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20期
编号:13094877
探寻心理活动课课后延续性的有效实操(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20期
     〔摘要〕一个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不是靠一堂课或一次主题活动就能形成的,它应该贯穿学生成长的始终,因此关注心理活动课课后延续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小学心理活动课往往存在“重上好一课,轻做好主题”“重认知领悟,轻行为训练”“重固有预设,轻灵动生成”“重活动布置,轻评价反馈”等忽略课后延续性问题。经实践研究,探寻到做好课后延续性的有效实操:1.主题活动系列化,强化同一主题的课后延续;2.家校社形成合力,关注从知到行的课后衔接;3.心理辅导相辅助,做好个性问题的课后干预;4.评价反馈常态化,开展反哺课堂的课内交流。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课后延续性;实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0-0031-0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课堂是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而检验一堂心理活动课的实效如何,则应关注课堂结束之后,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层面是否发生了与主题活动目标相关的转变。换言之,一个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不是靠一堂课或一次主题活动就能形成的,它应该贯穿学生成长的始终,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在课后学以致用的机会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