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6年第20期
编号:12943791
高中生“未来取向”发展的调查与思考(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20期
     〔摘要〕未来取向是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个体当前的认知活动具有重要的动力引导作用,并且促使个体当前的行为指向、服务于未来的目标。青少年未来取向的积极发展不仅有利于其当前的心理社会适应,对其以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采用张玲玲等修订的“中学生未来取向调查问卷”,测查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青少年提及的对未来的希望和担忧,二是青少年对未来教育、职业和家庭领域发展的规划和评价。本研究调查了上海市中心城区一所区实验性示范高中的高一年级学生的未来取向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中学生;未来取向,调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20-0004-05

    一、青少年未来取向调查的意义

    青少年时期的未来取向发展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中学时期是学生思考未来,向成年过渡的时期,是一个建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确立价值观的时期,也就是说青少年时期是人逐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中学生正处于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论中的“青春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发展任务是形成“自我同一性”,为了体验这种整体性的同一性,青少年需要在童年时期角色和未来角色间,他所认为的自己与他人所期待的自己间,感受到个体生命连贯性发展。所以,未来取向就成为他们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所在。青少年时期也就成为未来取向快速发展、分化和拓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对自己未来的设想与规划,对他们平时的学习行为具有动力性的引导作用。通过对自我的了解,思考自己的理想和发展愿望是什么,处理实现自己的发展愿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将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主题,为自己的发展承担必要的责任。未来取向的发展,可以帮助青少年适应社会,应对发展问题并根据未来的预期和评价指导自己的行为。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指向未来的决定会影响到他们成年期以后的生活。所以,对青少年未来取向进行系统性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青少年对未来的自我认知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和情感体验等,也有利于我们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青少年未来规划指导。社会、学校、家长都应该关注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
, http://www.100md.com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党和国家层面近年提出“中国梦”的治国指导方针,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梦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对我国青少年未来取向的相关研究同样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需求。教育体制及教育现状、就业和失业状况以及当前婚姻和家庭生活状况构成了青少年未来取向发展的一个时代背景,青少年对这些现状和背景的认识和理解会影响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2012年,上海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突破百万,毛入学率接近70%,意味着由于高考扩招,身处上海等因素,上海高中阶段的相当数量的学生都可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学生考虑更多的则是名牌院校、自身兴趣等因素。由于城市发展的领先水平,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上海就业和生活,仅2013年,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0.0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受文化的影响,我国青少年在婚姻和家庭方面的探索大多会受到老师、家长的反对,但随着家长群体理念的开放,也开始有不少的家长在面对该问题的时候变得更为开放与宽容,而青少年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与需求,也确实存在该方面的探索与投入。另外,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几年离婚率激增,据统计,上海2013年的离婚率较2012年上升37.4%。社会发展的这些特点对青少年未来取向存在怎样的影响,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高中生未来取向发展有哪些特点,如何促进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是值得深入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 百拇医药
    教育部所出台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也明确指出,高中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根据上述分析讨论,针对当前青少年未来取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社会与个体的发展需求等,本论文的研究主要是以发达城市的高一年级学生为被试,初步了解高中生未来取向的特点,为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培养提供相应的实证研究的支持与参考。

    二、有关“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的简介

    本研究采用由张玲玲、张文新、纪林芹等[1]修订的Nurmi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中文版)。该问卷英文版在西方青少年未来取向研究中应用广泛,是目前该领域研究中比较权威的测查工具。问卷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开放性问题,是让被试写出自己的目标和担忧,同时写出目标实现的年龄和担忧成为现实的年龄,这一部分考察未来取向的动机过程;第二部分是结构性项目,用于考察青少年对未来发展主要领域——教育、职业和婚姻/家庭的规划和评价过程。规划通过探索和投入考察,评价通过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内外部因素的归因和相应情感体验的评定进行考察。本研究统计分析了青少年对未来教育、职业和婚姻/家庭这三个领域的规划和评价情况。规划过程包含探索和投入两个维度,探索和投入的项目均采用“1”至“5”5 点计分,分数越高代表探索和投入水平越高。对于未来教育、职业和婚姻/家庭领域的目标实现的内外归因均采用“1”至“5”五 点计分。对于未来教育、职业和婚姻/家庭每一领域目标实现有关的感受均用7点量表对情感词进行测查,如“在思考未来的工作和职业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要求被试在“恐惧 1 2 3 4 5 6 7 期盼”量尺上做出反应,分数越高代表越期望实现未来的目标,对未来的态度越积极。

    既往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各领域探索项目间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α 系数分别为 0.54(教育)、0.67(职业)、0.77(婚姻/家庭),投入项目间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α系数 分别为 0.61(教育)、0.53(职业)、0.64(婚姻/家庭);内归因维度项目间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α系数 分别为 0.47(教育)、0.58(职业),0.64(婚姻/家庭)。外归因维度项目间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α系数分别为 0.62(教育)、0.65(职业)、0.68(婚姻/家庭)。情感体验维度项目间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α 系数分别为 0.84(教育)、0.86(职业)、0.90(婚姻/家庭)。, http://www.100md.com(刘诗薇)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