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18期
编号:13044207
关于欺负行为中旁观者的研究述评(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8期
     2.道德敏感性及道德脫离

    研究发现,旁观者的道德敏感性、道德脱离及自我效能感与不同的旁观者行为也密切相关,旁观者的道德敏感性越高,促进欺负的行为越少,保护受欺负者的可能性越大,也更容易成为局外者;道德脱离会促进旁观者成为欺负者的援助者,会更少地产生保护受欺负者的行为;此外,旁观者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保护受欺负者的可能性也越高,成为局外者的可能性越低[16]。已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亲社会行为有重要影响,包括欺负中的保护行为[15]。拥有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目睹欺负事件,更可能尽力帮助受欺负者,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即使有移情性反应,也不太可能进行干预和帮助[17]。如果旁观者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干预欺负或认为其他旁观者更有能力,那么也不太可能采取措施阻止欺负行为[1]。此外,研究还发现,如果学生相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能够阻止欺负的集体效能越高,他们的保护行为也越多[18]。

    3.移情

    具有高移情水平的旁观者也更可能成为保护者[15],尤其是对于女生,移情的作用更明显[18]。保护者还具有较高的情绪稳定性、较高的认知技能和社会公正感[19]。与卷入欺负中的其他角色相比,保护者更可能具有宜人性的人格特征,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倾向,如信任、合作、利他等[20]。
, 百拇医药
    (二)环境因素

    1.同伴支持与同伴关系

    与非卷入者相比,获得同伴支持的学生不太可能有局外人的表现[21]。朋友情感支持较少的旁观者更可能支持欺负、加入欺负,而拥有较多朋友支持的旁观者则更可能支持受欺负者[13]。此外,保护者有较好的同伴关系,较受同伴欢迎,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22]。Salmivalli,Christina和Lagerspetz等[5]也发现,保护受欺负者的学生具有最高的社会地位,他们认为“一个孩子的社会认同感(积极的地位)与其遵守规则、友好性及亲社会性的交往相联系”。

    2.群体规范和学校文化

    旁观者采取何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伴压力及期望同伴接受的结果[23]。个体知觉到的干预期望与保护行为正相关,与消极的旁观者行为负相关[24]。如果旁观者的社交网络中有较多欺负行为,那么他们更可能加入欺负。除了群体规范,学校文化也会对旁观者造成压力。在强调公平的学校环境中,旁观者看到欺负之后,更可能有积极的干预行为,而在欺负者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中,积极干预的可能性较小[25]。
, 百拇医药
    3.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指的是在危险或紧急情境中,有其他消极的旁观者在场时,个体帮助的可能性减小的现象[26]。大量研究表明,个体的帮助行为会随其他在场的旁观者数量增加而减少,如Latané和Nida[27]研究发现,当单独面对紧急情境时,75%的被试会采取帮助行为,而有其他旁观者在场时,仅有53%的被试会有帮助行为。从受欺负者的视角来看,当只有一个旁观者在场时,他们获得帮助的可能性为82%,而有众多旁观者在场时,这种可能性为70%。

    4.情境特征

    情境严重性的明确性程度会影响旁观者帮助的可能性[28]。如当欺负者在场,尤其是欺负者为男性时,旁观者往往会意识到情境的严重性,此时无论是否有其他旁观者在场,帮助受欺负者的可能性都会增加。相反,当欺负情境不严重时,旁观者往往不会采取干预措施[29]。欺负的形式也是影响旁观者行为的因素,有研究发现,与关系欺负相比,儿童更可能对身体欺负进行干预[30]。这可能是因为身体欺负较关系欺负直接,因而更容易被意识到。
, 百拇医药
    四、研究启示

    由于欺负的消极影响会延伸到旁观者,旁观者数量庞大,超过直接参与其中的欺负者与受欺负者。与欺负者相比,旁观者的行为更易改变,旁观者的反应可以影响欺负行为的后果及强度,旁观者可以帮助减少或者制止欺负行为[31],因此,对旁观者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旁观者在欺负情境中有不同行为,对欺负的结果有不同影响。研究者和学校管理者需要重视旁观者在欺负中的作用,将旁观者教育作为干预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旁观者在欺负中的保护行为,从而降低欺负行为的发生率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注:该研究得到南充市社科研究“十三五”规划项目的支持,项目编号:NC16C079。

    参考文献

    [1]Stueve A, Dash K, O'Donnell L, et al. Rethinking the bystander role in school violence prevention[J]. Health Promotion Practice, 2006, 7(1): 117-124.
, 百拇医药
    [ 2 ] Baldry A C, Farrington D P. Parenting influences on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J]. Legal and Criminological Psychology, 1998, 3(2): 237-254.

    [3]Berkowitz R. Student and teacher responses to violence in school: The divergent views of bullies, victims, and bully-victims[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014, 35(5): 485-503.

    [4]Rivers I, Noret N. Potential suicide idea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observing bullying at school[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ociety for Adolescent Medicine, 2013, 53(1): 32-36., http://www.100md.com(何丹?滕妍君)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