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姿态对初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4)
在同伴关系方面,男生和女生两者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不符。前人研究表明女生的同伴关系显著好于男生(吴晓玮,周宁,葛明贵,2011)。而现研究发现,性别并不对初中生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在对受测者后续了解中发现,大多数初中生愿意结交不同类型的人作为同伴,因此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有积极合理的社交目标。无论男生、女生,在生活上、学习上都愿意帮助同伴,愿意在朋友情绪低落时给予陪伴。他们之中大部分对班上的同学比较信任,因此会选择同伴作为自己在遇到烦恼、困惑时的第一倾听者。同时,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他们都认为自己对同伴是比较忠诚的,如非特殊情况自己是绝不会向同伴的老师、父母告知同伴的隐私和秘密的。因此,无论男生还是女生的同伴关系都是比较良好的,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从初一到初二,初中生同伴关系水平有所下降,到初三开始有所回升。这可能是由于初一、初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不平衡所导致的。众多报告指出,初一、初二的学生生理发育非常快,在短时间内向成熟的水平迈入。然而心理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生理发展的速度,处于缓步成长的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初中生的独立、自我意识开始成长,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再次呈现,其表现形式主要是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爱护之心,更欠缺了“以他之境度他之感”的倾向,而这种自我关注的思想,可能是导致他们同伴关系质量直线下降的主导因素。因此,初二现象值得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们高度关注。
, http://www.100md.com
(二)初中生对父母、对同伴的沟通姿态和同伴关系的关系
结果表明,初中生对父母采用不一致沟通的倾向性越高,对同伴采用不一致沟通的倾向性也越高。初中生对父母的打岔、指责和其对同伴的打岔沟通姿态负向预测其同伴关系,对父母和同伴使用超理智沟通姿态正向预测其同伴关系。研究表明,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地延续着自己父辈母辈的生活习惯、家庭规则等,以家庭为基础,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互动等将所在家庭中的隐形规则带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形成人际关系网,同时再反作用于自己的家庭[4,5]。因此初中生对同伴的沟通姿态很有可能是从对父亲和母亲的沟通姿态中习得并在与人交往中得以发展的,因而,两者之间存在十分显著的正性相关。而初中生对父亲和对母亲的沟通姿态亦存在高度的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大部分的初中生是生长在比较健康良好的家庭环境当中,父母的教育也比较一致,因而受测者也在此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对父亲和对母亲十分接近的沟通姿态,而不是与父母沟通过程中的“两面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是否良好是孩子的同伴关系质量高低的关键性因素,父母对孩子们的人际圈的高关注、了解的深度更是能直接帮助孩子获取对自身同伴关系的积极看法。初中生对同伴打岔、指责和讨好的沟通姿态与同伴关系呈显著负相关是与理论假设相符的。其原因在于,在人际交往中若个体的沟通姿态处于不一致状态,则会让个体忽略了自己、他人和情境中一个或所有方面。所以在此过程中个体不能真正把握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地位,也很难觉察他人的情绪和掌握情境气氛。这种情况将容易导致个体与他人交往失败或被他人误解,阻碍人际关系的发展。初中生对同伴使用超理智的沟通姿态能正向预测同伴关系,这可能是由于个体在使用超理智沟通姿态时,以情境为中心,固守自己的原则,只关注事情是否合理或正确,避而不谈涉及自己情绪的内容或话题,而以上这些举措并不会让同伴的利益受到损害;同时也可能是因为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府,其教育水平在省内乃至于全国都处于较先进水平,而学生接受的良好教育也让学生更能接受倾向于以事实说话、尊重对方原则的沟通方式,以事实说话可能让个体与同伴间相处更为自然、坦诚,而没有对同伴关系造成破坏,反而会促进同伴关系的发展。
, 百拇医药
(三)初中生对父母、同伴的沟通姿态对其同伴关系的影响机制
回归方程结果证明,初中生对同伴的打岔沟通姿态在对父母打岔沟通和同伴关系之间起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初中生对父母的打岔沟通姿态不能直接影响同伴关系,而是分别通过初中生对同伴的打岔沟通姿态间接影响同伴关系。这支持了萨提亚理论[5],即家庭的系统对个体的沟通姿态发展产生了核心的来源作用。个体从自小生存和生长的家庭环境中以及与父母沟通互动中习得各种沟通姿态。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互动等将所在家庭中的隐形规则带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形成人际关系网。国内以往研究中几乎没有学者关注过初中生对父母的沟通姿态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在打岔、指责、讨好、超理智这四种不一致的沟通姿态中,只有初中生对同伴打岔在对父母打岔与同伴关系之间起中介效应,而其他三种沟通姿态都没有这种中介效应。可见,初中生对父母使用四种不一致的沟通姿态中,打岔沟通是更为重要的变量。这可能是因为打岔相对其他三种沟通姿态而言,是惟一一种忽略了自己、他人和情境的沟通姿态,是四种不一致沟通姿态中不一致程度最高的。由萨提亚理论可知,当个体使用指责、讨好、超理智这三种不一致的沟通姿态时,他依然是有关注焦点的。如个体使用讨好的沟通姿态时,个体是把焦点放在对自己的期待上,并感受到受伤和缺乏自信;而使用指责的沟通姿态时,个体是把焦点放在对他人的期待上,感受是害怕失去控制的无助感;使用超理智的沟通姿态时,个体是把焦点放在解决问题的观点上,此时个体的观点层次最为突出。但是,当个体使用打岔沟通姿态时,个体是失去关注焦点的,也无法表露其内心的感受,此时个体是無归属感的。个体若经常对父母使用打岔型沟通姿态,则说明个体无法在家庭系统当中获得归属感。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知,此时个体在家庭中爱和归属的需要并没有得到满足。在自身并没有获得爱和归属感的前提下,个体也难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表达自己的爱和获得归属的意愿,进而相较其他三种沟通姿态而言,打岔沟通会让同伴在交往过程中感到更深程度的不自在和不被重视,进而阻碍同伴关系发展。因此对于初中心理教师来说,老师若在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同伴关系问题主要是由学生的打岔沟通姿态引起,则可以积极联系学生父母共同探讨其家庭内部的沟通姿态模式,了解家庭沟通对学生的作用机制,以及与学生家长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促使学生使用一致型的沟通姿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http://www.100md.com(黄国琼)
, http://www.100md.com
(二)初中生对父母、对同伴的沟通姿态和同伴关系的关系
结果表明,初中生对父母采用不一致沟通的倾向性越高,对同伴采用不一致沟通的倾向性也越高。初中生对父母的打岔、指责和其对同伴的打岔沟通姿态负向预测其同伴关系,对父母和同伴使用超理智沟通姿态正向预测其同伴关系。研究表明,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地延续着自己父辈母辈的生活习惯、家庭规则等,以家庭为基础,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互动等将所在家庭中的隐形规则带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形成人际关系网,同时再反作用于自己的家庭[4,5]。因此初中生对同伴的沟通姿态很有可能是从对父亲和母亲的沟通姿态中习得并在与人交往中得以发展的,因而,两者之间存在十分显著的正性相关。而初中生对父亲和对母亲的沟通姿态亦存在高度的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大部分的初中生是生长在比较健康良好的家庭环境当中,父母的教育也比较一致,因而受测者也在此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对父亲和对母亲十分接近的沟通姿态,而不是与父母沟通过程中的“两面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是否良好是孩子的同伴关系质量高低的关键性因素,父母对孩子们的人际圈的高关注、了解的深度更是能直接帮助孩子获取对自身同伴关系的积极看法。初中生对同伴打岔、指责和讨好的沟通姿态与同伴关系呈显著负相关是与理论假设相符的。其原因在于,在人际交往中若个体的沟通姿态处于不一致状态,则会让个体忽略了自己、他人和情境中一个或所有方面。所以在此过程中个体不能真正把握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地位,也很难觉察他人的情绪和掌握情境气氛。这种情况将容易导致个体与他人交往失败或被他人误解,阻碍人际关系的发展。初中生对同伴使用超理智的沟通姿态能正向预测同伴关系,这可能是由于个体在使用超理智沟通姿态时,以情境为中心,固守自己的原则,只关注事情是否合理或正确,避而不谈涉及自己情绪的内容或话题,而以上这些举措并不会让同伴的利益受到损害;同时也可能是因为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府,其教育水平在省内乃至于全国都处于较先进水平,而学生接受的良好教育也让学生更能接受倾向于以事实说话、尊重对方原则的沟通方式,以事实说话可能让个体与同伴间相处更为自然、坦诚,而没有对同伴关系造成破坏,反而会促进同伴关系的发展。
, 百拇医药
(三)初中生对父母、同伴的沟通姿态对其同伴关系的影响机制
回归方程结果证明,初中生对同伴的打岔沟通姿态在对父母打岔沟通和同伴关系之间起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初中生对父母的打岔沟通姿态不能直接影响同伴关系,而是分别通过初中生对同伴的打岔沟通姿态间接影响同伴关系。这支持了萨提亚理论[5],即家庭的系统对个体的沟通姿态发展产生了核心的来源作用。个体从自小生存和生长的家庭环境中以及与父母沟通互动中习得各种沟通姿态。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互动等将所在家庭中的隐形规则带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形成人际关系网。国内以往研究中几乎没有学者关注过初中生对父母的沟通姿态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在打岔、指责、讨好、超理智这四种不一致的沟通姿态中,只有初中生对同伴打岔在对父母打岔与同伴关系之间起中介效应,而其他三种沟通姿态都没有这种中介效应。可见,初中生对父母使用四种不一致的沟通姿态中,打岔沟通是更为重要的变量。这可能是因为打岔相对其他三种沟通姿态而言,是惟一一种忽略了自己、他人和情境的沟通姿态,是四种不一致沟通姿态中不一致程度最高的。由萨提亚理论可知,当个体使用指责、讨好、超理智这三种不一致的沟通姿态时,他依然是有关注焦点的。如个体使用讨好的沟通姿态时,个体是把焦点放在对自己的期待上,并感受到受伤和缺乏自信;而使用指责的沟通姿态时,个体是把焦点放在对他人的期待上,感受是害怕失去控制的无助感;使用超理智的沟通姿态时,个体是把焦点放在解决问题的观点上,此时个体的观点层次最为突出。但是,当个体使用打岔沟通姿态时,个体是失去关注焦点的,也无法表露其内心的感受,此时个体是無归属感的。个体若经常对父母使用打岔型沟通姿态,则说明个体无法在家庭系统当中获得归属感。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知,此时个体在家庭中爱和归属的需要并没有得到满足。在自身并没有获得爱和归属感的前提下,个体也难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表达自己的爱和获得归属的意愿,进而相较其他三种沟通姿态而言,打岔沟通会让同伴在交往过程中感到更深程度的不自在和不被重视,进而阻碍同伴关系发展。因此对于初中心理教师来说,老师若在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同伴关系问题主要是由学生的打岔沟通姿态引起,则可以积极联系学生父母共同探讨其家庭内部的沟通姿态模式,了解家庭沟通对学生的作用机制,以及与学生家长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促使学生使用一致型的沟通姿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http://www.100md.com(黄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