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2939168
校园心理剧人物和情节的创设(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23期
     〔摘要〕揭示与解决心理问题是校园心理剧的核心,校园心理剧的内容要能够充分地揭示心理困惑与冲突。本文基于校园心理剧的内涵与特点,结合实践探索,从实操层面,对校园心理剧演出内容所涉及的人物设置和情节处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校园心理剧;人物设置;情节设置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23-0017-04

    校园心理剧以演剧的方式,把学生成长中的心理烦恼、困惑和需求呈现出来,以此澄清认知、释放情感、探索解决方法,促进心理的成长。它既是戏剧表达,更是团体心理辅导。校园心理剧要在10分钟左右的有限时间里,把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与解决以戏剧行动的方式在舞台上表演出来,以此揭示问题的本质,探索正确的认知与行为方式。因此,从现实的原始素材中选择哪些事件作为演出的情节,这些情节如何组织与呈现,是校园心理剧创作的核心,决定着校园心理剧的质量与功能的最大化实现。
, http://www.100md.com
    一、校园心理剧人物的设置

    校园心理剧通过人物与人际关系反映和解决心理问题。真实而巧妙的人物设置本身就包含心理矛盾冲突的发展与问题的探索。在校园心理剧的演出中,导演只是观察者,并不出现在舞台上。校园心理剧的情节创设主要涉及两个人物要素:主角与辅角。

    主角是当事人的扮演者,心理问题的承载者。校园心理剧就是通过主角内心困惑和冲突的演绎,揭示与解决心理问题。主角可以是某一个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的代表,即具有相同心理问题与困惑、相同成长需求的学生群体的代表,主角演绎的是这类学生群体典型的、代表性的观念、情感和行为。

    主角心理问题的呈现与解决不是独角戏,而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实现的。与主角心理问题形成、发展与解决有关的重要他人就成为校园心理剧的辅角。如同心理剧治疗中的辅角一样,校园心理剧的辅角伴随着主角的问题来到舞台上,其作用是通过自己的扮演推动主角问题的呈现、发展与解决,进而影响整个校园心理剧的过程。
, 百拇医药
    第一,与主角心理问题的呈现与解决无关的人物不要作为辅角出现在舞台上。舞台空间有限,太多的无关人物上场,舞台上难免混乱。而且人越多,焦点越多,越分散观众的视线,难以突出主角此情此景下的演出。诸如上课场景中安排四五排的书桌椅,设置八个甚至更多的学生;课间场景中于舞台多个不同部位安排三三两两的学生活动等等,为突出情境的真实性而做出的这些处理都不可取。很多角色无一句台词,还要为他们配备相应的道具。众多的演员上台、下台,影响整个剧目的节奏,削弱演出的效果。那如何体现情境的真实性呢?常用的处理办法有两种:一是在舞台背景投影出现实的场景,直观而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二是通过旁白的描述,交待现实背景。

    第二,校园心理剧受时空限制,要求高度精炼集中,辅角的设置应尽可能精简,遵循以少胜多的原则。如对于现实中的多个学生对主角的众多态度反应,校园心理剧的处理是把这些多个反应归类聚焦在两、三个辅角身上,通过他们与主角的情景对话,推动主角问题的呈现与内心矛盾的升级,而不是如真实般地设置众多辅角的你一句我一句。
, 百拇医药
    第三,辅角在舞台上的言行设置是帮助主角表达出思想、情感与行为。校园心理剧不是表演故事,而是探讨心理问题,辅角的作用就是帮助主角表达内心冲突与困惑,进而推进问题的解决。因此,所设置的辅角及其言行都不是随意的,以引出主角内心思想与情感的表达为目的,有时需要艺术的提炼而不能完全照搬现实。校园心理剧《其实我能行》探讨的是自卑问题。以下片断节取自问题呈现阶段的一个情节设置。

    燕燕:丽丽,我们一起玩抓人游戏吧。

    丽丽:好啊好啊,芳芳,我们一起去玩吧!(边说边往教室外走。)

    芳芳:(刚起身走……)

    燕燕:快走啊,再不玩就要上课了!

    丽丽:来啦来啦!(跑出去)

    (芳芳站起,看到燕燕和丽丽已跑出教室,又失望地坐了下来。)
, 百拇医药
    强强:丽丽叫你去玩你怎么不去呀?

    芳芳:燕燕学习比我好,还会唱歌,丽丽肯定愿意和她玩,不喜欢跟我玩。

    强强:谁说的?去吧。

    芳芳:不行,那样多厚脸皮呀。

    丽丽(玩得满头大汗):芳芳,刚才你怎么不出去呢?

    芳芳:我不想玩那个游戏,太没意思了。

    辅角丽丽、燕燕催促主角芳芳快点出去玩的行动设置,巧妙地辅助自卑的芳芳把人际交往中的被动特点表现出来。辅角强强的设置及其两句问话——“丽丽叫你去玩你怎么不去呀?”“谁说的?去吧。”以及丽丽回来后的那句问话——“芳芳,刚才你怎么不出去呢?”自然地推动主角芳芳表达出内心的思想活动。辅角行动与语言紧紧围绕主角的心理问题,较好地揭示出一个自卑孩子的自我低评价、敏感、自尊心强的心理特点。
, http://www.100md.com
    二、校园心理剧情节的设置

    校园心理剧情节的设置包括在诸多的原始素材中选择哪些事件作为演出的情节,如何安排这些情节的先后顺序,以及如何恰当地对这些事件、情节加以处理,使之最后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节奏紧凑、前后照应、因果合理、情节连贯的表演剧。

    (一)选择的事件要聚焦心理问题

    校园心理剧不是为了反映社会问题、经济问题、道德问题,而是为了探讨心理问题。一般来说,一部校园心理剧只聚焦一个心理问题。所选择的事件,都要紧紧围绕这一心理问题,在有限的时空里,通过事件的演绎,充分展示心理冲突,揭示问题的本质。事件可以是对当前心理造成重要影响的事件,也可以是当前面临的困境;可以是当下发生的事件,也可以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可以是真实的事件,也可以是超越生活的虚拟事件,尽管它不是现实,但在剧场里,它发生了,对于主角来说就是“心理的真实”。

    (二)选择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事件

    原始素材中与所探讨的心理问题相关的直接或间接的事件众多,要选择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事件。普遍性是指学生群体普遍经历的,具有共性特点的事件。如,亲子关系的主题,最好选择完整家庭中发生的日常生活故事,尽量不选择离异家庭的特殊性事件。越贴近大多数学生现实生活的普通事情,越能引发学生的共鸣与真切的情感体验。典型性是指最能突出表现心理问题的事件,既可以从原始素材中直接产生,也可以把反映同一问题的不同素材进行综合与提炼,形成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件。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演绎典型性事件,更易揭示与深入问题的实质。, http://www.100md.com(李玉荣)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