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阻抗,让心靠得更近(1)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阻抗;应对策略
区别于传统的文化课,心理活动课注重心理体验、感受,而不注重知识的传授,所以授课时教师都尽量引导学生发言、分享、说出自己的心声。心理课追求不受外界干扰、反映师生间真实的交流过程和结果的课堂。可在实际操作时,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遭遇尴尬:要么学生过于活跃,课堂很混乱;要么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回答不积极,或者干脆就敷衍了事;要么学生不愿意站出来分享自己的体验,即使站出来回答也离题千万里;还有学生直接拒绝回答教师的提问,或者在分享环节攻击、贬损、嘲笑其他同学。其实,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负面表现,可以称之为心理课中的阻抗现象。本文笔者立足于第二届市初中心理优质课的课例,分析心理活动课中阻抗的主要成因及应对策略。
一、阻抗现象的成因探索
阻抗是学生在心理课上最常见的负面表现,它严重制约着师生交流的真实性。同时,只要教师能够积极对待、妥善处理好阻抗,整个课程的主题将能得到很好的升华,学生的体验将会加深,心灵将会得到成长。因此,成熟地处理心理课上出现的阻抗,是每个心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的一堂必修课。一般来说,学生的阻抗有以下几种成因。
, 百拇医药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首先,由于个体人格因素的差异性,具有较强的防御性和攻击性的学生,好争论,而性格内向、自我封闭的学生易淡漠,这两类学生的性格都较为极端,在心理课中也极易表现出赘言式阻抗。例如在“理解、宽容”一课的互动环节中,让学生们说说你最喜欢和班里的哪位同学交朋友,随后教师又进而问,你觉得为什么某某同学会这么受班里同学的欢迎?这时有位同学的回答说了很多,可是他分明是故意偏离课堂的主题。
其次,学生不愿否定自我而产生沉默式阻抗。在心理课上只要触及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情,就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阻抗。例如,在“撕开自我标签,正确认识自我”一课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说说“对自己的长相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这一问题时,大多数学生害怕说出自己的缺点后可能被同学们嘲笑,因此选择沉默不语,不愿回答。
(二)教师的不成熟
首先,教师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学生,无法接纳学生真实的想法,当学生表达出真实想法后,教师没有及时地给出恰当的评价,甚至流露出不满的情绪,这种负性情绪一旦传达给学生,学生就会因为害怕无法得到认可、接纳而不敢表达心声,往往以沉默来面对教师。例如,在“心灵转角,拥抱阳光”一课中,在“向和尚推销梳子”这一环节,有一学生提出“可以留着香客用”,多好的一个观点啊,可惜,老师没有及时地给予肯定,以至后面的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即使有想法,也不愿说,或者怕说。可想而知,在本堂课中的“我的烦恼”“我的成长”环节中,学生的阻抗就更明显了。
, 百拇医药
其次,教师不能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反馈。例如,在“撕开自我标签,正确认识自我”一课中,一位勇敢的女生因为是天生卷发,她对自己的外貌描述是“我的头发像金狮卷毛”,引起了全班哄堂大笑。如果这时,教师能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那将是一次帮助该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好机会。心理课是生成性很强的课堂,这种情况在心理课中非常常见的,如果能很好地处理,学生得到恰当的反馈,整个课堂学生的阻抗便会逐步减少。
最后,教师的课堂分组不当也是造成阻抗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不同的主题,需要不同的分组。在需要较多交流内心感受的时候,可以同质分组,把性别相同、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的学生组成一个讨论小组,这种组合的优点在于有利于教学目标分层,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例如在“理解宽容”一课中,教师就按照自己喜爱的动物进行同质分组,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更容易感情交融,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因此,整堂课学生参与度高,出现了较少的阻抗。而反之在“丰富多彩的情绪”一课中,由于教师随机的分组,学生一直没有进入心理课的状态,虽然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学生发言看似也很积极,可是这其中,很多是学生的赘言式的阻抗。
, 百拇医药
二、打破阻抗的应对策略
心理活动课上的阻抗现象不但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和收获,还会削弱学生对心理课的兴趣和关注度。长期下来,学生对心理课将提不起热情,教师也不能很好地突破职业瓶颈。因此,面对课堂出现的阻抗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教师应从积极的视角认识阻抗,争取化弊为利
阻抗是心理课的伴生物,心理教师的工作就是通过处理阻抗,推进课堂高潮。阻抗,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审视的机会,通过阻抗,心理教师可以发现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审视自己是否有刻板印象?是否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是否因为价值观冲突而轻视学生?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等等。同时,阻抗的出现为评估心理课的进程提供了有效信息,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中太急于求成,暖身活动不够或组织方式不当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阻抗。因此,阻抗的出现使得教师在课堂中需进一步调整教学进度。
(二)教师应多角度备课,力求“多备”而无患
, 百拇医药
教学各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在备课中首先会去思考的问题,因此心理课课堂的基本环节一般都不会出现问题,但作为一名成熟的心理教师,备课时除了备教学环节外,还会精心地备学生、备预生成、备环境等等。
例如,在“丰富多彩的情绪”一课中,教师让学生表演各种情绪,虽然很受学生欢迎,气氛活跃热烈,但由于教师备课中所选择的情绪词语难度不当,或太易或太难,从学生的表现反馈可知学生对课堂较为敷衍,实则为阻抗。
又如在“做时间的主人”一课中,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的时间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呢?有学生回答“ 很多问题。”教师继续问“ 有哪些问题呢?”学生答“ 太多了,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教师还问“那你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学生答“ 是……”从这个学生的回答看,采取了敷衍、随便的态度,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在备课中,对这一环节中的预生成进行精心备课,课堂中将会减少不必要的阻抗的出现。, http://www.100md.com(杨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