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2976533
《庄子·内篇》中的心理弹性思想探究(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4期
     〔关键词〕心理弹性;思想探究;《庄子·内篇》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主要反映了庄子在哲学、艺术、养生学、文学等方面的思想。《庄子》包括内篇、外篇和杂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思想的核心。大量研究表明,《庄子》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如任增辉[1]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庄子·内篇》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认为《庄子·内篇》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自性化的实现。奚彦辉与高申春[2]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庄子》中的自我观,并指出《庄子》中顺应的自我观对心理保健具有重要的意义。朱童萍[3]从心身观、认知观、思维与语言、理想人格等角度探讨了庄子的心理哲学思想。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弹性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心理弹性也叫“复原力”“韧性”“抗逆力”或“压弹”,是指个体在压力或逆境中仍能保持良好的适应与自我恢复的能力的一种心理品质。目前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弹性概念的界定、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心理弹性的心理机制以及心理弹性的提升与干预等方面[4]。也有部分研究开始探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心理弹性思想,如席居哲、曾也恬[5]等论述了老庄道家哲学中的心理弹性思想,认为道家哲学中的心理弹性思想崇尚顺应。但已有研究中缺乏对庄子心理弹性思想的深入探讨。已有研究发现,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且促进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所谓保护性因素是指在压力与危险情境中促使个体积极适应与恢复常态的积极因素,包括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6]。其中个体因素主要指个体的一些积极品质,包括认知、情绪、自我效能和社会技能等。本研究试图从《庄子·内篇》探讨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并为促进心理弹性的提升提出相关建议;具体将从认知与情绪观、意志与行为观、人际与天人观、人格与自我观等方面探讨《庄子·内篇》中的心理弹性思想,试图挖掘《庄子·内篇》中的心理哲学思想,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弹性的提升与干预提供新的启发,并试图为中国的心理弹性思想研究做更深入的探源。
, 百拇医药
    一、认知与情绪观:复通为一,清净自然

    以往研究表明,个体的认知与情绪会影响心理弹性。如王玉龙、姚明等[7]的研究表明高心理弹性的个体对挫折情境中的积极信息有更多的认知偏向;史光远、崔丽霞等[8]的研究表明心理弹性与积极情绪相关。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积极的认知模式与积极的情绪管理模式会促进个体心理弹性的提升。《庄子·内篇》启发我们要帮助个体培养非绝对化的认知模式,持有这样的认知模式,个体会辩证看待是非甚至是生死,当处于逆境,会看到逆境中的生机,保持良好的心理弹性。同时,《庄子·内篇》启发我们要帮助个体提升情绪管理的能力,当个体面临困难与压力时,若能及时观照情绪的升起与变化,就可以身处逆境却心如止水,静能生慧,在平静中积极面对问题,甚至在静心中不断自省,从而从世事与人生中获得更多领悟,促进心性的成长,这也是具备良好心理弹性的重要表现。

    首先,《庄子·内篇》倡导积极的认知方式,主张去绝对化,合一地看待世界。如《人间世》讲“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提出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看似无用的东西也可以找到它的存在价值。《齐物论》指出“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说明对错不是对立的。《大宗师》指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认为死生不是对立的,死是生的延续,是自然规律的运行。既然有无、是非和生死都不是对立的,那么“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达者知通为一”“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均”“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我们应该以“齐物”的观点看到万事万物合一,不被是非困扰而逍遥于世。
, 百拇医药
    其次,《庄子·内篇》倡导修炼清净自然之心,并以清净心助己助人。如《人間世》指出“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告诉我们放空内心,做到“心闲而无事”。怎样做到内心清净呢?《大宗师》提到“古之真人,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即要通过关注呼吸达到静心;同时“瞻彼阙者,虚室生白”,要通过观照觉知内心达到静心。当内心清净,便可“哀乐不能入也”“无以好恶内伤其身”;同时,持有清净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应天地万物,便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并借助天地之灵气滋养心性,使内心时刻保持愉悦自在,“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此外,持有清净心可以帮助他人照见自己,用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包容并感染他人,帮助他人认清自己,却不因他人的言行与问题干扰自己的内心,可以“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内保之而外不荡”,他人便可“鉴于止水”。

    二、意志与行为观:心志坚定,言语谨慎与有备无患

, http://www.100md.com     从心理弹性的概念可以看出,心理弹性与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关,同时又与积极的行为模式或品行习惯有关,因此,良好的意志品质与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心理弹性。《庄子·内篇》启发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培养个体坚韧的心性与意志,只有这样才能在困境中不被困难压倒,才能在曲折中看到生机与希望,迎难而上,积极克服困难。同时《庄子·内篇》启发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培养个体良好的行为习惯,谨言慎行,凡事早做准备,谋事而成。

    首先,《庄子·内篇》倡导积极的意志品质,发展为心志坚定的人,处于不利处境仍能不受干扰保持常态,保持良好的心理弹性。《齐物论》指出“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伤,飘风振海而不能惊”,无论处境如何不利,内心不被扰动,可以“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即使面对生死也不为所动,更不用说利害的争端。

    其次,《庄子·内篇》倡导言行谨慎,与人交流不说过分的话,要“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以免祸从口出。同时,不要执着于是非争论,因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且我们要坚信大道不言自明,无须争辩,“大道不称,大辩不言”。此外,在行为方面要始于足下,凡事早做准备,“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百拇医药(杜瑞霞?宋艳峰 ?郭丽娜 ?梁乐)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