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3044196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8期
     2. 编码表

    在将学生个体辅导典型案例汇总的基础上,使用连续比较法进行编码。即根据一级、二级代码,先分析第一个案例,再分析第二个案例。如第二个案例与第一个案例同质,则进行合并,否则在三级代码中单独列出,以此类推。一级代码中,问题类型是指学生所来访寻求辅导帮助的问题可以归属于哪一类,其下二级代码“学业提升”“环境适应”“应激应对”分别是指学生主要的核心问题围绕什么主题。心理特征是指学生个人具有的与解决所来访问题相关的发展状态和心理资源,根据三级代码内容分为具有一定内在普遍性的“自我要求”和“渴望他人关注”,以及“事件相关发展状态”,即具体针对这一事件的原有发展状态。辅导技术根据传统心理辅导主要流派进行划分,分为“行为技术”“认知技术”和“精神动力技术”三类。

    3. 矩阵表

    首先,矩阵表的横纵维度分别是案例对应问题类型、心理特征、辅导技术以及各自所对应的治疗取向和发展取向。横向分类对应编码表中的一级代码,但取消了二级代码,因为各类型对于矩阵分析的意义不大,保留了更为原始的三级编码。纵向分为治疗取向和发展取向(即更关注个体优势和发展的积极取向),在矩阵分析的过程中对编码表中的问题类型、心理特征和辅导技术分别进行划分。之所以做这个划分,是因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生个体心理辅导,既保留了传统心理治疗取向的一些经典技术,同时又纳入了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对个体优势、资源的关注,以及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 百拇医药
    从矩阵表中我们很容易看出,矩阵表的最左列和中间一列并不是平行的,问题类型和心理特征的治疗取向、积极取向内容数量存在双分离,即多数寻求个体心理辅导的学生,是以消除不良感受、不良状态为目标的。这也与我们现实实际相符——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才有足够的勇气和动力走进心理辅导室。而与真正寻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病症状态不同,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绝大多数都是发展取向的,是在恰当的引导下,不仅能够解决问题,更能够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积极优势。

    而从辅导技术来看,我們既需要传统的、针对问题解决的干预技术,同样也需要积极关注,发掘优势,促进学生学业、人际和生涯发展的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辅导技术。两者相互平衡,互为补充,才能够达到对学生辅导的良好效果。

    由矩阵表可以得到以下初步结论:
, 百拇医药
    (1)根据典型案例,在中学寻求个体心理辅导的学生,以问题驱动为主;

    (2)不同于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寻求个体心理辅导的学生具有积极的、优势性的心理特征;

    (3)治疗取向的传统干预技术和发展取向的积极辅导技术并重,结合使用,能够取得较好的辅导效果。

    4. 网络图

    根据矩阵分析,进一步梳理做出学生个体心理辅导的网络图。

    寻求个体心理辅导的学生,是受问题驱动前来的,希望能够消除不良的情绪状态或发展状态,这是外显的。与此同时,学生个体具有积极的心理发展特征,具备内在的心里优势和资源,这是内隐的。在辅导过程中,并重采用针对问题的治疗取向干预技术,和能够发挥学生积极心理发展特征的积极取向辅导技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有效辅导结果。
, 百拇医药
    由此可以得出本研究结论: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学生个体辅导中的运用,是面对寻求问题解决的学生,个体心理辅导不但需要针对问题使用治疗取向的干预技术,还需要并重使用针对学生积极心理发展特征的积极取向的辅导技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综合辅导效果。

    参考文献

    [1] Seligman, M. E., &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0, 55(1)5.

    [2] Thomas M. Kelly.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False Promise or True Breakthrough. Adolescence. Roslyn Heights: Summer, 2004, 39(154), 257.
, 百拇医药
    [3] K. Angeleque. A, Steven. G. L. A Preventative Model of School Consultation: Incorporating Perspectives from Positive Psychology.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2004, 41 (1), 155.

    [4] 曹新美, 刘翔平.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 教师教育研究, 2006, 18(3), 65-69.

    (本文通讯作者为李婕。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100080; 2.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北京,100071)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李婕?陈娜)
上一页1 2 3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