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好的爱
[关键词]家庭教育;陪伴;共同成长
《人民教育》公众号微刊每周六都有一个茶话会的栏目,7月15日的话题是:暑假,你有什么好方法防止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
看到这个话题,我想到了儿子读小学时的事儿。最初孩子是不玩游戏的,后来他的同学有人玩,所以儿子也对玩游戏产生了兴趣。有时会在做完作业后躲到院子里同学家里玩,叫都叫不回来,到规定的时间了才跑回家,讲到哪个同学玩什么游戏玩到了几级,说得眉飞色舞,说他的同学们都在玩这个游戏,还说我不懂。
我就想,这是个什么游戏,他们这么感兴趣啊?我就请儿子教我玩,他们玩的游戏叫“摩尔庄园”,他的同学玩的级别都特别高。我说:“儿子,你作业做完了可以在家里玩,妈妈可以帮你升级。”儿子听了很高兴,答应每天只玩半个小时。他学习任务完成后,允许在家里玩,时间到了,就自觉不玩了。有时双休、放假,可以玩得时间长一点,有时也和他分享玩游戏的体会,他也说自己的看法。玩了一段时间后,升到了较高的级别,他觉得没意思了。总是重复过关,捡金币,升级……儿子觉得这个游戏太简单了,自动不玩了。
, http://www.100md.com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馬睿欣老师在《直面网络》一书中写道:网络问题的根,总是深植在现实“土壤中”。
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汲取的最好的养分便是来自父母的温暖。每一个孩子的降生,都是一颗种子,他们像天使一样可爱。所有事情发生的本质,不在孩子,在于我们给孩子的土壤。最好的老师,是微笑的爸妈;最好的课堂,是温馨的家园!父母陪孩子做一些有益身心的事,让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良好习惯,便拥有了自觉抵制的力量,不会轻易掉入网络游戏的魔爪。父母也应关注他们身边的人是否沉迷网络游戏,如若有,要及时提醒孩子、监督孩子,防患于未然。当发现孩子有这种苗头时,陪伴孩子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做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另外一些事,转移孩子注意力,千万不要一味训斥、勒令停止,最好循循善诱。
有一段时间,儿子很羡慕同学乒乓球打得好,运动会比赛时可以拿奖,我们就让他去国球馆和其他孩子一起学打球;他喜欢游泳,就去游泳馆学;想学吹萨克斯,我们迅速给他买乐器,帮他找老师跟着学;他欣赏有同学的字写得好,想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我们找书法老师教他练字;看到我下班、放假看书,他也想买名著来读,马上给予支持,给钱让他自己到书店里挑……慢慢地,儿子学会了打乒乓球、打篮球、游泳、拉二胡、吹萨克斯,喜欢上了打篮球、看名著、练书法,课余时间啃完了《百年孤独》《追风筝的人》《悲惨世界》《平凡世界》……直到忙碌紧张的高中,一放假有时间,回到家放下书包,先要抱着篮球去球场打半天球。
, 百拇医药
上初中、高中后,因为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多数在电脑上看篮球赛,看习题解答,和同学聊天。这时期,他对游戏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极少再玩游戏,而是与父母交流,探讨人生未来,讲班级趣事,说同学友谊,讲老师的帮助……在儿子在家的时间里,我们也尽量都在家里,他在学习时,我们或看书,或聆听他的分享,或讲讲自己小时候读书的事儿,或在一旁做家务……
对于孩子玩游戏,我的体会是靠阻止是不可行的。一味地禁止反而适得其反!父母要有所引导,主动走进孩子们的世界里,让孩子对游戏失去好奇心!聆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走到正道上来。马克斯·范梅南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告诉我们,给予孩子们成长中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孩子需要自己去领悟、学习和实践。父母必须与孩子保持一种开放的关系。有了这种氛围和环境,孩子会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逐渐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会知道怎样去做,怎样摒弃不好的东西,远离有害的东西。爱玩游戏也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应充分理解。其实不必阻止孩子玩游戏,只需要用更有意义和意思的游戏取代就可以了。
, 百拇医药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人性的一个最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感的追求。这种追求自然是与人的自卑感有着直接的联系。”其实这个理论揭露了很多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的心理动机。孩子的心理很多时候就是在优越感和自卑感中徘徊,好像跷跷板的两端,而父母的爱和爱的方式决定了哪一端会重一点。游戏往往在不断地用各种方式强化游戏者,让孩子有兴趣玩下去。孩子都爱玩游戏,禁止不如疏导。在我们这个时代,想要禁止孩子不去接触这类电子产品是天方夜谭。你在家里禁止了,能够保证孩子不在学校接触到?或者在朋友亲戚家不接触?
为什么孩子会喜欢玩游戏,是因为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网络游戏中的快乐和成就感,只有在游戏中能够获得荣耀!大多数网络游戏,不仅会影响孩子视力的发展,影响身心健康,更会降低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孩子失去了对大自然的兴趣,失去了运动的兴趣,失去了现实交友的兴趣,沉浸在所谓的“好的学习软件”和“有益的游戏”中,对身心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
父母要想让孩子远离网络游戏,就必须舍得花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发展出共同的兴趣爱好,也帮助孩子发展出受益一生的爱好和良好习惯。想要让孩子在充满诱惑的世界里健康成长,还得给孩子多一点关注,多一份监督,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才能“百毒不侵”。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宜昌,443500)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