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18期
编号:13044222
学校联结、自我调节能力与中学生新媒介依赖行为的关系(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8期
学校联结、自我调节能力与中学生新媒介依赖行为的关系

     〔摘要〕以 444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中学生新媒介依赖(包括网络和手机依赖) 的特点,并探讨学校联结和自我调节对青少年新媒介依赖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与其学校联结、自我调节显著相关。自我调节在学校联结与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有效改善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的预防干预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学校联结;自我调节能力;新媒介依赖行为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8-0013-06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手机用户的增多,青少年学生网民数已达到约5800万人,占总网民的1/5[1-2]。“媒介”这一概念最早在传播学研究领域被提出并被广泛使用,之后研究者运用媒介依赖理论解释传统媒介依赖的原因和作用。赵亭[3]认为新媒介是相对于传统媒介(如报刊、电视、广播等)而言的新兴媒介,主要包括互联网、手机、数字视频记录、电子游戏等基于应用型高新技术的媒介,目前在我国最为普及的就是网络和手机。许颖,苏少冰和林丹华[4]认为,新媒介依赖是指过度使用手机、网络等高新技术媒介导致的依赖心理和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笔者结合以往研究对新媒介以及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的界定,将新媒介依赖定义为因过度使用网络、手机等基于应用型高新技术的媒介而导致个体对这些媒介产生依赖感,并出现明显的社会和心理功能损害的现象。
, http://www.100md.com
    对青少年的手机网络的流行病学统计,目前青少年的手机依赖严重,网络成瘾率达到6.3%~7% [1,5-6]。过度依赖手机和网络,会对青少年的学习、社交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产生影响[7-9]。手机和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较为复杂,一些学者认为高中生的网络成瘾主要是由家庭、学校、个体三方面因素导致[10]。研究以往文献发现,手机依赖和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中,社会交往、个体特质和家庭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针对学校和学生自我调节的相关文献较少。

    学校联结是个体与学校以及学校环境中的人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系,表现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学校中感到被关怀、认可和支持[11]。本研究将学校联结定义为个体从同伴和老师处获得的支持程度和归属感程度[12-13]。学校联结是指学生获得的同学和教师支持程度,以及对学校的归属感程度,即学校联结可以通过同伴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三个层面加以考察。美国“全国青少年健康纵向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联结是学生积极发展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学生健康行为、幸福感、学业成就等的直接保护性因子[14]。Lerner,Phelps,Formann和Bowers [15]的观点是,学校归属感高的个体更乐意上学和积极参与学校活动,这为青少年提供了大量优先发展的机会,有效地减少了其问题行为的出现。
, 百拇医药
    本研究将学校联结定义为学生与学校、老师及同伴之间建立一种亲密关系,并主动投入学习的一种状态。殷浩文和贾林祥[16]认为学校联结在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预防健康风险行为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于春燕[17]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学生网络成瘾的过程及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不良师生关系(教师打骂、忽视学生等)和不良的同伴影响(同伴拉拢和同伴排斥等),是导致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李锦萍[18]研究发现,学校联结与校园攻击和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负相关,学校联结能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攻击行为。学校联结是青少年重要的发展性资源,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有负相关关系,学校联结感越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就越少。但是,目前为止尚缺乏关于学校联结影响新媒介依赖行为的具体作用机制的研究,而了解学校联结如何作用于青少年的媒介依赖行为,对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雨露[19]认为自我调节是一种调节自身、加强自我监管,保持与目标一致、减少对外界依赖的一种能力。Larose,Mastro和Eastin[20]认为互联网使用过程中成瘾行为可以概念化为自我调节的缺失。高丽[21]认为学习者的自我調节应该更多地表现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与努力以及相应的策略保证,从动机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自我调节与行为的自我调节三个方面来测量自我调节。笔者认为自我调节,就是个体为了改变自身状态,通过主动设定目标,并有效利用各种策略及资源,调节自身行为来达到既定目标的能力。
, http://www.100md.com
    国外研究显示网络成瘾与自我调节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22]。国内研究发现,在手机和网络使用中自控力越好、反强迫性和自律性越强,能较好地预防手机依赖和网络成瘾,自我控制对手机成瘾有负向作用[23]。Bandura[24]认为现代社会中信息、社会以及技术的迅速变化促进了个体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更新,并且较好的自我调节者可以扩展他们的知识与能力,较差的自我调节者可能落后。

    Boekaerts,Pintrinch和Zeibner[25]认为,自我调节能力对成瘾戒除具有一定作用,高自我调节能力的个体较少网络依赖,而网络成瘾严重者存在着自我调节的缺失。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自我调节的好与坏,成功与否和是否成瘾、形成依赖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另外,学校联结和自我调节也有一定关联,刘邦祥和姜大源的 [26]研究发现师生关系、互助合作学习影响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Martel,Nigg和Wong[27]发现青少年与学校联结越强,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越高。学校联结可以通过同伴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三个层面加以考察。高丽和张向葵[28]的研究发现 ,青少年的同伴行为模式可以正向预测自我调节能力。叶艳晖和李秋琼[29]则认为青少年同伴关系越好,越不容易网络成瘾,同伴支持可能有助于减少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行为。因此,学校联结与自我调节能力可能对减少新媒介依赖行为有一定作用。对中介效应的探讨更有利于阐明学校联结、自我调能力是如何对手机依赖、网络成瘾产生影响的。, 百拇医药(张燕?梁勤?杨曹芬?王玲)
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