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咨询面谈技术,建构心理课堂回应模式(2)
(四)观点具体化
具体化技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达他们的观点以及他们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小学生课堂上,常常会出现模糊不清、笼统不明确或者矛盾不合理的表述,这时,教师就可以以“何人、何时、何地、有何感觉、有何想法、发生什么事、如何发生”等问题,协助学生更清楚、更具体地描述其问题,即课堂回应中的观点具体化。
例一:
在“做情绪的主人”主题课上,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想法产生情绪”这一概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悬崖冥想”体验,在此之前,教师出示一张悬崖图,并问:“你们在这张图片上看到什么?”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悬崖。”
师:对,是悬崖,这是怎样的一座悬崖呢?
, 百拇医药
生1:十分陡峭,很危险。
生2:又高又陡,站在上面会发抖。
在这个例子中,学生一开始仅简单地回答“悬崖”这个模糊、笼统的概念,这时教师进行观点具体化,让学生的回答充实丰满,从而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和想象,为接下来的“冥想体验”奠定了氛围。
例二:
在“和苦恼说再见”一课中,教师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心情指数。
生:我的心情指数是0。
师:看来你的心情很不好,可以具体说说吗?
生:每天都是烦心事,不知道怎么说。
师:那就说最近最令你苦恼的一件事吧,看看我能不能为你提供帮助。
, 百拇医药
生:大概就是昨天……
在这个例子中,学生的回答毫无头绪,也不知要怎么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时,教师进行观点具体化,引导学生从烦乱的状态进入明晰的状态,引导他就某一点进行阐述,从而打开思路。
(五)问题启发式
小学生受限于自身的认知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或难以探究事件的因果本质,或不善于表达内心的感受,看人论事也难免有偏颇之处,这些认知缺陷可能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时,教师就应该指出学生发言中的缺憾,启发他们对问题进行思考,促进其自我探索,从而实现心理成长。
例一:
“盲人哑巴”体验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享。
师:你在扮演盲人时,走得小心翼翼,前进非常缓慢,为什么呢?
, 百拇医药
生:路上障碍很多,我又看不到,所以要小心一点。
师:可以说说你当时的心理感受吗?
生:很紧张,很害怕。
学生的感悟往往是切身的情緒感受带来的,这段对话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情绪,从而激发他们的感悟。
例二:
生:我喜欢科学学科。
师:你喜欢科学的哪个方面呢?
生:具体哪一方面?让我想想……我也说不准……
师:课外,你做过一些对科学感兴趣的事情吗?
生:没有。
, 百拇医药
这节课主题为“我的兴趣爱好”,辅导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并能用积极的态度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话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兴趣和态度之间的联系,他没有对学生对某事物既感兴趣又不行动的情况提出批评,但学生却可以从老师的应答中得到启发,从而思考自己的兴趣和行动之间的关系[4]。这种抓住问题、呼应主题的提问可以说是抓住了课堂的辅导点,促进了课堂目标的达成。
例三:
在“悦纳自我”一课中,一名学生说道:“我成绩一直不好,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不难看出,“成绩代表一切”的观点已经在这位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教师马上回应:“看来你认为学习成绩就是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其他同学怎么看?”教师正面地指出该生的问题,同时也把思考留给了全体学生。最后大家得出了“可以从多方面评价一个人,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悦纳自我”的观点。教师的回应及时扭转了学生片面化的错误观点,并且通过启发式的提问紧扣课堂主题,达成了辅导目的。
, 百拇医药
(六)同伴互助式
心理课是一种自助和互助相结合的过程,学生在人际互动中了解:“哦,原来你也有这个问题,原来你也有这种感受,原来遇到问题的时候,我是这么想这么做,而你却是那么想那么做的。”从而产生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链接感,并在分享中解决心理困扰,学习经验,获得成长。
心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一个学生的回答扩散到其他学生身上,激发全班一起思考讨论。
比如:一个学生发表对于追星的观点:“追星是很盲目的,一点帮助都没有,还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不置可否,而是将问题抛给全班:“他不赞成追星,觉得有害无益,你们怎么看呢?有相同或者不同的观点都可以说一说。”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全班的讨论,形成了互助式的课堂氛围。
(七)非言语回应
非言语行为主要表现在目光注视、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非言语的信息能够修正和补充言语的内容,在心理咨询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非言语行为传达的共情态度甚至比言语还多,影响更大。心理课中,教师并不仅仅通过语言组织课堂,而是整个人在组织课堂,课堂氛围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非言语的表达。因此,在课堂回应中,教师可以巧用非言语技巧,营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发现回答的学生感到紧张,可以走过去拍拍其肩膀,传递“我支持你”的信息;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时,可以竖起大拇指或者鼓掌,用实际行动表达“我欣赏你”;比如,学生回答时,教师身体前倾,目光注视表示认真倾听;再比如:结合学生的回答中释放的情绪,传递不同的面部表情,或开怀或皱眉等。
(八)自我开放式
自我开放技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分享自己与求助者类似的经历、体验、情感等。在心理课上,教师适当的自我开放能迅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阻抗,学生也能在教师的自我开放中得到启发[5]。, 百拇医药(陈菁)
具体化技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达他们的观点以及他们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小学生课堂上,常常会出现模糊不清、笼统不明确或者矛盾不合理的表述,这时,教师就可以以“何人、何时、何地、有何感觉、有何想法、发生什么事、如何发生”等问题,协助学生更清楚、更具体地描述其问题,即课堂回应中的观点具体化。
例一:
在“做情绪的主人”主题课上,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想法产生情绪”这一概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悬崖冥想”体验,在此之前,教师出示一张悬崖图,并问:“你们在这张图片上看到什么?”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悬崖。”
师:对,是悬崖,这是怎样的一座悬崖呢?
, 百拇医药
生1:十分陡峭,很危险。
生2:又高又陡,站在上面会发抖。
在这个例子中,学生一开始仅简单地回答“悬崖”这个模糊、笼统的概念,这时教师进行观点具体化,让学生的回答充实丰满,从而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和想象,为接下来的“冥想体验”奠定了氛围。
例二:
在“和苦恼说再见”一课中,教师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心情指数。
生:我的心情指数是0。
师:看来你的心情很不好,可以具体说说吗?
生:每天都是烦心事,不知道怎么说。
师:那就说最近最令你苦恼的一件事吧,看看我能不能为你提供帮助。
, 百拇医药
生:大概就是昨天……
在这个例子中,学生的回答毫无头绪,也不知要怎么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时,教师进行观点具体化,引导学生从烦乱的状态进入明晰的状态,引导他就某一点进行阐述,从而打开思路。
(五)问题启发式
小学生受限于自身的认知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或难以探究事件的因果本质,或不善于表达内心的感受,看人论事也难免有偏颇之处,这些认知缺陷可能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时,教师就应该指出学生发言中的缺憾,启发他们对问题进行思考,促进其自我探索,从而实现心理成长。
例一:
“盲人哑巴”体验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享。
师:你在扮演盲人时,走得小心翼翼,前进非常缓慢,为什么呢?
, 百拇医药
生:路上障碍很多,我又看不到,所以要小心一点。
师:可以说说你当时的心理感受吗?
生:很紧张,很害怕。
学生的感悟往往是切身的情緒感受带来的,这段对话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情绪,从而激发他们的感悟。
例二:
生:我喜欢科学学科。
师:你喜欢科学的哪个方面呢?
生:具体哪一方面?让我想想……我也说不准……
师:课外,你做过一些对科学感兴趣的事情吗?
生:没有。
, 百拇医药
这节课主题为“我的兴趣爱好”,辅导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并能用积极的态度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话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兴趣和态度之间的联系,他没有对学生对某事物既感兴趣又不行动的情况提出批评,但学生却可以从老师的应答中得到启发,从而思考自己的兴趣和行动之间的关系[4]。这种抓住问题、呼应主题的提问可以说是抓住了课堂的辅导点,促进了课堂目标的达成。
例三:
在“悦纳自我”一课中,一名学生说道:“我成绩一直不好,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不难看出,“成绩代表一切”的观点已经在这位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教师马上回应:“看来你认为学习成绩就是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其他同学怎么看?”教师正面地指出该生的问题,同时也把思考留给了全体学生。最后大家得出了“可以从多方面评价一个人,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悦纳自我”的观点。教师的回应及时扭转了学生片面化的错误观点,并且通过启发式的提问紧扣课堂主题,达成了辅导目的。
, 百拇医药
(六)同伴互助式
心理课是一种自助和互助相结合的过程,学生在人际互动中了解:“哦,原来你也有这个问题,原来你也有这种感受,原来遇到问题的时候,我是这么想这么做,而你却是那么想那么做的。”从而产生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链接感,并在分享中解决心理困扰,学习经验,获得成长。
心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一个学生的回答扩散到其他学生身上,激发全班一起思考讨论。
比如:一个学生发表对于追星的观点:“追星是很盲目的,一点帮助都没有,还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不置可否,而是将问题抛给全班:“他不赞成追星,觉得有害无益,你们怎么看呢?有相同或者不同的观点都可以说一说。”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全班的讨论,形成了互助式的课堂氛围。
(七)非言语回应
非言语行为主要表现在目光注视、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非言语的信息能够修正和补充言语的内容,在心理咨询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非言语行为传达的共情态度甚至比言语还多,影响更大。心理课中,教师并不仅仅通过语言组织课堂,而是整个人在组织课堂,课堂氛围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非言语的表达。因此,在课堂回应中,教师可以巧用非言语技巧,营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发现回答的学生感到紧张,可以走过去拍拍其肩膀,传递“我支持你”的信息;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时,可以竖起大拇指或者鼓掌,用实际行动表达“我欣赏你”;比如,学生回答时,教师身体前倾,目光注视表示认真倾听;再比如:结合学生的回答中释放的情绪,传递不同的面部表情,或开怀或皱眉等。
(八)自我开放式
自我开放技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分享自己与求助者类似的经历、体验、情感等。在心理课上,教师适当的自我开放能迅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阻抗,学生也能在教师的自我开放中得到启发[5]。, 百拇医药(陈菁)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