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6期
编号:12975995
想家的女孩(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6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想家;辅导个案

    心理咨询提倡价值中立,呼吁咨询师尝试穿着来访者的鞋走路,把自己当成自己,把他人当成他人,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存在。本案例的主人公琳是名高二女生,她来到咨询室想摆脱自己过度想家的念头。在咨询过程中,琳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行为,知情意统一,无逻辑思维紊乱,人格相对稳定。本文展示了六次的咨询记录,和同行分享。

    辅导过程

    第一次咨询: 初次接触,建立关系。

    开学第二周,某天第八节下课后,一位长相斯斯文文,略显疲惫的女生琳主动走到我身边,说想和我聊聊。

    招呼她坐下后,我问:“你想聊哪方面呢?”

    琳:“高一开始了寄宿生活,因为家里在市区,距离较远,因此我很想家,现在上了高二,这种想家的感觉依旧强烈,上课听不进去。”
, http://www.100md.com
    老师:“高一后半段时间有没有感觉好些?还是一直都那么想家?”

    琳:“我的这种感觉很难强烈,比如一开学父母送我过来,然后就回去了,我看到他们的背影,就忍不住掉眼泪。有时周末回家,一上车,我就狂哭不止,父亲说我很丢脸,都那么大人了还哭,所以以后当有这种感受时我都不敢和他说,只和母亲说。”

    老师:“你母亲怎么说?”

    琳:“我母亲说,她以前读大学时也有这种感受,但过段时间就好了,让我不用太惦记家里,但我就是控制不了……”

    老师:“身边的同学有和你一样感受的吗?”(希望琳可以不要把自己例外化,寻求盟友)

    琳:“没有,好像就我一个人会这样,和她们说,大多表示不能理解,个别的理解却又帮不了我,所以我才会来这里。”
, 百拇医药
    在后来的谈话中,我了解到琳是择校生,当时选择要么是在市区普通的学校寄宿,要么就来这里,但是离家稍微远些,要周末才可以回家一次。在家里覺得还好,但是一回到学校就开始想家。她是姐姐,下面还有两个小弟弟,一个念小学,一个念幼儿园,母亲生了弟弟后就一直在家里照顾家人,父亲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经济条件不错,夫妻俩感情还可以。

    为了解她的原生家庭,我继续问琳回到家里的表现,如她与两个年龄差距较大的弟弟之间的关系。发现琳对小弟弟比较谦让,但对大弟弟就会以成人的姿态去教训他。

    琳:“如果我能和他们在一起,哪怕回到初中被人欺负,我都愿意……我真的很想他们……”

    老师:“我能感受到你对家人的想念。你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学习、交友情况如何?”

    琳:“嗯,都能聊上一两句。初中时作文也是不错的,常被当范文来读,来到这里,优势没有了,也许是这里的人都太勤奋了,我没有他们勤奋,学习不好。初中时替我补习的老师说,这里的竞争太大,个个都很勤奋,怕我跟不上。我现在一想到还有两年,很漫长,想到高三的节奏会更紧张,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听说有一个师兄,他念高三时,周末都很少回家,我一想到这个就害怕。”(学习适应不良和对高三未知的恐惧加深了琳想家的念头)
, 百拇医药
    老师:“周末学校还是有假放的,他选择不回家也是他的选择而已,不代表是你。你觉得来到这里的一年时间中,有没有收获?”(试图调动其正能量)

    琳:“我还是很想家人,很想回家……”(开始哭泣)

    老师:“你的生活自理能力怎么样?”

    琳:“我会自己洗衣服,如果可以让我回家和家人一起,我宁愿洗很多的衣服……”(我试图从增能方面着手,但是琳多次用退行的方式,如宁愿被人欺负,宁愿洗更多的衣服等想法作为回家的交换条件)

    “如果给你一个愿望成真的机会,你会许什么愿望?”

    “我想赚很多很多的钱,带家人旅游,陪在他们身边。母亲常和我说,她老了。有时候她鞋坏了,都不舍得买。我从小就害怕自己和家人会变老。暑假和朋友出国一个月,我都没有那么想家。”
, 百拇医药
    当听到有关家庭的字眼,琳就会很伤心。第一次接触下来,我发现琳性格偏感性,多抱怨,遇到挫折多用退行的方式,诅咒、逃避,夸大结果的特殊性和严重性。

    第二次咨询: 追溯童年 , 明晰方向。

    离预约还有一节课的时间,琳提前过来了,并且带着上次咨询我布置给她的家庭作业——写下这些天的想法。她在上面写到:周一去心理室,感觉好些了,但第二天又开始不舒服起来,心里堵得慌。不难看出,她想迫切解决自己的问题。于是,我决定从家庭和童年经历开始探寻,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她如此依赖家庭。

    老师:“能和我聊聊你小时候的事吗?”

    琳:“我读幼儿园前是和爷爷奶奶在乡下住,父亲在附近的工厂做事,母亲在江门上班,开精品店。后来读幼儿园时被接去城里,父亲每周去城里两三次,那时表伯也在我们家附近开店,所以小时候我会和表哥表姐一起玩。”
, http://www.100md.com
    老师:“你们感情好吗?”

    琳:“一般吧,后来大弟弟在我5岁时出生,母亲就不工作了。读小学时,母亲让我做作业,做完后会陪我玩,那段时间很开心。但上初中后,母亲就不陪我玩了,她说我长大了。我曾问过母亲,为什么还要生第二个弟弟,她说,我长大了会离开她,所以想多生一个来陪她。她还说,等我以后恋爱了,我就不记得他们了。”(母亲从小灌输给她的理念就是,长大了就会离开,让她产生了对离开家的忧虑)

    老师:“你有喜欢的人吗?”

    琳:“初中有过,觉得他人很好,但没表白。我喜欢可以让我依靠的人。”

    老师:“你父亲养全家也不容易。”

    琳:“嗯,我以前一和他说不开心之类的话,他就和我说大道理,母亲也和我说,这样不够独立,让我好好读书,不要想那么多,但我就是做不到啊。”

    她继续说:“我在家的那段时光,真的很无忧无虑,母亲负责接送我和弟弟。只要我和他们在一起,让我读三次高三我都愿意。”

    老师:“你有没有最想做的事?”, http://www.100md.com(李莉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