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3219117
三维平衡理论及其在心理教育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29期
     以上论述揭示了智力是心理与生理共同作用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现象学的集合,如前文所述,智力是心身交互作用的操作性外在表达。生理决定了智力的潜能有多少,心理则决定了智力的潜能能够表达多少,只有从心身两方面出发才能够最为深切地理解智力的本质。

    二、个体发展的过程是三维动态平衡中实现

    三维平衡发展是一个正常的个体需要自然实现的属性特征,但在某一个具体的发展阶段或发展情境之中,这三个维度之间则会出现发展性不平衡性。正是这种发展性的失衡而致的发展落差激发了个体内部的发展动力,使得个体不断地朝着与自然成熟、所處环境和社会文化要求相匹配和协调的方向进行适应性的成长。若个体的这种内部发展动力能够得到足够的环境支持,则个体则呈现出健康的发展趋势,若这种发展性不平衡没有成功地顺应和平衡化,个体则会呈现出病理性失衡特征[3]。因此说,个体的发展过程实质就是个体遵循内部三维发展动力而进行成长性平衡化发展的过程。

, 百拇医药     三、三维平衡理论与儿童青少年教育

    (一)儿童青少年教育的基本原则:三维平衡发展

    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生理、智力和心理三个维度发展规律的研究,可以发现,三维平衡发展是个体健康成长的基础保障。生理维度是个体高级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心理维度是实现高级功能的关键操作基础,而智力维度则是生理与心理两大维度相互作用的具体执行。生理不足,基础则不牢;智力不足,功能则不高;心理不足,表现则不好。三者平衡,心想事成;三者失衡,功败垂成。

    人的发展是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的,有三点不容忽视:(1)三维平衡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基本原则;(2)各维度间具有不同步性;(3)个体间存在差异。在教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源于这三点,解决的思路和办法也藏于其中。

    首先,每一个教育者都要树立生理、心理、智力三维平衡发展的理念。遵循人发展的自然规律,设计和完善每一项具体教育方案,并以三维平衡为尺度评价教育的效果。
, 百拇医药
    其次,用三维平衡发展的评估角度与方法,读懂每一个孩子。充分尊重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完整接纳每一个孩子,从而实现符合其特点的、最大程度的平衡发展。

    最后,了解各维度的发展节奏,提供恰当的教育资源与环境支持。尤其是在发展的提速阶段和各维度不同步性显著的时期,能够帮助孩子度过每一个不稳定与冲突阶段,取得每一个阶段的经验与成功,从而获得教育最终的完整成果。

    教育是一个复杂而精致的过程,有太多的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具体的落实,这就需要我们尽心尽力而为之;教育也是一个简单而朴素的过程,只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就可以在有限条件下取得最大成果,这就需要我们理解和实践最基本的原则——生理、心理、智力三维平衡发展。

    (二)儿童青少年教育的关键:心理教育

    相比较而言,近年来儿童的养育和教育在心理和智力两大维度得到了高度重视和长足发展,而对心理维度的了解和努力还很不够[4-8]。心理发展的水平对于另外两个维度的发展与执行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若是忽视了心理教育,就像生产过程中缺少了调度调控一样,心理短板会严重制约一个人的健康平衡发展和应有能力的发挥,对此,诸多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研究表明,网瘾少年的智力与生理发展机制表现是正常的,但是由于心理教育的缺失与心理维度的不平衡,造成了个体的整体发展偏差[9-10]。一个人能否积极幸福的生活,取得相应的学业成就和社会成就,需要这三大支柱的协调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教育成为了当前儿童青少年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 百拇医药
    心理教育的基本原理就是了解、尊重其中的规律,并结合个体具体情况付诸教育实践。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诸多方面,但基本的规律是:从单一到多维,从绝对到量化,从具体到抽象,从粗率到精细。而且,心理发展的过程并不是线性向上的,存在着加速与反复的情况。只有符合这一大规律的心理教育,才能真正促进一个人的心理发展。

    心理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建立和健全多维度的人格体系构架。心理发展包含着很多内容,其主干过程是完成自我建构和认同,故而心理教育的关键目标就是自我的健康发展,良好的自我具体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自在、自主、自信。

    自在源于安全感。安全感是心理需要的重要成分,坚实的安全感是毕生顺利发展的基础,也是心理教育最早期的任务。母亲功能(并非生物学母亲,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母亲功能)是促进安全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个安全感十足的人是勇于探索外部世界的,是乐于接纳各种事物的,是易于和他人融洽相处的。由于内心具备对自己和外界的把握,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安全感好的人都会在一举一动中表现出恰如其分的自在。
, 百拇医药
    自主源于意志力。意志力在儿童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但良好的意志力需要在与外界的积极互动过程中建立。意志力的形成意味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在一次次的操作任务中提升的。意志力伴随着对外部世界的信任,心理教育不仅要保护自我出现的萌芽,还要在适当的时候提供支持,父亲功能(并非生物学父亲,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父亲功能)是加强这一品质的关键。我们都希望培养人的自主性,而意志力的不断提升就表现为自主的不断提升。

    自信源于目标感。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什么呢?就是相信自己能行!自信伴随着目标感的形成,积累于每一个目标的实现,大而言之就是最终的成就感。但成就感的充实并不是基于完成多么艰巨的任务,而恰恰是来自每一个细微的胜利,来自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有着具体和不断发展的目标,一个人就拥有越来越饱满的真实自信。

    心理教育的主要任是与实现心理教育关键目标相配合的,其主要任务包括健康教育和能力教育,前者已成为一种理念共识并逐步常规化,后者还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执行。摸不着的心理健康,用得到的心理能力,两者就像硬币的两面,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具体工作落实为三个方面。

    第一,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个体相对稳定不变的心理特征的总合。心理素质的形成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在早期发展过程中的经验非常重要,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是以此为主旨。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很多要素,诸如安全感、被关注、被尊重、自我控制感、成就感、亲子依恋及同伴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等等。这些心理品质在婴幼儿阶段主要是在家庭教育中形成,随着孩子的成长,师长、同伴和社会教育对其影响逐渐增大。, 百拇医药(高文斌)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