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抑郁症 > 情绪与健康
编号:12939894
医教协同视角下的高中生情绪健康问题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22期
     (二)普适性的心理健康促进课程与活动宜覆盖高中三年

    上海的高中一般只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高二只有部分学生能选修心理课程,全校学生都能参与的心理健康活动就更少了。缺少了课程与活动这两个心理健康宣传与促进的主阵地,学生与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与支持性必然会有所下降。其实,心理健康活动课不是一门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学术类课程,而是一门以体验、感悟为主要手段,以宣传心理健康理念,提升心理健康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健康促进课程。因此,普适性的心理健康课程与活动有必要像体育、体锻课一样排进高中三年的课表(各年级的课时数可以有所不同)。让每一个学生在高中三年都有机会一边增加学识一边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实现可持续地全面成长。

    (三)情绪健康促进工作宜将情绪调适课程和自我认同课程整合实施

    本次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于所有学生,还是有情绪问题高风险的学生,自我认同度高(自信、自我价值感高)都是显著的保护性因素。可见,对于面向学生的情绪健康促进课程,其落脚点不应局限于了解、探索常用的情绪调适方法,而应结合合理归因,认知调整等方式在情绪调适的同时提升自我认同度。让女生在情绪的变化过程中更多地积淀对自己能力的积极评价,让男生在情绪的变化过程中更多地感受对自己价值的积极评价。在情绪转化与自我认同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提升高中生情绪弹性与抗逆力。

    (四)情绪问题的预防工作应以建立协同关注学生生活重大变故的网络为基点

    本次研究发现,高中生易患的抑郁类问题主要是由生活事件引发的抑郁发作,而心境问题与丧失亲朋和暴力虐待的负性生活经历能显著提升多数高中生患情绪类问题的风险性相对应。但学校的心理教师并不能及时掌握全校学生是否曾经(或正在)经历负性生活经历的信息,往往会错失情绪问题预防的先机。因此,有必要建立由社区—家长—老师—学生心理委员组成的协同关注网络,及时发现高中生,特别是性格内向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大变故。使学校心理教师能及时了解、专业跟进,以降低其因不能正确处理负性生活事件的打击而罹患情绪类问题的可能。

    (五)以生态—系统的视角改善成长环境,才能帮助高中生从根本上化解情绪困扰

    根本性地改变高中生的情绪困扰,必须要从生态—系统的视角对其成长环境进行全面改良,提升支持性和包容度。当前应以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建构适宜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社会氛围。决不能再走仅靠心理教师孤军奋战,其他人袖手旁观,甚至不断给学生加压的老路。

    综上所述,医教协同视角下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以“筛查—评估—分类干预”为主要的工作路径,包括“健康促进—问题预防—疾病转介”多个层次。在各层面的具体工作中,宜根据高中男、女生的不同特点有所侧重。学校、家庭、医院、社会要真正肩负起增进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职责,共同营造有利于高中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成长环境,携手提供满足各类学生需求的多层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200032)

    编辑/刘 扬 王抒文 终校/于 洪, http://www.100md.com(马珍珍)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抑郁症 > 情绪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