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探究(3)
(一)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家庭、学校、社会为载体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近年来,国内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但是教育关注点还是没有转变,很多学校还是以分数、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考评的标准,家长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人格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性。在社会层面,并未形成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文化环境。所以,应建立以家庭、学校、社会为载体的积极心理教育体系,让家长去关注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的发展,学校设立相应的积极心理教育课程,社会主动引导和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 推行多样化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
国外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多采用实证干预的方式考查培养模式的有效性,课程体系相对完善,而国内的培养相对集中在宏观的教育理念上,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证干预研究较少,一些现有的干预也主要是依托心理活动课来实施,以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干预的时间也比较短。
, http://www.100md.com
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课程应当涉及学生的知、情、意三个方面,所谓知,就是在认知层面,可以采用宏观认知教育的方式,或者趣味性的讲座、小组讨论、绘本,让学生将积极心理品质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促进认知上的深化和领悟。“情”是指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课程从活动形式上来说应该多样化,增强中学生的参与度,例如角色扮演、心理剧、演讲、游戏、讨论、电影赏析,这些活动都可以唤醒学生的情绪体验;“意”指行为,鼓励学生去实践相应的品质,只有实践的时候,才会产生现实层面积极的反馈,真正将这一品质内化,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三)探究积极心理品质内在机制以及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
每一种积极心理品质的产生和发展的深层心理机制、积极心理品质和人格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积极心理品质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的内在机制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究。Park[7]提出,特定的干预计划要和相应的文化背景相适应。笔者认为,在中国文化条件下,需要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去探讨积极心理品质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如儒家文化所强调的忠、孝、节、义、智、仁、勇、信,道家所倡导的人法自然、怀慈守俭、不为天下先的价值观念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对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更为有效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的开发设计。
, 百拇医药
注: 本文受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积极教育研究基金项目”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模式研究”支持
参考文献
[1]Csikszentmihalyi M,Seligman M E.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J].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5-14.
[2]Sheldon K M,King L.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3]Seligman M E P. Authentic happiness: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M]. Simon and Schuster,2004.
, http://www.100md.com
[4]孟万金,官群. 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 中国特殊教育,2009,8:70-76.
[5]段文杰,李婷婷,张永红. 优势行动价值问卷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2:205-208.
[6]樊飞飞.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量表编制及培养研究[D].苏州: 苏州大学,2014.
[7]Park N.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J].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 Social Science,2004,591(1):40-54.
[8]Gillham J,Adams-Deutsch Z,Werner J,et al. Character strengths predict subjective well-being during adolescence[J].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11,6(1):31-44.
, 百拇医药
[9]Scales P C,Benson P L,Leffert N,et al. Contribution of developmental assets to the prediction of thriving among adolescents[J].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2000,4(1):27-46.
[10]Otake K,Shimai S,Tanaka-Matsumi J,et al. Happy people become happier through kindness:A counting kindnesses intervention[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6,7(3):361-375.
[11]Park N,Peterson C. The 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character strengths for youth[J]. Search Institute,2005:13-23.
[12]Park N,Peterson C.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happiness among young children:Content analysis of parental descriptions[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6,7(3):323-341., http://www.100md.com(苏亚光 訾非)
近年来,国内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但是教育关注点还是没有转变,很多学校还是以分数、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考评的标准,家长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人格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性。在社会层面,并未形成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文化环境。所以,应建立以家庭、学校、社会为载体的积极心理教育体系,让家长去关注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的发展,学校设立相应的积极心理教育课程,社会主动引导和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 推行多样化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
国外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多采用实证干预的方式考查培养模式的有效性,课程体系相对完善,而国内的培养相对集中在宏观的教育理念上,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证干预研究较少,一些现有的干预也主要是依托心理活动课来实施,以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干预的时间也比较短。
, http://www.100md.com
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课程应当涉及学生的知、情、意三个方面,所谓知,就是在认知层面,可以采用宏观认知教育的方式,或者趣味性的讲座、小组讨论、绘本,让学生将积极心理品质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促进认知上的深化和领悟。“情”是指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课程从活动形式上来说应该多样化,增强中学生的参与度,例如角色扮演、心理剧、演讲、游戏、讨论、电影赏析,这些活动都可以唤醒学生的情绪体验;“意”指行为,鼓励学生去实践相应的品质,只有实践的时候,才会产生现实层面积极的反馈,真正将这一品质内化,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三)探究积极心理品质内在机制以及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
每一种积极心理品质的产生和发展的深层心理机制、积极心理品质和人格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积极心理品质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的内在机制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究。Park[7]提出,特定的干预计划要和相应的文化背景相适应。笔者认为,在中国文化条件下,需要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去探讨积极心理品质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如儒家文化所强调的忠、孝、节、义、智、仁、勇、信,道家所倡导的人法自然、怀慈守俭、不为天下先的价值观念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对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更为有效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的开发设计。
, 百拇医药
注: 本文受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积极教育研究基金项目”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模式研究”支持
参考文献
[1]Csikszentmihalyi M,Seligman M E.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J].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5-14.
[2]Sheldon K M,King L.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3]Seligman M E P. Authentic happiness: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M]. Simon and Schuster,2004.
, http://www.100md.com
[4]孟万金,官群. 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 中国特殊教育,2009,8:70-76.
[5]段文杰,李婷婷,张永红. 优势行动价值问卷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2:205-208.
[6]樊飞飞.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量表编制及培养研究[D].苏州: 苏州大学,2014.
[7]Park N.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J].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 Social Science,2004,591(1):40-54.
[8]Gillham J,Adams-Deutsch Z,Werner J,et al. Character strengths predict subjective well-being during adolescence[J].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11,6(1):31-44.
, 百拇医药
[9]Scales P C,Benson P L,Leffert N,et al. Contribution of developmental assets to the prediction of thriving among adolescents[J].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2000,4(1):27-46.
[10]Otake K,Shimai S,Tanaka-Matsumi J,et al. Happy people become happier through kindness:A counting kindnesses intervention[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6,7(3):361-375.
[11]Park N,Peterson C. The 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character strengths for youth[J]. Search Institute,2005:13-23.
[12]Park N,Peterson C.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happiness among young children:Content analysis of parental descriptions[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6,7(3):323-341., http://www.100md.com(苏亚光 訾非)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