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4期
编号:12976534
萨提亚“冰山”隐喻理论对生命化写作教学的启示(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4期
     萨提亚心灵成长模式常采用家庭雕塑或角色扮演的方式。家庭雕塑是一种在压力情境下家庭成员的沟通应对姿态[9]。通过各自的身体姿势,家庭成员可以将他们在家庭中的互动形式生动地描述出来[14]。这种非言语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通过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体验对方的情感而增加彼此的同理心,避免了言语上的直接冲突[15]。教师可以把它推广成班级雕塑、师生雕塑以及同伴雕塑等。在这样一种静态、沉淀内心的雕塑下,学生不断地通过感受、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以及自我觉察自己,触及自己内心那些想说却压抑很久的话语。角色扮演则是学生自主选择同伴来扮演他冰山的不同部分。人类共同的感受、期待、渴望都会一次次的触动被扮演学生的内心世界。而角色扮演者在扮演别人体验的过程中所诉说的既是被扮演者的内心体验,又是自己的内心体验。自己特别的行为、不同的感受,都是发现隐藏冰山的线索。通过体验性活动,学生也会觉察、发现到内在“冰山”的任何一层体验。通过不断地觉察和练习,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内心世界更多的部分。

    (二)唤醒沉睡的“冰山”
, http://www.100md.com
    从出生开始,学生便积累了很多感受、期待和渴望,由于这些感受不被接受,期待与渴望没有被满足,学生常常将它们埋藏在心底,最后似乎都感受不到了,以为消失了,其实不然。这些体验最终沉淀、浓缩,凝聚成为我们的无意识——潜藏在水平面以下的内心世界。我们要唤醒我们生命的冰山,就要将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生活中,处在“当下”,让那些沉睡已久的体验与当下的自己“相遇”。

    如一位学生在《路灯的独白》中描述了自己与路灯(当下的自己)的“相遇”:

    作为一盏郊区的路灯,它羡慕热闹城市里那些“化了妆”的路灯,觉得自己又丑又旧,是一盏又普通又孤单的路灯。它向流星许愿,希望自己不再孤单,希望有人给它温暖和让它充满希望。但是,当它真的躺在又大又华丽的博物馆时,它又因为不能发亮,不能给大家带来光明而觉得“生命好像缺少了什么?没有意义”。

    小作者以路灯的口吻诠释了自己对人生的感受(孤单)、期待(不再孤单、有用武之地)、渴望(温暖、爱、希望)、自我(有力量、有意义),一层层唤醒自己内在隐藏的冰山,既诠释了生命,又让生命得到了释放。
, http://www.100md.com
    撰写“冰山”日记是萨提亚冰山隐喻理论所提倡的一种方法。我们从一个触动我们的体验水平开始,不断地叩问、核实各个体验水平,当我们将各个体验水平都核实完毕,撰写出一篇“冰山”日记的时候,我们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唤醒了内心沉睡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生命历程中不被接受的感受、没有满足的期待与渴望接纳到自己的内心,以全部的情感和慈悲心在心靈场所不断地叩问,最终实现对自己生命的关怀。

    (三)表达生命内在真实的“冰山”

    外界的威胁总是不断侵蚀学生的内心,让学生的内心筑起一道道高墙。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被一些条条框框、写作技巧束缚住的自己。这种表达不能让学生释放自己的个性,也不能与他人达到生命之间的共鸣。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引导学生表达内心真实的自己。

    第一,表达“直觉”。“直觉”就是当下突如其来的、直截了当的理解和觉察[13]。如一学生面对黄叶纷落,雪夜消失,太阳隐退的景象时写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如果没有失去,我们就不可能有新的获得。”[16]作者凭着直觉,认为只有那些善于舍弃的人,才会欣赏到真正的美景。当学生把内部那些瞬间的生命冲动表达出来时,他们那些隐藏的原初的本质就显现了出来,同时也会激发深刻的、活生生的对生命的体验。
, http://www.100md.com
    第二,运用描述性、情感性的语言。我们的内心体验是神秘的、复杂的,运用理性分析、逻辑概括的语言不能表达出生命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只有运用描述性的语言,才能表达出生命独有的质感。同时,当学生在运用体验痛苦、流泪、欢笑等情感性语言来写作时,他们内心细腻的、澎湃的情感才能真正地表达来,心灵也会更加得到释放。如“握住电话/我的袖中/便有了你的清香/如握住你的手/一掌温润的碧玉……”,这样真切的描述,才使这种深切的思念如涓涓细流般深入人心。

    第三,运用个性化的语言[13]。如果说每一个生命主体都是独特的,那么其外化的语言表达也应该是个性的,具有创造性的,烙有学生生命主体独有痕迹的。只有写出自己生命的故事,表达自己独有的情感,学生才能成为自己生命的诠释者与创造者,才能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一步步转化为生命内在的力量。

    (四)生命与生命的相遇

    学生完成写作后最迫切的愿望就是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希望他人能够肯定自己的生命体验。教师作为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其理解与倾听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肯定,更是支持他们继续探索自己生命的动力。教师阅读学生的作文并不是以一种“局外人”的姿态去阅读,而是融入学生的生命故事,用自己生命的冰山和学生内在生命的冰山发生触碰和联结。教师可以用“正向好奇”[17]的方式来回应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在,探索未知的自己。教师还可以用评语来回应学生内心的欢乐、悲伤,告诉他们自己在阅读其写作的过程中内心的翻腾和澎湃。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了因虚度光阴而后悔的心情,因知识不足而没有信心的疑虑,教师读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
, http://www.100md.com
    “昨夜的梦,已飘然远逝;万里长空,横着南飞的雁阵。在近乎透明的清水般的文字里,我们清晰地听到了怦怦的心跳声。”

    教师从该学生真挚的文字里看到了其忧郁但不愿妥协的生命状态,将自己融入学生的生命历程中,鼓励他放下过去的遗憾和失落,丢掉包袱,轻装上阵,继续前进!相信带着老师的接纳与支持,该学生的生命必定会有不一样的精彩。教师要摒弃那些类似于“优良中差”的评语[13],因为它们不仅毫无温情,更无形中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放弃自己生花的妙笔,放弃了一次对自己进行心灵探索的绝佳机会。如果教师能够以自己内在的“冰山”去阅读学生内在的“冰山”,以自己的生命去回应学生的生命,他们就会和学生的内在世界产生更深的情感联结[12],这时,不一样的生命体验就会发生,学生的自我生命也实现了不断地自我超越与升华。, 百拇医药(尹忠泽?范晓媛)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