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16期
编号:13044326
高中生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及其相关关系的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6期
高中生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及其相关关系的研究

     〔摘要〕为了解当今高中生安全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本研究采用丛中、安莉娟编制的安全感量表和Rotter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对338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安全感方面,高中生处于中等水平;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文科生显著高于理科生。②在人际信任方面,高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总体偏低,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理科生显著高于文科生,各年级学生不同。③高中生安全感与人际信任呈显著相关。结论:①在安全感方面,高中生处于中等水平;高中生安全感水平受到性别、文理科等因素的影响。②在人际信任方面,高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总体偏低;高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受到性别、文理科和年级等因素的影响。③高中生安全感与人际信任呈线性回归关系。

    〔关键词〕安全感;人际信任;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6-0012-05
, 百拇医药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意义

    马斯洛提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具有安全感,与此同时有专家提出评判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人际关系的好坏,而人际信任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如若没有人际信任,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将无从谈起。

    高中阶段是每个人一生中十分重要的人生阶段,花季少男少女们在这一人生阶段里褪去青涩慢慢走向成熟。在人的一生中,这个阶段也许是最美好的一段,但同时也可能是麻烦最多的一段;既是一个充满变化、探索、活力和追求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焦虑和问题的阶段。

    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探究高中生安全感和人际信任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有利于完善和促进高中生人际信任和安全感相关理论的发展。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独生与非独生、不同生源地高中生的安全感和人际信任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安全感、人际信任方面的实证研究有助于安全感、人际信任相关理论的完善,为心理健康理论研究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丰富的现实依据。
, http://www.100md.com
    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高考改革,高中生又正值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学业压力和身体变化以及情绪的波动,学校、家庭和高中生自己更应该塑造健康良好的安全感、人际信任,以阳光的心态度过这一重要阶段,迎接更好的未来。本文以实证为依据,为学校、家庭和高中生提供可行的建议和可靠的参考。

    (二)概念界定

    1.安全感

    安全感(security)是指人在摆脱危险情境或受到保护时所体验到的情感,是维持个体与社会生存不可或缺的因素[1]。

    马斯洛指出,心理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他认为,安全感是个体追求的目标,它是个体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决定因素,几乎一切都不如安全感重要[2]。
, http://www.100md.com
    安莉娟、丛中[3]通过综述国内外有关安全感的研究给安全感下的定义是:对可能出现的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通过以上观点可以得出,安全感是人主观上对外界的风险的感受和体验,如果人自身对外界风险感到有能力控制那么内心安全感就高,否则就会不间断地通过种种方式去获得安全感,以此达到内心的平衡。

    2.人际信任

    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对人际信任都有相关研究,研究者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范畴出发,以致人际信任在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心理学在人际信任方面的研究从“谁信任他人”和“信任谁”两个角度进行探讨,站在信任者的角度去测量信任他人的程度和性质。有的学者认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产生人际信任,即意味着人际关系双方的承诺,并借此为关系的双方带来了利益、忠诚和安全感。McKnight、Chervany[4]认为声望、技能、人际信任的环境、气质、关系亲密度等都属于人际信任的范畴。信任度高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相信他人、跟他人合作,且这类人的信任比较少受到交往的对象、交往情境的影响。
, http://www.100md.com
    人际信任的维度研究方面,各国的学者也有着不同的划分方式,如Johnson和Swap[5]的特定人际信任量表(Specific 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简称SITS)将人际信任分为概括性信任、情感性信任、可靠性、可依赖性四个维度;Rotter[6]的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s,简称ITS)将人际信任分为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两个维度;我国心理学者杨中芳和彭泗清[7]1998年将人际信任分为能力信任和人品信任两个维度。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安徽省黄山市某省示范高中各年级施测,以班级作为单位整群隨机抽样,发放问卷364份,收回有效问卷338份,有效率92.86%,被试的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

    (二)研究工具

    本文的研究工具为丛中和安莉娟[8]的安全感量表和Rotter[6]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TS)。

    安全感量表为一个自评量表,分为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两个因子。量表共16个项目,2个因子各8个项目。人际安全感因子主要反映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安全体验。确定控制感因子主要反映个体对于生活的预测和确定感、控制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计分方法为五级评分[6]。

    人际信任量表为一个自评量表,测量的内容包括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涉及不同的社会角色,共25个条目,有13个条目为反向计分。量表分为特殊信任因子和普遍信任因子两个因子,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计分采用五级评分[9]。, http://www.100md.com(曹晓芹)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