)这三类。提出父母应当在感情上或态度上不拒绝孩子,对孩子重视,关心,信任,不虐待、苛求、吓唬孩子,也不以严厉、顽固强迫的态度对待孩子或以禁止、命令的方式监督孩子。文中进行了五类比较:中学阶段独生子女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父母对孩子非常溺爱,期望非常高,过度保护、干涉、娇惯,相对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在期待和干涉两个方面表现得更为强烈;其次,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担心、过度保护以及对孩子的溺爱程度明显高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欠发达地区的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期望明显高于发达地区;不同性别与不同年级的独生子女关系没有显著差异。
, http://www.100md.com
    (二)教养关系对独生子女成长的影响

    许多独生子女都生活在“三口之家”,即一个核心家庭。但实际上核心家庭与一般家庭的教养方式并无差异,只是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不同倾向。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采用人格需要量表、自我接纳量表、学习需要量表、道德自我评价量表和兴趣量表等工具,于1996年10月在全国12个城市调查了3284名独生子女中小学生及他们的家长,对独生子女的人格状况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发现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表现出五大优点和十大缺点。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独生子女有较强的自尊,大部分独生子女能很好地接纳自己。独生子女的社会道德素质较好,但独生子女的学习需要不足。同时,在人格需要方面,较多的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其次,独生子女成就需要较低,少部分儿童有较强烈的成就需要;少部分独生子女自我接纳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在个人道德、创造性、独立性和勤劳节俭方面,独生子女存在一定的缺陷。, 百拇医药(刘振聪)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