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18期
编号:13044210
丢失的自信如何找回(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8期
     2016年3月7日,我们进行了第一次问卷测试,这次测试是在干扰课开始之前。从时间角度讲,学生只是在前一周简单地认识了优势品格,还没来得及细细体会,但是这次的问卷已然让他们兴奋。除去很少接触这种集体形式的问卷调查外,问卷中的问题是感受性的,有行为表述性的,还有自我认知的,这让他们更立体地了解到优势品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稍有遗憾的是,问卷中题目数量过大,我们班的部分学生无法全神贯注地答题到最后。这和他们以往的学习习惯密切相关。值得欣喜的是,有些细心的科任教师在那个周末已经开始感受到学生的变化了。也就是说,学生们的认知已开始影响他们的行为。

    2016年3月14日,这一周要进行的主题是“环保时装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公正和领导力”等优秀品质。这期正好赶上高一年级的教学开放周活动,学校要求步调一致,我又不想把干扰课程落下。所以就把学校的“学雷锋”活动月和这次的干扰课结合在一起。

    班会开始前四天,我把任务布置给班委会的学生,同时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参考材料。但是直到14号上午,他们还在说不知道怎么弄,准备的材料也没有完整的体系。不得以,我用整个上午的时间来整理活动方案,中午留下一部分同学进行排练。下午第三节班会课开始,学校领导及老师入座后,整个课室就交给了学生们。他们的表演稍显生涩,一些羞涩的孩子说话声音几乎是听不到的。但作为观众的学生们格外安静,看得很认真,对精彩处报以掌声。到环保时装秀环节,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每个小组的活动都很积极,作品展示开始时没人愿意走出来,一段时间后,一些没有被要求展示的孩子也主动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我认为是因其他教师在,他们怕冷场而丢人),每组一份简单的报纸被做成草裙、哈利波特的扫把、火炬、船、手套、帽子……不一而足。孩子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是在平时的教学中难以见到的。
, http://www.100md.com
    第一次干扰课程结束,虽然没有完全按照预设的课程进行,但是学生依然感受到了合作、自尊等品格,班委会的领导力和公正的品格得以展示,和我们的主题要求一致。这周的班级常规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2016年3月21日,这周的主题是“我欣赏的Ta”,通过大家欣赏的公众人物感受“善良、正直、爱”。所以,在周末的时候,我安排各组组长对他们喜爱的公众人物进行统計,采取把人物头像做成卡片的形式。班会课的时候,由同学抽取人物,投影后讲述该人物的故事。他们选择的人物有政治领袖、歌手、演员、作家、军人、影视人物和卡通人物。因为是自己喜爱的公众人物,大家的兴趣很高,课堂上无论是交流还是聆听,氛围都非常好。以前那种羞涩的状态慢慢消失,大家也很容易接受他们受人爱戴的原因——善良、正直、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了解到不同职业人物的特点和信念的力量。

    在这周的时间里,我利用早读的时间跟大家交流一些关于本次班会的内容,表现出任何优势品格的孩子都会受到表扬。有更多的科任教师开始表扬班级学生的精神状态,我也欣喜于这个结果。
, 百拇医药
    2016年3月28日,这周的活动是通过观赏影片《追风筝的孩子》体会感恩和宽恕。在影片之后,我们一起在教室后面制作了“善行树”。树上的每片叶子都是学生亲手贴上的,上面写满了他们要感恩和要原谅的人。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不再扭捏,一些个子高的学生还会主动帮助个子稍矮的同学贴树叶。后来,我发现还有人慢慢往树上补充叶子,我明白,我们的教育没有止于一节班会课。

    由于阶段考和清明假期,我们的干扰课程中断了两周,但这两周里,我们依然通过微信等形式持续跟踪。2016年4月18日,我们进行第四次干扰课程——(角色扮演)荒岛求生,训练幽默、希望、热情、创造力和社交智慧等品格。可能是孩子们平时学习就经常出现审题问题,这次部分学生把“自己扮演觉得需要被救的角色”当成“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把“劝说别人让自己离开”当成“让别人离开的理由”……虽然角色扮演稍显混乱,但是孩子们的善良、爱、思辨性、自信展示得很充分。从另一个角度说,他们愿意带给别人希望,热爱生命,愿意创造生活……这让我看到一群“不一样”的孩子,我认为这次的干预课是成功的。
,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25日,第五次干预课——连点成线,用一笔四条线连接平面中九点图中所有的点,训练学生的洞察力和好奇心。在课堂上讲完要求后,我观察到,几乎所有学生都认真地思考尝试过。一些实在想不出来的学生,也会好奇地跟同学讨论、研究。这种状态是我们的课堂上希望见到,而又难得一见的。

    2016年5月9日,第六次干预培训——《阿甘正传》,训练勇敢、信念、对美和卓越的欣赏。虽然我觉得有一些优势品格在之前的干预课中有所涉及,但像影片这样系统完整地阐述的不多。所以在五一假期期间,孩子们被要求观看这部影片,在课堂上交流心得。这次的干预课,由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最后在我的引导下演变成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克服困难的经历和当时的心理状况”分享会。这让我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

    2016年5月16日,第七次干预培训——时间都去哪儿了,训练自我管理、坚韧和判断力。这次主题班会前,我给学生准备了两个饼状图,一个用于查看当前的时间分配状况,另一个用于重新规划。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我大概看了一遍——多数同学一周内60%~70%的时间是用于睡觉、玩,剩下的时间稍有差别,但用于读书的不多(这个班级的学生几乎没有作业,有作业时,也是全班两三个版本)。重新规划后,有些孩子是看着你在场,不情愿地把读书时间增加一点点。我们的要求是新规划好的时间要坚持下去,但在后来的观察中发现,70%以上的同学坚持了三天,这种结果无疑是让人感到遗憾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生慢慢开朗起来,也表现出一定的“亲师性”。他们看到老师,十米左右都会很开心地打招呼,下课时也会围着老师交流——这是以前不常见的,我认为是学生们在受教育过程中真的成长了。

    2016年5月23日,我们进行了最后一次干预课——给五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信的内容我没有看(我不知道在研究的需要下能不能看,只是觉得应尊重他们的隐私),并且也事先声明过不是写给老师的作文,是写给未来的自己,现在想对未来的自己说的话。后来想想,发信纸的时候直接再发一个信封可能效果更好,那样学生可能会更用心一些。在课堂上能看出来,孩子们是在认真思考的。有的人还给自己画了一幅画……希望他们五年后,都能实现自己今天的期冀。, 百拇医药(王丽平?李婷婷?刘晓明)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