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观;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论基石。不同的心理健康观决定着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的心理健康观即“动态心理平衡”。本文中我们先回顾、反思传统心理健康观,继而构建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健康观,最后挖掘中国特色积极心理健康观的古今中外思想基础。
一、传统心理健康观:没病就是健康
先来分享一个 “健康与疾病”的小故事。
健康是个大意、乐观的家伙,他认识疾病这个小不点的时候还小,他们相遇在一天的夜里,健康蹬了被子,就看见了小小的疾病,当时他弱得仅能看见一个影子。健康毫不在意,可就是这个虚弱的影子,让他整整打了七天点滴,才从疾病的影子中逃脱出来。
健康好了之后,还是那么大意,看见疾病还大声地打着招呼:“嗨!你看上去更虚弱了。”疾病点点头,咳嗽了几声,健康又病了。
健康好了之后,纳闷地问:“朋友,怎么每次看见你我都会生病?”
疾病弱弱地说:“因为我就是疾病。”
健康不信,他嘲笑道:“就你这弱弱的样子,能兴什么风作什么浪?我看你不过是个吹牛说大话的家伙。”
疾病不说话,打了一个喷嚏。
健康又病了,这一次他多少有些害怕。他觉得疾病这家伙好像正在强大,每次遇见他准会生病。于是他想方设法地甩掉疾病,远离他。可他无所不在,一不小心,疾病就会跟上自己。
健康彻底害怕了,开始用各种办法避免和疾病见面。可是已经晚了,疾病已经成型,他就像是健康的影子,怎么甩也甩不掉。
健康只好依靠药物来控制疾病,可是药物同时也在伤害着健康,因此健康很虚弱。这时他才开始后悔,很久以前在疾病还是个虚弱的影子时,健康就不该轻视他,应该彻底摆脱他才对。
从上面的小故事不难看出,习惯上人们提到健康总是想到没病,这就是传统的健康观——“无病即健康”,这种传统的健康观也一度影响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与测评。我国常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它也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这种医学病理学导向的传统心理健康观及其测评,已经严重落后于现代健康观。
现代健康观不仅要求无病,更要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应对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影响,这就为心理健康指明了方向。早在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就提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精神医学者Karl Menninger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心理学家H.B.English给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尽管界定不尽相同,但可以从中提炼出三种心理健康层次。一是底线标准,即非病状态,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如果不能确认某人有心理疾病或症状,那他就是健康的。二是较好标准,即一个人能适应自身及环境的种种变化,他就是健康的。三是理想标准,即心理健康的人表现出更理想的状态,比如负责任的、成熟的、勤奋的、能够爱和被爱的、独立的、智能良好的、快乐的、有成的等,指向高效学习、工作、生活和幸福指数的最佳心理状态。但是,这些界定都没有正确认识到心理两极的矛盾性是人性中的客观实在,更没有揭示出内心世界的矛盾运动是心理健康维持、发展的常态和根本动力。
二、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健康观:动态心理平衡
心理健康观实质就是什么样的心理是健康的?健康心理是从哪里来的?有哪些表现?先看一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成语典故。
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安慰他。这位老人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前来祝贺他。老人说:“这没准儿是一个祸患呢!”家里多了匹良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大家都安慰他,老人又说:“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青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参战,靠近边塞的人绝大部分都因战争而死去。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这个典故告诫我们: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这就具备了朴素的“动态心理平衡”意蕴了。
1958年,心理学家Marie Jahoda在《当代积极心理健康观》一书里第一次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Positive Mental Health)的概念。Ewalt在这本书的前言里写道,行为主义科学家们已经加入到了心理健康运动的行列并正在为这一运动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他们对心理学过分关注人类的“病态行为”感到不满,他们认为假如我们把兴趣放在心理的健康方面,我们就会有一个新的更宽阔的视野。心理的健康方面作为一种积极力量,它正在被我们理解的同时也在发挥着实际的作用。Marie Jahoda认为,积极心理健康包括:(1)积极的自我态度;(2)全面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3)整合性——一种集中统合的心理功能;(4)自主发挥功能的能力;(5)对现实的准确认识;(6)能掌控自己周围的环境。, http://www.100md.com(孟万金 官群)
心理健康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论基石。不同的心理健康观决定着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的心理健康观即“动态心理平衡”。本文中我们先回顾、反思传统心理健康观,继而构建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健康观,最后挖掘中国特色积极心理健康观的古今中外思想基础。
一、传统心理健康观:没病就是健康
先来分享一个 “健康与疾病”的小故事。
健康是个大意、乐观的家伙,他认识疾病这个小不点的时候还小,他们相遇在一天的夜里,健康蹬了被子,就看见了小小的疾病,当时他弱得仅能看见一个影子。健康毫不在意,可就是这个虚弱的影子,让他整整打了七天点滴,才从疾病的影子中逃脱出来。
健康好了之后,还是那么大意,看见疾病还大声地打着招呼:“嗨!你看上去更虚弱了。”疾病点点头,咳嗽了几声,健康又病了。
健康好了之后,纳闷地问:“朋友,怎么每次看见你我都会生病?”
疾病弱弱地说:“因为我就是疾病。”
健康不信,他嘲笑道:“就你这弱弱的样子,能兴什么风作什么浪?我看你不过是个吹牛说大话的家伙。”
疾病不说话,打了一个喷嚏。
健康又病了,这一次他多少有些害怕。他觉得疾病这家伙好像正在强大,每次遇见他准会生病。于是他想方设法地甩掉疾病,远离他。可他无所不在,一不小心,疾病就会跟上自己。
健康彻底害怕了,开始用各种办法避免和疾病见面。可是已经晚了,疾病已经成型,他就像是健康的影子,怎么甩也甩不掉。
健康只好依靠药物来控制疾病,可是药物同时也在伤害着健康,因此健康很虚弱。这时他才开始后悔,很久以前在疾病还是个虚弱的影子时,健康就不该轻视他,应该彻底摆脱他才对。
从上面的小故事不难看出,习惯上人们提到健康总是想到没病,这就是传统的健康观——“无病即健康”,这种传统的健康观也一度影响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与测评。我国常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它也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这种医学病理学导向的传统心理健康观及其测评,已经严重落后于现代健康观。
现代健康观不仅要求无病,更要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应对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影响,这就为心理健康指明了方向。早在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就提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精神医学者Karl Menninger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心理学家H.B.English给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尽管界定不尽相同,但可以从中提炼出三种心理健康层次。一是底线标准,即非病状态,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如果不能确认某人有心理疾病或症状,那他就是健康的。二是较好标准,即一个人能适应自身及环境的种种变化,他就是健康的。三是理想标准,即心理健康的人表现出更理想的状态,比如负责任的、成熟的、勤奋的、能够爱和被爱的、独立的、智能良好的、快乐的、有成的等,指向高效学习、工作、生活和幸福指数的最佳心理状态。但是,这些界定都没有正确认识到心理两极的矛盾性是人性中的客观实在,更没有揭示出内心世界的矛盾运动是心理健康维持、发展的常态和根本动力。
二、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健康观:动态心理平衡
心理健康观实质就是什么样的心理是健康的?健康心理是从哪里来的?有哪些表现?先看一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成语典故。
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安慰他。这位老人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前来祝贺他。老人说:“这没准儿是一个祸患呢!”家里多了匹良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大家都安慰他,老人又说:“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青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参战,靠近边塞的人绝大部分都因战争而死去。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这个典故告诫我们: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这就具备了朴素的“动态心理平衡”意蕴了。
1958年,心理学家Marie Jahoda在《当代积极心理健康观》一书里第一次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Positive Mental Health)的概念。Ewalt在这本书的前言里写道,行为主义科学家们已经加入到了心理健康运动的行列并正在为这一运动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他们对心理学过分关注人类的“病态行为”感到不满,他们认为假如我们把兴趣放在心理的健康方面,我们就会有一个新的更宽阔的视野。心理的健康方面作为一种积极力量,它正在被我们理解的同时也在发挥着实际的作用。Marie Jahoda认为,积极心理健康包括:(1)积极的自我态度;(2)全面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3)整合性——一种集中统合的心理功能;(4)自主发挥功能的能力;(5)对现实的准确认识;(6)能掌控自己周围的环境。, http://www.100md.com(孟万金 官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