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2866142
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14期
     〔关键词〕学科渗透;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1999年8月13日,国家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各科教学都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承担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任务。体育教育成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认同。

    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是学校体育的本体功能。同时,学校体育还应具备其他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矛盾的高发时期,许多心理不稳定因素急需一个宣泄和疏导的途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体育领域的渗透与运用,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也成为一种最易于学生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笔者在多年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发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 http://www.100md.com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关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更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健康地成长。平等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感受到人格的尊严与神圣,在这种氛围下,会减少学生诸如自卑、孤独、胆怯、抑郁、冷漠、仇视等不良心理状态的出现,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至爱、真挚的师生情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体现在学生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

    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 百拇医药
    二、合理制定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愿望。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应充分思考研究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要求,围绕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在体育运动上,每个孩子是有差异的。积极性的鼓励评价,是促进学生朝着目标前进的动力。比如,让学生展示优美的技术动作,或者表扬学生“流血不流泪”的顽强品质。对于与目标差距较大的学生,我们要学会期待。比如对他说:“胆子大一点,你一定能从跳箱上越过去;你一定会像某某同学一样,一定行的”;“如果你能将出手角度再大一点,一定能将实心球投得更远”。在运动场上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满意的点头、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以促进学生向目标迈进。

    如果缺乏必要的挑战,就会使人产生倦怠心理,而竞赛能增强学生的兴奋感,所以在体育活动中,快乐感对精神状态的提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挑战的难度也不能过大,以努力能完成为准,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和挫败感。合理设计体育活动的难度,尤其要照顾到有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学生,使之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在竞赛内容和规则上要合理把握难度。运动中需要设置有一定挑战性和难度的项目,当学生能从容应对这些挑战并战胜它,就能产生成就感。
, 百拇医药
    三、创设挫折情境

    青少年经历一些挫折,可以更快成熟起来。如果没有挫折的经历,没有抗拒挫折的毅力和能力,那么迟早会被社会淘汰。在体育教学中创设一些具有一定困难的活动来锻炼学生心理承受力,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又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一举两得的效果。初中生身上肩负着沉重的中考压力,当不能达到他们预期的学习目标时,就会给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遭受挫折的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动作粗暴、语言粗鲁,有攻击、不安、逃避和推诿等表现。

    针对这些表现,教师应采取正确的心理教育方式,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设置一些困难情景。如在田径教学中逐步提高跨栏的高度,在篮球教学中调整罚球线的远度,足球教学中增加颠球的个数等,让学生尤其是体育成绩突出的学生,经过适度的挫折,使他们在面对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运用体育运动特有的松弛、转移、激励和调控功能,使受挫学生的心声得以自由表述,压抑情绪得以彻底发泄。
, 百拇医药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的是把握时机,当学生遇到挫折自满情绪消失时,教师应及时分析学生的失败原因和完成动作的潜力,增强他克服困难的勇气,激励他完成难度更高的动作,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四、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合作学习使课堂教学不仅成为一个认知系统,也成为一个准社会系统。学生在这里体验到平等、民主、友情,也体验到在集体中探求知识、积极参与的乐趣。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又能分享别人的有益经验,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还能营造同学间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氛围。

    课堂中同学之间若是产生了磨擦或是纠纷,就应及时给予调解、引导他们学会宽容,真心相待。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充满温情和友爱,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另外,为了处理好学生间的友好关系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利用一些专项技术好的学生帮助辅导技术差的学生,让他们手把手的指导、协作练习、共同前进,积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活动氛围。这对于发展初中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十分有利。
, 百拇医药
    五、善用多种教学手段,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的方法各式各样,“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以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例如,语言是体育教学方法的主要因素,教学语言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交流情感的主要方式。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起着组织、教育、讲解等作用,通过批评、表扬、鼓励、指导等语言去进行教育。

    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对于孤僻的学生可引导其选择篮球、足球、排球、集体接力、拔河等项目;对于优柔寡断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腼腆、胆怯的学生可以选择武术、体操(双杠、跳马等)、篮球、足球等项目;急躁、易怒的学生适宜选择下棋、太极拳、慢跑、游泳等项目;缺乏信心的学生应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跳绳、俯卧撑、踢毽等。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实际出发提供不同的运动项目让学生来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都能得以充分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施展自己的才能,挥洒运动热情,从而达到中学《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心理健康要求。
, 百拇医药
    初中阶段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交织的矛盾和激烈振荡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产生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点。不同的体育运动内容和方法能改善不同的心理问题,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通过学校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开发区中学,广州,510730)

    编辑/ 王 桢 终校/王抒文, http://www.100md.com(吴海 丁一杰)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