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发展,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
〔摘要〕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通过对核心素养和心理健康内涵的对比分析,笔者提出,心理健康为发展核心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而个体核心素养的发展反过来也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我、管理自我、适应社会,以实现人的高级需求,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在“立德树人”总目标的统领下,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导向,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相渗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要把握真实的情境,鼓励并注重激发学生真实的心理感受,将整堂课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以学生的真实表现、真实感受推进课堂的进展,这样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内化。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1-0009-04
一、研究背景
, http://www.100md.com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确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作为首要环节。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三个方面,六大核心素养,十八个要点列出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一时间,“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热词,CNKI上以“核心素养”为关键词的研究成果(期刊)在2014年为12篇,2015年为55篇,2016年则达到了727篇,可见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刚刚起步,并将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核心素养在学生培养中的统领作用,一大批专家、教育工作者在思考我国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研究,即解决“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上位问题的同时,开始探索“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的下位问题[2]。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日昌[3]就提出了基于素质教育的“全人教育模型”,指出人的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分为体形、体态和体能,心理素质包括智能和人格,其中心理素质对应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2012年,教育部修订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与任务[4]。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也有学者进一步聚焦、定向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提出了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素养体系的结构与要素,包括五层结构、十个要素,即人与自己(意义感、积极的自我概念),人与他人(乐群性、人际沟通能力),人与社会(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与信息(学习能力、创造力),人与困难、压力(耐挫能力、情绪调节能力)[5]。
, 百拇医药
纵观这些研究,有两个问题尚未得到解答:第一,核心素养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什么?在教育工作中应该将两个概念视为不同的领域还是可以将心理健康作为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第二,在聚焦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校课程改革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开展?本文将就这两个问题进行阐释。
二、心理健康和核心素养的关系
《21世纪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研究》[6]一书对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参照这个框架,结合心理健康的概念和相关研究,本文对它们进行如下的对比分析。
(一)概念内涵
关于“心理健康”这一概念,一直以来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心理流派有不同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健康或幸福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得以实现自我,能够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工作富有成效和成果,以及有能力对所在社会做出贡献。”我国精神卫生机构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7]《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提出“心理健康指个体具备正常稳定、积极主动的心理特性,善于调控心理,使其内部协调、外部适应,并适当追求发展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包括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特征。”[4]刚刚颁布的核心素养体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其中“学会学习”的主要表现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具有信息意识,“健康生活”的主要表现包括珍爱生命、人格健全和自我管理。可见核心素养和心理健康在内涵上有交叉和共同的部分,都强调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学习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 http://www.100md.com
(二)目标
核心素养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标准一致,旨在完成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根本任务[6],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育人为本”为核心[4]。两者在目标上是和谐统一的。
(三)内容
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超越单一的学科,是一个复杂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本身也包括了认知、情感、行为、意志过程等成分,同样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两者都强调了各个成分的和谐统一。不过具体来说,核心素养中的“知识”主要涉及学科领域的知识,而心理健康中的认知更多是指个体对人(包括自己和他人及人际关系)的认知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认识,即元认知。核心素养中的“能力”主要涉及思维能力、反思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劳动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审美能力等[6],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可见核心素养关注的能力部分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能力,更加强调面向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还包括个体的人文情怀、探索精神、责任感、国家认同等意識形态的成分,而心理健康主要关注个体的意志品质,特别是应对挫折、适应环境时体现出来的心理能量。可见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直接表现为个体对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态度、价值观;而在心理健康的研究中,文化和价值观作为个体心理发展的背景不可忽视,但更关注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对人类心理和行为更加普适的理解,以及提高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水平。, 百拇医药(武雪婷?李慧梅)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1-0009-04
一、研究背景
, http://www.100md.com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确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作为首要环节。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三个方面,六大核心素养,十八个要点列出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一时间,“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热词,CNKI上以“核心素养”为关键词的研究成果(期刊)在2014年为12篇,2015年为55篇,2016年则达到了727篇,可见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刚刚起步,并将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核心素养在学生培养中的统领作用,一大批专家、教育工作者在思考我国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研究,即解决“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上位问题的同时,开始探索“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的下位问题[2]。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日昌[3]就提出了基于素质教育的“全人教育模型”,指出人的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分为体形、体态和体能,心理素质包括智能和人格,其中心理素质对应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2012年,教育部修订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与任务[4]。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也有学者进一步聚焦、定向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提出了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素养体系的结构与要素,包括五层结构、十个要素,即人与自己(意义感、积极的自我概念),人与他人(乐群性、人际沟通能力),人与社会(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与信息(学习能力、创造力),人与困难、压力(耐挫能力、情绪调节能力)[5]。
, 百拇医药
纵观这些研究,有两个问题尚未得到解答:第一,核心素养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什么?在教育工作中应该将两个概念视为不同的领域还是可以将心理健康作为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第二,在聚焦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校课程改革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开展?本文将就这两个问题进行阐释。
二、心理健康和核心素养的关系
《21世纪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研究》[6]一书对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参照这个框架,结合心理健康的概念和相关研究,本文对它们进行如下的对比分析。
(一)概念内涵
关于“心理健康”这一概念,一直以来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心理流派有不同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健康或幸福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得以实现自我,能够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工作富有成效和成果,以及有能力对所在社会做出贡献。”我国精神卫生机构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7]《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提出“心理健康指个体具备正常稳定、积极主动的心理特性,善于调控心理,使其内部协调、外部适应,并适当追求发展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包括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特征。”[4]刚刚颁布的核心素养体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其中“学会学习”的主要表现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具有信息意识,“健康生活”的主要表现包括珍爱生命、人格健全和自我管理。可见核心素养和心理健康在内涵上有交叉和共同的部分,都强调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学习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 http://www.100md.com
(二)目标
核心素养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标准一致,旨在完成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根本任务[6],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育人为本”为核心[4]。两者在目标上是和谐统一的。
(三)内容
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超越单一的学科,是一个复杂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本身也包括了认知、情感、行为、意志过程等成分,同样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两者都强调了各个成分的和谐统一。不过具体来说,核心素养中的“知识”主要涉及学科领域的知识,而心理健康中的认知更多是指个体对人(包括自己和他人及人际关系)的认知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认识,即元认知。核心素养中的“能力”主要涉及思维能力、反思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劳动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审美能力等[6],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可见核心素养关注的能力部分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能力,更加强调面向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还包括个体的人文情怀、探索精神、责任感、国家认同等意識形态的成分,而心理健康主要关注个体的意志品质,特别是应对挫折、适应环境时体现出来的心理能量。可见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直接表现为个体对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态度、价值观;而在心理健康的研究中,文化和价值观作为个体心理发展的背景不可忽视,但更关注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对人类心理和行为更加普适的理解,以及提高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水平。, 百拇医药(武雪婷?李慧梅)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