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胎”下同胞竞争效应及家庭教育应对的研究(2)
1.二宝还小时,要多关注大宝
很多生二胎的父母最初的愿望是弟弟妹妹能给大宝做个伴,让大宝不孤单,但大宝可不是这么想的。在二宝出生之前,大宝一直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全家人都围着他转,所有好东西都是他一个人独享的。孩子的理解是非常单纯的,二宝对他来说就像一个未知的竞争者,是来“抢地盘”的,除了物质上的竞争,大宝更担心的是,弟弟妹妹会抢走原本只属于他一个人的爱。 让大宝顺利接受二宝,要有一个心理调适的渐进过程,父母要给大宝做做铺垫。这一点,孙俪的做法值得借鉴。在妹妹小花出生之前,她就给等等做足了铺垫,不仅按照哥哥等等的想法给妹妹取了小花这个小名,她和邓超还给等等准备了礼物,说是妹妹送给他的。一系列思想工作做完,等等就会对妹妹的出生充满了期盼,甚至有了一份做哥哥的责任感。
在二宝还小的时候,家长会分出更多的精力来照顾小的,厚此薄彼的现象极其容易发生,所以即使再忙再累,也得照顾大宝的情绪,这一点在生二宝之前就应该想明白。妈妈也可以让大宝参与到照顾二宝的过程中来,催化两个孩子之间的亲情,比如说让大宝递个尿不湿,让大宝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经常鼓励他,这能激发他的责任感,说不定还会让二宝从小就崇拜大宝。
, 百拇医药
2.不要擅自把大宝的东西给二宝用
有了二宝以后,家里的经济压力会大大增加,很多妈妈就会把大宝以前穿过的衣服、玩过的玩具等等直接给二宝用,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在给二宝用这些东西以前,征得大宝的同意很重要,因为在大宝心里面,这些他不再穿的衣服,不再玩的小玩具,仍然都是他的东西。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如果把我们的东西贸然送给别人,我们也会默默地不开心,或者直接质问父母:“妈你为什么不说一声,就把我的东西送给别人了!”
不经大宝的认可,“抢夺”原本属于他的东西,容易让大宝对二宝产生排斥甚至是厌恶感。下次妈妈们可以这样问大宝:“宝宝,这些衣服你已经穿不下了,妈妈扔了或者摆在那里有点可惜,也有点浪费啊,咱们可以给弟弟/妹妹用吗?”
3.左手右手都是手,大宝二宝都是宝
我们常常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过其实真想完全做到一碗水端平,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很难的,嘴上说得再怎么好听,我们内心里知道,大宝和二宝多多少少还是不一样的,手心和手背的肉就是不一样。不如换个角度说,左手右手都是手,大宝和二宝都是手心里的宝,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偏袒或者冷落其中一个孩子,二胎家庭最忌讳的就是让其中一个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了,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一旦察觉到父母偏向,他可能不会直接去问父母,而是把怨气撒在兄弟姐妹身上。
, 百拇医药
那我们怎么做比较好呢?无非是在生活细节上,多多注意:家里的一个孩子表现好得到了鼓励,也应该适时给另一个孩子一些鼓励;一个孩子收到礼物了,也应该送另一个礼物,绝对不能只给一个孩子买东西,而完全忘记另一个;在紧急状态时,因为心急误会了其中一个孩子,一定要在事后告诉他:“爸爸妈妈当时太心急/生气了,骂了你,宝贝对不起”,必要时的道歉会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是一直爱着他的。
4.尊重孩子,就不要把两个孩子作对比
我们小时候神烦爸爸妈妈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个道理用在兄弟姐妹的关系上也是一样的。“你怎么还没穿好衣服?弟弟已经穿好了!”“你太慢了,快点吃,你看哥哥早就吃完了!”这种对比看起来好像会让孩子认识到差距,但给孩子带来的负面情绪更大:“我哪里不如他了?”“爸爸妈妈不喜欢我,只爱弟弟。”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我们很多爸爸妈妈仅仅开始意识到不能在公众场合批评孩子,而忽视了,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避开所有人,只剩下爸爸或者妈妈单独和孩子沟通,谁愿意在自己被批评被骂的时候被围观呢?如果你总是当着一个孩子的面批评另一个,被批评的孩子会觉得没有自尊、丢了面子,没有被批评的孩子也有可能会被这种负面的情緒感染,要么难过、要么是觉得“解气”,如果两个孩子的关系本来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样做就是火上浇油。
, http://www.100md.com
5.不随意插手孩子的争吵,不逼大让小
即使家长做得再好,大宝和二宝之间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冲突,我们大人尚且经常会吵架,何况孩子,孩子之间吵吵闹闹是非常正常的。所以,除非非常有必要,大人不应该随便插手孩子之间的争端,孩子就是在一次次的冲突和矛盾中学会与别人如何相处、学会共情和体谅别人的。如果实在是需要爸爸妈妈调停争端,也不应该总是说“弟弟/妹妹还小,你是老大,你让着点吧”,这样做,既娇惯了二宝,又委屈了大宝。值得参考的做法是教育孩子“不可以抢哥哥的东西,如果你想玩,你问问他可不可以一起玩,或者你过几分钟再玩,妈妈相信哥哥一定愿意的”,这样的话同时说给两个孩子听,如果其中一个把玩具分享出来了,要马上大大地赞赏这种行为,要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学会分享,而不是逼迫大宝让出他的东西。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月亮岛学校,长沙,410000)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 http://www.100md.com(曾波)
很多生二胎的父母最初的愿望是弟弟妹妹能给大宝做个伴,让大宝不孤单,但大宝可不是这么想的。在二宝出生之前,大宝一直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全家人都围着他转,所有好东西都是他一个人独享的。孩子的理解是非常单纯的,二宝对他来说就像一个未知的竞争者,是来“抢地盘”的,除了物质上的竞争,大宝更担心的是,弟弟妹妹会抢走原本只属于他一个人的爱。 让大宝顺利接受二宝,要有一个心理调适的渐进过程,父母要给大宝做做铺垫。这一点,孙俪的做法值得借鉴。在妹妹小花出生之前,她就给等等做足了铺垫,不仅按照哥哥等等的想法给妹妹取了小花这个小名,她和邓超还给等等准备了礼物,说是妹妹送给他的。一系列思想工作做完,等等就会对妹妹的出生充满了期盼,甚至有了一份做哥哥的责任感。
在二宝还小的时候,家长会分出更多的精力来照顾小的,厚此薄彼的现象极其容易发生,所以即使再忙再累,也得照顾大宝的情绪,这一点在生二宝之前就应该想明白。妈妈也可以让大宝参与到照顾二宝的过程中来,催化两个孩子之间的亲情,比如说让大宝递个尿不湿,让大宝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经常鼓励他,这能激发他的责任感,说不定还会让二宝从小就崇拜大宝。
, 百拇医药
2.不要擅自把大宝的东西给二宝用
有了二宝以后,家里的经济压力会大大增加,很多妈妈就会把大宝以前穿过的衣服、玩过的玩具等等直接给二宝用,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在给二宝用这些东西以前,征得大宝的同意很重要,因为在大宝心里面,这些他不再穿的衣服,不再玩的小玩具,仍然都是他的东西。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如果把我们的东西贸然送给别人,我们也会默默地不开心,或者直接质问父母:“妈你为什么不说一声,就把我的东西送给别人了!”
不经大宝的认可,“抢夺”原本属于他的东西,容易让大宝对二宝产生排斥甚至是厌恶感。下次妈妈们可以这样问大宝:“宝宝,这些衣服你已经穿不下了,妈妈扔了或者摆在那里有点可惜,也有点浪费啊,咱们可以给弟弟/妹妹用吗?”
3.左手右手都是手,大宝二宝都是宝
我们常常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过其实真想完全做到一碗水端平,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很难的,嘴上说得再怎么好听,我们内心里知道,大宝和二宝多多少少还是不一样的,手心和手背的肉就是不一样。不如换个角度说,左手右手都是手,大宝和二宝都是手心里的宝,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偏袒或者冷落其中一个孩子,二胎家庭最忌讳的就是让其中一个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了,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一旦察觉到父母偏向,他可能不会直接去问父母,而是把怨气撒在兄弟姐妹身上。
, 百拇医药
那我们怎么做比较好呢?无非是在生活细节上,多多注意:家里的一个孩子表现好得到了鼓励,也应该适时给另一个孩子一些鼓励;一个孩子收到礼物了,也应该送另一个礼物,绝对不能只给一个孩子买东西,而完全忘记另一个;在紧急状态时,因为心急误会了其中一个孩子,一定要在事后告诉他:“爸爸妈妈当时太心急/生气了,骂了你,宝贝对不起”,必要时的道歉会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是一直爱着他的。
4.尊重孩子,就不要把两个孩子作对比
我们小时候神烦爸爸妈妈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个道理用在兄弟姐妹的关系上也是一样的。“你怎么还没穿好衣服?弟弟已经穿好了!”“你太慢了,快点吃,你看哥哥早就吃完了!”这种对比看起来好像会让孩子认识到差距,但给孩子带来的负面情绪更大:“我哪里不如他了?”“爸爸妈妈不喜欢我,只爱弟弟。”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我们很多爸爸妈妈仅仅开始意识到不能在公众场合批评孩子,而忽视了,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避开所有人,只剩下爸爸或者妈妈单独和孩子沟通,谁愿意在自己被批评被骂的时候被围观呢?如果你总是当着一个孩子的面批评另一个,被批评的孩子会觉得没有自尊、丢了面子,没有被批评的孩子也有可能会被这种负面的情緒感染,要么难过、要么是觉得“解气”,如果两个孩子的关系本来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样做就是火上浇油。
, http://www.100md.com
5.不随意插手孩子的争吵,不逼大让小
即使家长做得再好,大宝和二宝之间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冲突,我们大人尚且经常会吵架,何况孩子,孩子之间吵吵闹闹是非常正常的。所以,除非非常有必要,大人不应该随便插手孩子之间的争端,孩子就是在一次次的冲突和矛盾中学会与别人如何相处、学会共情和体谅别人的。如果实在是需要爸爸妈妈调停争端,也不应该总是说“弟弟/妹妹还小,你是老大,你让着点吧”,这样做,既娇惯了二宝,又委屈了大宝。值得参考的做法是教育孩子“不可以抢哥哥的东西,如果你想玩,你问问他可不可以一起玩,或者你过几分钟再玩,妈妈相信哥哥一定愿意的”,这样的话同时说给两个孩子听,如果其中一个把玩具分享出来了,要马上大大地赞赏这种行为,要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学会分享,而不是逼迫大宝让出他的东西。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月亮岛学校,长沙,410000)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 http://www.100md.com(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