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18期
编号:13044193
顶撞父母的孩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8期
     我问他:“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愤怒?”

    他列举了生活中很多让他愤怒的事情,理发师剪的发型不满意,做题出错率太高,想一个人待会儿弟弟却总是闹腾着跟他玩,自己正换衣服妈妈进来很尴尬等等,总之事情很多。

    我笑着说:“果然让我们难以忍受的,不是大麻烦而是小困扰。”

    他则追加了一句“小困扰短时间内还不能消除”。笑过之后,继续谈话。我提醒他注意梳理情绪之间的关系,他也领悟得很快——“独处是人的正常需要,而愤怒源于自己的某些愿望不能满足”,当愤怒不能通过合理的方式及时宣泄、疏通的话,势必会像不断充气的气球一样走向炸裂,最终伤人伤己。

    3.角色扮演,深度体会父母之心

    前两次的咨询谈话之后,小邓对自己当下的负性情绪释然了很多,但是要他跟爸爸妈妈坦露心声,他还是觉得没信心。他撇撇嘴说:“弟弟那么小,我妈哪有工夫听我说话?她只会挑剔我,从来不管我心里想什么。”
, 百拇医药
    “妈妈要是不关心你的话就不会因为你离家而着急,更不会时刻提醒你上学的各种事宜了。”我试图让他站在妈妈的立场上重新梳理自己的情绪和认知,但是他的抵触情绪很明显,认识上的偏见在短时间内似乎无法纠正,他坚持认为,妈妈关心他,也只是关心他的成绩罢了,从不关心他的内心感受,更别提什么“尊重”他了。小邓固执地坚持自己对父母特别是对母亲的偏见,此时单纯利用“合理情绪”与“认知领悟”技术,并不能收到预期良好的咨询效果,因此我决定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领悟。

    当我提出跟他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时,他很高兴,并且提出自己要扮演“妈妈”,我没有拒绝他的请求。不出预料,在最初的扮演中,他将妈妈身上的种种特点表现得非常夸张。可是慢慢地真正融入角色中,他才发现自己的有些想法和做法显得“非常幼稚、不近情理”,特别是在第三次、第四次角色扮演之后,他的神色凝重了很多,他说“一开始我以为只是个游戏,但是游戏也是现实的缩影,我接受自己的情绪,但是对爸妈的态度有些反应过激……”
, 百拇医药
    4.运用空椅子技术,练习亲子沟通

    见他在角色扮演中有新的感悟,我问他,“你肯定有许多话想对妈妈说吧?”

    他点头称是,但是让他亲自对妈妈说说,他却面露难色,说:“我那天跟妈妈起了那么严重的冲突,还对妈妈发那么大的火,这才过了几天就低头道歉,我太没面子了吧?况且,我妈妈能不能接受、会不会原谅我还另说呢,不去!”于是我建议他进行空椅子练习。所谓空椅子练习,就是把一张椅子想象成自己将要谈话的那个人,然后尝试交谈。

    起初,小邓觉得这个做法很可笑,总也进不了状态,后来我灵机一动,让他自己当“导演”,自己写剧本,然后把空椅子练习的过程当作台词练习,小邓这才逐渐有所改变。

    5.與家长面对面,坦诚沟通,亲子盟约,重建社会支持系统

    在指导小邓做空椅子练习的同时,我找到邓妈妈,真诚地告诉他小邓在心理辅导后的表现和进步,邓妈妈表示,只要儿子真正有所转变,她愿意改变自己所有不合理不合适的做法。我建议他们母子重新坐在一起,认真地听听对方的真实想法,坦诚沟通才能消除误会,重建亲子关系。他们母子都爽快地答应了。
, 百拇医药
    小邓不好意思地向妈妈道歉之后坦率地告知妈妈,希望妈妈能尊重他,不要总是打断他总是打扰他,尤其是要给自己独立独处的时间;而妈妈则仔细倾听并认真书写做记录,同时也对小邓的行为习惯、学习生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遇到有分歧的地方,小邓和妈妈也能互相理解互相妥协,找出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在最后一次的咨询中,小邓把自己和妈妈协商的“条约”打印出来,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妈妈也签名之后,他们决定把这张条约就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以此作为约束双方言行的依据。

    四、辅导结果

    经过连续几次不间断的咨询,邓妈妈惊喜地发现小邓待人处事“成熟多了也开朗多了,有什么想法或需要都愿意同爸妈交流”,而他的班主任老师则告诉我,小邓再没有出现过随意迟到或是逃课的情况,学习状态和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而小邓自己则说,心里不憋屈的感觉简直太爽了。听到这些反馈,我也很为他高兴。

    五、辅导反思
, 百拇医药
    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青春期的例外,希望孩子在青春期依然能够与自己亲密无间,能随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心理动向,可是孩子却像刺猬一样越接近越暴躁、越亲近越失控,最终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疏离、甚至冲突不断。实际上,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恰恰是青少年自我成长的外在表现,意味着他们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系统,不再依附于周围的成人世界,即便是自己的父母。许多父母会因为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心理、过激行为而头疼不已,事实是,家长们有时看似“无微不至”的关爱,超出了该有的人际界限,这才是造成亲子冲突的关键所在。

    在本案例中,小邓反复提到 “有时自己正在换衣服,爸爸或者妈妈不敲门就直接进来”,“自己接打电话时妈妈会借故走进卧室不离开”等细节,这些生活琐事之所以成为小邓的困扰,说明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尊”和“他尊”的心理需要日渐明显,隐私意识在逐步增加,如果此时,家长仍以“关爱”的名义事事打听、事事过问,势必会成为亲子矛盾的引爆点。亲子关系本来就是互相制衡的过程[2],在青春期,孩子的力量加强了,家长的力量势必要削弱一部分才能保持原样。因此,家长朋友们在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时,不妨“冷淡”一些,保持些许距离,给他们相应的时间与空间,这样反而会促进亲子关系的稳固发展。

    参考文献

    [1]樊雪春.领悟 改变 成长[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3,1(3): 54-55.

    [2]韦志中, 余晓洁 ,周治琼.水中有个月亮——运用积极心理技术修复原生家庭母子关系[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 (6): 54-55.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勤县民勤一中,武威,733300)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安小燕)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