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学习心理辅导课的设置与设计(2)
表2中的常见例子都是经典,在记忆力训练课中,老师们可以用这些例子来讲解记忆方法,也可以用这些例子来进行现场测试、调动氛围。但仅仅有这些经典例子还不够,还需要挖掘各学科知识,把记忆训练的方法和学生平日的学习结合在一起,举学生看得到、用得着的例子,给学生启示,促进学生使用方法。
(二)设计现实化
以注意力训练为例,经典的有《小猫钓鱼》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集中注意力很重要。讲完故事之后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故事中回到现实来,思考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有一位老师采用导入游戏“小青蛙跳水”,规则是小朋友们按顺序喊“一只小青蛙,呱;两只小青蛙,呱呱;三只小青蛙,呱呱呱……”,每人喊一个字。游戏分享时学生说到“因为有的人注意力很集中,所以接对了,有的人注意力分散了,就接不下去了。”这一游戏既起到全员参与的热身效果,又自然引入主题。还有一位老师在设计“分心对学习有影响”时,第一次边让学生做题边播放动画视频,第二次只布置学生做题,两次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一对比,无须老师多讲解,学生就明白了集中注意力对学习的重要性。还有的老师使用图片或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具体表现,可能会引发哪些后果,从而提醒学生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这些环节设计都能将学生引回生活和学习实际,促使学生意识到开展注意力训练是有必要的。
, 百拇医药
(三)练习多元化
一些学生固化地将所学知识局限在学科范围内,知识不能够活学活用。学习辅导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各科知识融会贯通,不可死读书读死书。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老师要对学生各门学科有一定了解。例如:创造力培养的课上,老师介绍了“原型启发”这一方法,这一节课可以放在语文课《蝙蝠与雷达》一课之后,将学生对仿生学的了解进一步拓展到形态相似、原理相同,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原型和发明物之间的关系。打破思维定势的课上,老师除了用九点图,还将数学知识融进来,如图1,在使用该题的过程中除了解说思维定势,还可引导学生回顾对称图形、平均分、面积、三角形等数学知识。同样思维定势的题目,“体育课,老师打算让学生玩游戏,要将班上24个同学分成6排,每5个人一排,怎么排呢?”“请用6根火柴摆成4个等边三角形,要求三角形每边都由一根火柴棒构成。”如图2,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多边形、立体图形等知识。观察力训练课,则可与语文学科相结合,以找不同或找相同图片为例讲解观察的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来指导写作;也可与品德与生活学科相结合,指导学生观察季节变化、月亮盈缺、植物生长;还可与科学学科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到观察在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 百拇医药
(四)方法学科化
不能不承认,文科类学习运用的方法和理科是有一定区别的,文科培养感觉,理科培养思维,所以学习的辅导还需要根据学科特点来介绍和使用方法。有位老师在课上指导学生认识思维导图、使用思维导图,讲解也是层层递进。思维导图是一个很有趣也很实用的课题,如果学生掌握了该方法,在学习中就可以将思维形象化,建立记忆链接,无疑对学习有巨大的帮助。该老师在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使用的例子是一首古诗,不少学生将古诗拆分为动物、植物、建筑等关键词进行分类。细细分析,古诗的学习不仅仅在于背诵默写字词,更重要的是感受古诗的韵律、领会诗人的创作意图、体会古诗蕴含的情感,如果采用思维导图却破坏了古诗之美,那么这一方法还有待斟酌。那是不是说思维导图不适合用来学习古诗?这不能一概否决。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如果分支上的关键词是作者、注释、主题、感受,那么这样的关键词可以帮助学生从词、句、情、人各层面来分析古诗、学习古诗;抑或分支上的关键词是各句诗的中心词,借助这一中心词作为背诵该句诗的场景回忆辅助,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背诵古诗,更关键的是促使学生先理解古诗。当然,思维导图在各学科也有很大的作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的学习均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串联,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复习时能够很好地建立知识体系,不僅如此,思维导图这一方法对学科教师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 http://www.100md.com
(五)活动情境化
可能不少老师会觉得学习辅导课不好玩,缺乏活动,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实不然,学习辅导也可以设计有趣的游戏,将各学科的教学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意识到每个学科都各有作用。例如:在培养学习兴趣的课中,通过闯关游戏,设置找朋友或招聘会等情境,让学生设计找朋友广告或竞聘书,既运用了语文的写作,还运用了美术的设计;设置跳蚤市场或游乐园,让学生“摆摊做老板”,体会数学知识灵活运用的重要性;还可以邀请英语老师或外教老师,设置旅游场景,让学生遇到“外国人”,通过问路或点餐等对话锻炼口语能力。
综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学习辅导内容不可或缺,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适合学生学情、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辅导课才能够真正有效体现学习辅导的作用,提高学习辅导的效率。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滨东小学,厦门,3610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王婷)
(二)设计现实化
以注意力训练为例,经典的有《小猫钓鱼》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集中注意力很重要。讲完故事之后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故事中回到现实来,思考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有一位老师采用导入游戏“小青蛙跳水”,规则是小朋友们按顺序喊“一只小青蛙,呱;两只小青蛙,呱呱;三只小青蛙,呱呱呱……”,每人喊一个字。游戏分享时学生说到“因为有的人注意力很集中,所以接对了,有的人注意力分散了,就接不下去了。”这一游戏既起到全员参与的热身效果,又自然引入主题。还有一位老师在设计“分心对学习有影响”时,第一次边让学生做题边播放动画视频,第二次只布置学生做题,两次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一对比,无须老师多讲解,学生就明白了集中注意力对学习的重要性。还有的老师使用图片或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具体表现,可能会引发哪些后果,从而提醒学生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这些环节设计都能将学生引回生活和学习实际,促使学生意识到开展注意力训练是有必要的。
, 百拇医药
(三)练习多元化
一些学生固化地将所学知识局限在学科范围内,知识不能够活学活用。学习辅导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各科知识融会贯通,不可死读书读死书。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老师要对学生各门学科有一定了解。例如:创造力培养的课上,老师介绍了“原型启发”这一方法,这一节课可以放在语文课《蝙蝠与雷达》一课之后,将学生对仿生学的了解进一步拓展到形态相似、原理相同,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原型和发明物之间的关系。打破思维定势的课上,老师除了用九点图,还将数学知识融进来,如图1,在使用该题的过程中除了解说思维定势,还可引导学生回顾对称图形、平均分、面积、三角形等数学知识。同样思维定势的题目,“体育课,老师打算让学生玩游戏,要将班上24个同学分成6排,每5个人一排,怎么排呢?”“请用6根火柴摆成4个等边三角形,要求三角形每边都由一根火柴棒构成。”如图2,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多边形、立体图形等知识。观察力训练课,则可与语文学科相结合,以找不同或找相同图片为例讲解观察的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来指导写作;也可与品德与生活学科相结合,指导学生观察季节变化、月亮盈缺、植物生长;还可与科学学科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到观察在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 百拇医药
(四)方法学科化
不能不承认,文科类学习运用的方法和理科是有一定区别的,文科培养感觉,理科培养思维,所以学习的辅导还需要根据学科特点来介绍和使用方法。有位老师在课上指导学生认识思维导图、使用思维导图,讲解也是层层递进。思维导图是一个很有趣也很实用的课题,如果学生掌握了该方法,在学习中就可以将思维形象化,建立记忆链接,无疑对学习有巨大的帮助。该老师在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使用的例子是一首古诗,不少学生将古诗拆分为动物、植物、建筑等关键词进行分类。细细分析,古诗的学习不仅仅在于背诵默写字词,更重要的是感受古诗的韵律、领会诗人的创作意图、体会古诗蕴含的情感,如果采用思维导图却破坏了古诗之美,那么这一方法还有待斟酌。那是不是说思维导图不适合用来学习古诗?这不能一概否决。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如果分支上的关键词是作者、注释、主题、感受,那么这样的关键词可以帮助学生从词、句、情、人各层面来分析古诗、学习古诗;抑或分支上的关键词是各句诗的中心词,借助这一中心词作为背诵该句诗的场景回忆辅助,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背诵古诗,更关键的是促使学生先理解古诗。当然,思维导图在各学科也有很大的作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的学习均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串联,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复习时能够很好地建立知识体系,不僅如此,思维导图这一方法对学科教师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 http://www.100md.com
(五)活动情境化
可能不少老师会觉得学习辅导课不好玩,缺乏活动,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实不然,学习辅导也可以设计有趣的游戏,将各学科的教学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意识到每个学科都各有作用。例如:在培养学习兴趣的课中,通过闯关游戏,设置找朋友或招聘会等情境,让学生设计找朋友广告或竞聘书,既运用了语文的写作,还运用了美术的设计;设置跳蚤市场或游乐园,让学生“摆摊做老板”,体会数学知识灵活运用的重要性;还可以邀请英语老师或外教老师,设置旅游场景,让学生遇到“外国人”,通过问路或点餐等对话锻炼口语能力。
综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学习辅导内容不可或缺,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适合学生学情、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辅导课才能够真正有效体现学习辅导的作用,提高学习辅导的效率。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滨东小学,厦门,3610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王婷)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