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1期
编号:12981538
是教师讲好,还是让学生讲好?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过程;认知规律

    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个问题之后,是由教师来讲,还是由学生来讲?这是一些教师经常要纠结的。

    如果由教师讲,即采用讲授法。教师可明确地告知,很轻松地解决问题;但如果没有把握好学情,学生可能听不懂,也可能觉得太浅易,教师所讲非学生所需;或是教师讲得太多,课堂沉闷,教学效果就很有限。

    如果由学生来讲,即由学生以口头形式呈现学习状态,一般称为展示。展示时能展现学生的个性及学习自主性,是新课程课堂的重要表现形式,很多教师乐于采用。但常出现学生所讲的与教师预期差距很大,有时学生讲错了,有时学生讲对了,对这两种情况教师都不放心:学生讲错了自然要纠正,但能讲对就表示他们会了吗?因此还要花时间再讲一遍。

    当然,无论是教师讲还是学生讲,也不乏成功的例子。
, 百拇医药
    教师讲得好时,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讲的内容针对性强,并在短时间内讲清知识点,集中且有效。

    学生讲得好时,符合教师对答案的预期,且学生表现积极,充分体验、探索,自我肯定、自我实现。

    无论是教师讲或是学生讲,都有出问题的例子,也都有成功的例子。但为什么不能保证成功?说明我们对成功背后的教学理据不清楚,对失败的原因也未能正确认识,才会让我们在选择时觉得两难。

    我们须对学习过程有清楚的认识。布卢姆认为学习的认知有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六种,这一认知分类理论比较切合我们现在对课堂的认识。拿这个认知分类来对照,我们就可看出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讲能否实现教学意义,也可看出教学意义实现的程度。

    教师的讲,即使是讲得很精彩,也有局限性。教师讲时,学生参与到什么程度?会运用了吗?很显然,教师讲得成功,只能较好地完成记忆、理解、分析三方面的教学目标,而运用、创造、评价的能力提升是需要学生自主参与体验的,以教师讲的方式是很难实现的。
, 百拇医药
    如果课堂教学只是停留在记忆、理解、分析三种认知水平上,或是以其中一种无限制地展开,占用了所有的课堂空间,学生就没有了运用、创造、评价的机会。虽然教师尽力地讲,很辛苦,但结果还是没有完成任务。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反对“满堂灌”或“注入式”教学的原因。

    学生要讲好,不是偶然的。讲得好的学生,讲前做了充分的思考与准备。学生讲得很出彩,仔细分解,知识内容的记忆、理解、分析到位,如果是脱稿,能根据问题整合所占有的资料,讲出来的内容也具备运用、评价、创造的要素,很好地实现了布卢姆学习认知分类相关种类要求的意义。

    如果学生只是念答案,教学意义就很有限。学生只给出答案,甚至是对着教辅念答案,只停留于学习的表面,没有深入地分析和理解。

    如果能进行科学的课堂设置,哪一种讲都有可能是合理和可行的。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在学生心里明白却不能表达出来的时候,是需要教师讲的。教师的讲不是阐述知识内容,而是侧重于组织指导,主要是组织学生运用、创造、评价知识的活动,并开展积极的实践性活动。
, http://www.100md.com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有的专家或学校会提出教师要少讲,严格控制讲授时间,甚至具体化至教师的讲不能超过20分钟,有的严苛至10分钟,要把课堂时间的一半以上让给学生,因为教师讲的内容不可能有效覆盖或代替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的讲,如果只是念答案,就是不合理的,应摒弃这种念答案的倾向,教师应引导学生讲讲探索过程,讲讲用什么方法来获得知识。

    要让学生成功地讲,就要留给学生必要的准备时间和空间,并事先提出讲的要求。

    当然,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积极介入必不可少,这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如果学生将知识性内容讲错了,教师须进行集中有效的讲解,及时点拨。

    (作者单位:福建省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泉州,362100)

    编辑/于 洪 终校/杜文姬, http://www.100md.com(林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