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目标的适切性(1)
〔摘要〕本文从如何设置规范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重点探讨现行湖北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的关系,认识到课程教学目标,尤其是课堂教学的课时目标的设置要难易适度,提出合理选择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法指导等有利于顺利达成目标的方法,旨在为一线教师更好地把握设置与落实难度适宜的教学目标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目标;适切性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1-0010-05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落实情况综合反映出来。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课程标准),从2002年新课改初期的“抽象、笼统或大而全”,逐步向深化改革过程中的“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可评价”的方向过渡。然而,理想的目标不仅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进行评价,目标设置的适切性更是值得关注和认真把握的。假如目标适切性把握不准,同样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重点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设置的基本原则、目标体现“适切性”的必要、顺利达成的几个关键点等方面展开讨论。
, 百拇医药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设置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设置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贯彻系统化、具体化和层次化等基本原则。
(一)系统化
首先,通过从一般到特殊逐级地把目标具体化,形成一个多层级的完整体系。其间必须考虑目标体系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纵向要充分实现各层次目标的连续性和递进性,横向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目标间的相互联系和促进关系,采取有效策略加以整合。
其次,要综合考虑和分析课程与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如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等。要分析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等,分析学生的一般心理、生理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学生与内容、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作用、地位和相互关系等。
(二)具体化
, 百拇医药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力求明确与具体,避免含混不清和不切实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个层次教学目标设计,解决的是教和学要“达成什么”的问题。如果教学目标含混不清,势必会影响“如何教”,影响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影响“教得怎么样”,影响教学评价结果,也就不能较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作用,从而使教学失去明确方向,影响教学效果。
(三)层次化
层次化原则要求设计与表述某一个具体课时的教学目标时,必须充分反映和表达全体学生的个体学习结果的层次性。如布卢姆等对教学目标都是分层次的,他们的累加性的分类,表现为每个层次的行为或操作包含了较低层次的行为或操作。
依据以上三个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在现行教材中被分为了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即“课程目标—领域目标—课时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即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原则、目标任务、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方法的提纲挈领的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它比较明确地划分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几大领域,现行的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材的编写体例就是依此划分的。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则是根据每一个领域目标来具体化和层次化的。
, 百拇医药
例如,小学一年级第1课“我上学我骄傲”的现行教学课时目标表述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并接纳自己的新角色,认识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为自己的新角色感到骄傲。这个就是对“认识自我和生活适应”领域中具体到一年级学生的目标的具体化,同时也是对应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所提到的“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内容目标的具体实施,可见目标的系统化、具体化和层次化。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设置的“适切性”评估
由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领域在不同地方教材中的排布是不一致的,所以,对于各领域目标的阐述至今没有统一,所以不在此作研究和讨论,此处为了更好地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发展,主要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教学目标进行“适切性”的评估和讨论。
, 百拇医药
笔者根据黄甫全教授主编的《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中对“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步骤”等相关内容,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内容,制定出了一套量评工具,对现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评估,以此来检测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评估表格如上页表1。
下面是小学六个年级教学课时目标的评估数据:
教材情况:小学共 6 册,合计96课。
课程目标的适切性评价结果:
“内容表述”符合要求的有 56 课,占总课程数的 58% ;部分符合要求的有 40 课,占总课程数的 42% ;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有 0 课,占总课程数的 0% ;
“起点确定”符合要求的有 78 课,占总课程数的 81% ;部分符合要求的有 21 课,占总课程数的 19% ;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有 0 课,占总课程数的 0% ;, 百拇医药(许汉平)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