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
〔摘要〕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利用《自恋人格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考察了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显示:(1)高中生自恋程度高于平均水平,显性自恋人格得分高于隐性自恋人格,主要表现在自我羡慕和权欲上;(2)高中生自恋人格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显性自恋人格和隐性自恋人格得分均高于女生;(3)高中生自恋人格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学科差异;在自我钦羡维度上,文科生的得分高于理科生;(4)高中生显性自恋人格和隐性自恋人格均与心理异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但是,显性自恋人格中的优越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特征。
〔关键词〕自恋人格;显性自恋;隐性自恋;心理健康 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3-0008-05
一、问题提出
在心理临床和精神病学领域,自恋被当作一种人格障碍。DSM-IV将它描述为一种普遍夸大的行为模式,以需要被过度羡慕、缺乏同情心、不合理的特权感为典型特征。然而,社会人格心理研究认为,当自恋以一种非极端或亚临床的程度表达时,它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在常态人群中普遍存在[1-2]。一般认为,自恋是指個体对于自我意象的过度沉迷和专注,夸大自身的重要性,并相信自己有资格获得特殊权利和待遇。
, http://www.100md.com
对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大 量实证研究结果并不一致。Kernberg[3]和Cooper,Ronning-stam[4]研究发现,自恋与心理异常和痛苦体验关联,表现出不稳定的自尊、抑郁、焦虑、攻击性、喜欢控制别人等行为情绪特征。而以Rhodewalt、 Morf[5],Waston、Hichman 、Morris[6],Campbell[7]等为代表的研究者强调自恋者更容易体验到成就感、满足感与幸福感,他们更加乐观,心理健康水平更高。
对此,不少研究者认为,自恋可能存在一个多维度的人格结构。被广泛运用来测量自恋人格的NPI和NPDS量表即被证实对应着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两种不同的型态。Cooper和Ronningstan[4],Rose[8],Wink[9]等人认为,显性自恋者由于自我扩张导致一种直接的表现欲,强烈需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尽管对他人的需求漠不关心,但仍有较强的社会魅力,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相反,隐性自恋者感到自卑,对他人的评价敏感且内心脆弱,经常体验到焦虑和不安全感。对于这两种自恋,虽然表现特征完全相反,但是共同隐藏于表现特征背后的是他们对自我的夸大认识,以及对于特权感的强烈诉求。
, 百拇医药
在解释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上,很多研究者把自恋人格看作自我功能调节的连续体,显性自恋与连续体适应良好、健康的一极相关联,隐性自恋与连续体失调、适应不良的一极相关联。但是对此观点有些研究者提出质疑。Bushman和Baumeister[10]指出,显性自恋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呈现出适应性特质。Wink[9]认为,虽然隐性自恋比显性自恋更倾向于功能失调,但两种形式的自恋都可能存在心理障碍。郑涌和黄藜[11]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显性自恋与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相关,而隐性自恋与心理异常存在显著正相关。不难看出,这些研究结论不一致,尤其表现在显性自恋与心理适应的关系上。
那么,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以往实证研究呈现出来的“双面性”该如何解释?本研究选取高中生群体为样本,进一步讨论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 百拇医药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一所重点学校和一所普通学校的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有效问卷共438份,其中,男生184人,女生254人,分别占42.0%和58.0%;理科生257人,文科生181人,分别占58.7%和41.3%;高一148人,高二152人,高三138人,分别占33.8%、34.7%和31.5%;
(二)工具
1.自恋人格问卷
本问卷由郑涌、黄藜[11]修订,包括显性自恋人格、隐性自恋人格两个分问卷,共28个题项。显性自恋包含权欲、优越感、特权感和自我钦羡四个维度;隐性自恋包含易感质、确和自我钦羡三个维度。其中,特权感,自我钦羡为两个分问卷共有(题目上有个别差异)。
2. SCL-90症状自评量表
该量表包括90个题项,共10个因素: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学内容,用以测量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12]。
, 百拇医药
三、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显性自恋人格和隐性人格总体均处于较高水平(均值大于3),各子维度也都高于平均水平。其中,自我钦羡和权欲在自恋人格倾向中得分最高。
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学科的交互效应在显性自恋人格和隐性自恋人格上均不显著,见表2和表3。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自恋人格在总体上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在具体维度上,只有自我钦羡和显性人格中的特权感性别差异不显著,其他维度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而学科差异只在自我钦羡维度上达到显著性水平,女生高于男生。
如表4所示,显性自恋人格总体与心理异常总分、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敌对、偏执以及精神病性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具体在各个维度上,权欲、特权感与心理异常总体及大部分因子均显著正相关;优越感与心理异常总体、人际敏感、抑郁显著负相关;自我钦羡与人际敏感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因子均不存在相关。
如表5所示,隐性自恋人格总体与心理异常总体及各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在具体各个维度上,易感质、特权感与心理异常各因子及总体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钦羡与人际敏感正相关,与其他因子均不存在相关。
为进一步考察不同水平的自恋人格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程度,采用t检验对显性和隐性人格的高低分组进行比较。按照观察值的前27%为高分组,后27%为低分组进行统计。, 百拇医药(陈晓新)
〔关键词〕自恋人格;显性自恋;隐性自恋;心理健康 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3-0008-05
一、问题提出
在心理临床和精神病学领域,自恋被当作一种人格障碍。DSM-IV将它描述为一种普遍夸大的行为模式,以需要被过度羡慕、缺乏同情心、不合理的特权感为典型特征。然而,社会人格心理研究认为,当自恋以一种非极端或亚临床的程度表达时,它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在常态人群中普遍存在[1-2]。一般认为,自恋是指個体对于自我意象的过度沉迷和专注,夸大自身的重要性,并相信自己有资格获得特殊权利和待遇。
, http://www.100md.com
对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大 量实证研究结果并不一致。Kernberg[3]和Cooper,Ronning-stam[4]研究发现,自恋与心理异常和痛苦体验关联,表现出不稳定的自尊、抑郁、焦虑、攻击性、喜欢控制别人等行为情绪特征。而以Rhodewalt、 Morf[5],Waston、Hichman 、Morris[6],Campbell[7]等为代表的研究者强调自恋者更容易体验到成就感、满足感与幸福感,他们更加乐观,心理健康水平更高。
对此,不少研究者认为,自恋可能存在一个多维度的人格结构。被广泛运用来测量自恋人格的NPI和NPDS量表即被证实对应着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两种不同的型态。Cooper和Ronningstan[4],Rose[8],Wink[9]等人认为,显性自恋者由于自我扩张导致一种直接的表现欲,强烈需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尽管对他人的需求漠不关心,但仍有较强的社会魅力,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相反,隐性自恋者感到自卑,对他人的评价敏感且内心脆弱,经常体验到焦虑和不安全感。对于这两种自恋,虽然表现特征完全相反,但是共同隐藏于表现特征背后的是他们对自我的夸大认识,以及对于特权感的强烈诉求。
, 百拇医药
在解释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上,很多研究者把自恋人格看作自我功能调节的连续体,显性自恋与连续体适应良好、健康的一极相关联,隐性自恋与连续体失调、适应不良的一极相关联。但是对此观点有些研究者提出质疑。Bushman和Baumeister[10]指出,显性自恋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呈现出适应性特质。Wink[9]认为,虽然隐性自恋比显性自恋更倾向于功能失调,但两种形式的自恋都可能存在心理障碍。郑涌和黄藜[11]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显性自恋与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相关,而隐性自恋与心理异常存在显著正相关。不难看出,这些研究结论不一致,尤其表现在显性自恋与心理适应的关系上。
那么,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以往实证研究呈现出来的“双面性”该如何解释?本研究选取高中生群体为样本,进一步讨论自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 百拇医药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一所重点学校和一所普通学校的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有效问卷共438份,其中,男生184人,女生254人,分别占42.0%和58.0%;理科生257人,文科生181人,分别占58.7%和41.3%;高一148人,高二152人,高三138人,分别占33.8%、34.7%和31.5%;
(二)工具
1.自恋人格问卷
本问卷由郑涌、黄藜[11]修订,包括显性自恋人格、隐性自恋人格两个分问卷,共28个题项。显性自恋包含权欲、优越感、特权感和自我钦羡四个维度;隐性自恋包含易感质、确和自我钦羡三个维度。其中,特权感,自我钦羡为两个分问卷共有(题目上有个别差异)。
2. SCL-90症状自评量表
该量表包括90个题项,共10个因素: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学内容,用以测量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12]。
, 百拇医药
三、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显性自恋人格和隐性人格总体均处于较高水平(均值大于3),各子维度也都高于平均水平。其中,自我钦羡和权欲在自恋人格倾向中得分最高。
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学科的交互效应在显性自恋人格和隐性自恋人格上均不显著,见表2和表3。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自恋人格在总体上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在具体维度上,只有自我钦羡和显性人格中的特权感性别差异不显著,其他维度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而学科差异只在自我钦羡维度上达到显著性水平,女生高于男生。
如表4所示,显性自恋人格总体与心理异常总分、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敌对、偏执以及精神病性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具体在各个维度上,权欲、特权感与心理异常总体及大部分因子均显著正相关;优越感与心理异常总体、人际敏感、抑郁显著负相关;自我钦羡与人际敏感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因子均不存在相关。
如表5所示,隐性自恋人格总体与心理异常总体及各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在具体各个维度上,易感质、特权感与心理异常各因子及总体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钦羡与人际敏感正相关,与其他因子均不存在相关。
为进一步考察不同水平的自恋人格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程度,采用t检验对显性和隐性人格的高低分组进行比较。按照观察值的前27%为高分组,后27%为低分组进行统计。, 百拇医药(陈晓新)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