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生活质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2)
三 、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研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对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给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多启示,主观生活质量不仅是种结果变量,它也可以作为外部环境与青少年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而发生作用,因此,不断促进学生主观生活质量既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也是预防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对心理评估方式的启示
学校传统的心理评估重在对心理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如使用SCL-90量表进行评估),对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为学校心理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视角,学校心理工作者应考虑对学生自身积极力量与环境中的积极因素的评估,其中就包括对学生主观生活质量的测量。对学生主观生活质量的日常测量能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信息,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量表作为筛选工具,对处于危机边缘的青少年能起到识别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各类学习问题(如辍学)与健康问题(如抑郁、自杀、呼吸道感染)出现前,个体的主观生活质量都会有所下降。显然,主观生活质量量表可作为一种快速诊断工具。因此,对学生主观生活质量的评估不仅能在学生的心理问题与不良行为的预防工作方面发挥作用,而且也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提供方向。
, 百拇医药
(二)对心理干预策略的启示
学校心理和教育工作者以改變青少年人格特质为目标的长期干预是比较困难的,旨在提高学生主观生活质量的干预策略更切实有效,这种心理干预可采取综合的方法,应体现出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在学校,学校心理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短期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学生的消极认知(如外控归因方式、低社会自我效能等),进而改变他们对人生的消极评价。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校内集体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让学生的个人努力对干预过程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家庭的支持对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若能对学生家长进行必要的培训则会让干预过程更完整,对学生家长的培训首先是为了帮助家长认识到他们对学生心理健康潜在的影响力,然后帮助他们发展家庭对学生的支持性力量。
(三)对学校环境建设的启示
虽然主观生活质量是一种个人体验,但对它的研究已清楚地显示出生态因素的作用,可见,要改变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水平和行为不仅要改变学生个人也要改造周围环境。学生若对学校和教师持有积极评价则更能体验到较高的主观生活质量,而且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社会期许行为,那种只关注改变个体自身而忽视改造周围环境的干预过程明显是有欠缺的,因此学校心理和教育工作者如能更多关注学生对校园环境的体验将有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学校应以提高学生主观生活质量为着眼点,建设积极校园环境,如积极开展绿色校园建设、组织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举办各种校园公益活动等,以增加学生在学校中经历各种积极事件、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水平是有帮助的。
, 百拇医药
四、 结束语
目前国内关于青少年的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仍未全面展开,已有研究也大都限于特殊儿童(如多动症儿童、留守儿童、社交恐惧症儿童等)群体,且数量不多,国外关于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虽不及成人研究,但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研究表明,青少年高水平的主观生活质量能预测更多的适应行为,与适应功能相关的各种变量与青少年的主观生活质量相关。但是主观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中大部分都只是以一次性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变量间彼此相关的方向尚不清晰,需要更多的设计严格的纵向研究对这些问题加以解释。不断促进学生主观生活质量既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也是预防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有效手段之一。学校心理与教育工作者们应从当前研究中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当中自觉应用研究成果,对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必要的补充与改革,最终为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Zullig K J,Valois R F,Huebner E S,Oeltmann J E,Drane W J.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life satisfaction and adolescent substance abuse[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1,29:279-288.
, http://www.100md.com
[2]陶芳标,黄锟,高铭. 合肥地区吸烟行为与主观生活质量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132-136.
[3]熊燕,姚树娇. 普通中学初三学生主观生活质量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 中国校医,2004,12:505-507.
[4]刘雪珍.农村寄宿小学生主观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研究——基于环江县4所农村小学的调查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6:67-70.
[5]苗元江,汪静莹,苗心. 正念与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7):16-19.
[6]Frisch M B. Improving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care through quality of life therapy and assessment. In E.Diener and D.R.Rahtz(Eds.). Advances in quality of life theory and research, Dordrecht,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ress,2000.
[7]Huebner E S.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children[J].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1991,6(2):103-111., 百拇医药(罗佳)
对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给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多启示,主观生活质量不仅是种结果变量,它也可以作为外部环境与青少年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而发生作用,因此,不断促进学生主观生活质量既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也是预防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对心理评估方式的启示
学校传统的心理评估重在对心理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如使用SCL-90量表进行评估),对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为学校心理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视角,学校心理工作者应考虑对学生自身积极力量与环境中的积极因素的评估,其中就包括对学生主观生活质量的测量。对学生主观生活质量的日常测量能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信息,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量表作为筛选工具,对处于危机边缘的青少年能起到识别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各类学习问题(如辍学)与健康问题(如抑郁、自杀、呼吸道感染)出现前,个体的主观生活质量都会有所下降。显然,主观生活质量量表可作为一种快速诊断工具。因此,对学生主观生活质量的评估不仅能在学生的心理问题与不良行为的预防工作方面发挥作用,而且也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提供方向。
, 百拇医药
(二)对心理干预策略的启示
学校心理和教育工作者以改變青少年人格特质为目标的长期干预是比较困难的,旨在提高学生主观生活质量的干预策略更切实有效,这种心理干预可采取综合的方法,应体现出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在学校,学校心理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短期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学生的消极认知(如外控归因方式、低社会自我效能等),进而改变他们对人生的消极评价。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校内集体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让学生的个人努力对干预过程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家庭的支持对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若能对学生家长进行必要的培训则会让干预过程更完整,对学生家长的培训首先是为了帮助家长认识到他们对学生心理健康潜在的影响力,然后帮助他们发展家庭对学生的支持性力量。
(三)对学校环境建设的启示
虽然主观生活质量是一种个人体验,但对它的研究已清楚地显示出生态因素的作用,可见,要改变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水平和行为不仅要改变学生个人也要改造周围环境。学生若对学校和教师持有积极评价则更能体验到较高的主观生活质量,而且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社会期许行为,那种只关注改变个体自身而忽视改造周围环境的干预过程明显是有欠缺的,因此学校心理和教育工作者如能更多关注学生对校园环境的体验将有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学校应以提高学生主观生活质量为着眼点,建设积极校园环境,如积极开展绿色校园建设、组织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举办各种校园公益活动等,以增加学生在学校中经历各种积极事件、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水平是有帮助的。
, 百拇医药
四、 结束语
目前国内关于青少年的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仍未全面展开,已有研究也大都限于特殊儿童(如多动症儿童、留守儿童、社交恐惧症儿童等)群体,且数量不多,国外关于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虽不及成人研究,但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研究表明,青少年高水平的主观生活质量能预测更多的适应行为,与适应功能相关的各种变量与青少年的主观生活质量相关。但是主观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中大部分都只是以一次性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变量间彼此相关的方向尚不清晰,需要更多的设计严格的纵向研究对这些问题加以解释。不断促进学生主观生活质量既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也是预防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有效手段之一。学校心理与教育工作者们应从当前研究中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当中自觉应用研究成果,对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必要的补充与改革,最终为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Zullig K J,Valois R F,Huebner E S,Oeltmann J E,Drane W J.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life satisfaction and adolescent substance abuse[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1,29:279-288.
, http://www.100md.com
[2]陶芳标,黄锟,高铭. 合肥地区吸烟行为与主观生活质量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132-136.
[3]熊燕,姚树娇. 普通中学初三学生主观生活质量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 中国校医,2004,12:505-507.
[4]刘雪珍.农村寄宿小学生主观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研究——基于环江县4所农村小学的调查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6:67-70.
[5]苗元江,汪静莹,苗心. 正念与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7):16-19.
[6]Frisch M B. Improving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care through quality of life therapy and assessment. In E.Diener and D.R.Rahtz(Eds.). Advances in quality of life theory and research, Dordrecht,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ress,2000.
[7]Huebner E S.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children[J].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1991,6(2):103-111., 百拇医药(罗佳)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青春期保健 > 青少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