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商理念下中学生学习倦怠的运动干预研究(2)
(四)运动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倦怠各维度比较对实验组干预后与对照组的后测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发现,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的低效能感、倦怠总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情绪耗竭、师生疏离和生理耗竭因子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运动干预能够缓解学习倦怠,但不是对学习倦怠各因子均产生显著影响。
四、讨论
(一)动商理念
2012 年 5 月 14 日,《中国体育报》刊登了《关注动商,提高学生运动潜能》一文,“动商”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学者讨论研究的热点,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2016年 1 月,海内外260 多位专家学者参会“首届亚太动商研究学术论坛”,围绕动商与国民素质、人类基因、体育改革、中国足球、学生体质等内在的关系,对动商的历史渊源、概念体系、测评体系、培训体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王宗平[5]教授认为,动商的提出旨在引导人们依据人类动作发展的客观规律掌握和发展自身的动作技能,达到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充分挖掘个人潜能、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之具备终身体育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狭义的动商是指个体的运动商数,是个体克服自身和客观事物进行运动的能力,是人挖掘、发挥运动天赋和潜能的能力,主要包括运动素质、运动心理、身体机能等;广义的动商是指一切通过人的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包括生活活动、生产劳动、身体运动的特质和能力。在对动商与智商、情商的关系探讨中,王宗平和张怡[6]认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