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19期
编号:13044160
3A理论和3A学习品质的推论与阐释(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9期
     本研究将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归纳为学习品质,由此得出3A学习品质理论。学习行为是学习结果最直接的因素,学习结果都是由具体的学习行为产生的。学习能力是学习行为发生的基础,学习能力相对稳定地影响学习结果。学习态度是学习行为发生的主观条件,态度会影响学习行为发生的倾向性,导致学习结果的不同。

    (一)学习行为

    学习行为作为可观察和测量的变量,一般从意力、反应力、控制力、探究行为、社会性、技能和成就意识等各方面进行测量和研究。目前通用的学习行为量表包括能力动机、学习态度、注意意志以及策略灵活性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国外的学习行为研究是在狭义的概念下进行的,将学习行为与学生的问题行为等同起来,主要是针对如何控制和改变学生的问题行为[5],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问题行为,主要是学生课堂学习行为[6];2.研究改善学生行为,主要从教师角度探讨如何改善学生的课堂行为[7];3.研究课堂交际活动[8];4.研究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学习气氛、学习成绩的归因等方面[9];5.研究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10]。
, http://www.100md.com
    国内学者主要研究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集中在具体的学科心理特征方面,大多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根据某些具体学习行为出现的频率来说明问题,希望发现学习行为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由于学习行为内涵存在争议,很多国内学者研究时习惯把学习行为等同于学习方式[11]。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都已发生转变,尤其学生学习已由单一的接受学习向多样化学习方式如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自主学习等转变。与国外相比,国内研究比较零散,更多地关注教师教学行为,虽然有学者已开始关注学生学习行为,但还停留在调查课堂中学生学习行为的现状上。国内学者通过研究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的相互作用,发现要使学习更有效,应该增加两者互动,激发学生动机并引导其形成有效的学习行为,同时强调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12]。

    在3A学习品质理论中,学习行为是可观察的和量化的各学习环节的总称。这些因素包括学习环节、学习秩序、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计划型学习和学习效能。它们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环环相扣的。学习环节的意义是通过学习秩序来表达和实现的;学习方法则通常是由单个或若干有意义的秩序的最优化的组合;而学习行为是依据一定的方法或经验而进行的;学习行为的不断重复会形成学习习惯,即熟悉度最高的模式化行为;通过已知的学习习惯建立的计划型行为就会获得可预见的结果,即计划型学习对学习效能的预测,包括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 http://www.100md.com
    3A学习品质理论通过将学习行为细化,并形成可操作的模块,可以较准确地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分析其具体学习行为,从而发现某一模块或环节的弱点,针对性地指导其学习。

    (二)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学习活动进程及方式起稳定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任何学习活动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策略的定向调节和控制下进行的,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策略,则学习活动的定向和执行环节就不可能实现,也就无法形成相应的学习能力。

    很多研究将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学习能力研究的主要方面。美国研究自主学习的著名专家、纽约城市大学的齐莫曼教授认为,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方法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已达到自动化,学习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学习能够意识学习结果,且对学习过程做出自我监控,能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学习。国内的一些自主学习研究者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对其给予界定:狭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而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13]。
, http://www.100md.com
    3A学习品质理论认为,学习能力作为个体相对稳定的特质,可以较好地预测个体学习结果的好坏。学习能力是学习品质研究中的核心因素,包括三个方面:智力水平、知识储备和个性。其中智力水平指个体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综合能力。知识储备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其他知识。个性指个体的意志力、自制力、自信心、上进心和责任心。

    针对学习中家长和教师更多强调的学习方法,3A学习品质理论认为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首先需要了解和强调的,这是学生进行任何学习活动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智力水平是个体较稳定的特质,知识储备随着学习活动的推进稳步增长。个性即个体的人格特质,也是相对稳定的,3A学习品质理论认为它是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因为其稳定性和对学习活动较为持续平稳的影响力。

    (三)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一种倾向性,它与个体所持有信念、价值观及动机、需要发生密切联系,对实际工作学习起到调节、定向等重要作用。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广度、速度与效率。在学习活动中,良好的学习态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積极主动,从而更好地提升学习效能。
, 百拇医药
    国内外对学习态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及其表现形式。在这方面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加德纳,他指出了学习中积极的态度体验的重要性。国内关于学生学习态度的研究也有不少,这些研究都肯定了探究学生的学习态度对现代教育教学实践及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第二,学习态度的内容和结构。具有代表性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沃罗基亭娜。他认为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对学习的兴趣,对家庭作业的态度,对评分的态度等等。在我国,陶德清[14]所编制的学习态度测验量表以及对学习态度结构的量化研究,是目前相关方面研究中较为完善的,值得借鉴。第三,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因素。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上。国内学者刘红云,孟庆茂和张雷[15]的研究发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能感对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有正向预测作用,同时也对学生学业效能和学习态度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大多数研究发现,班级环境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之间存在相关。, http://www.100md.com(赵雨林)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