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想离开这个班(2)
结束咨询时,我向敏儿说明了她之所以心情不好,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与班级同学关系不良;家庭带来的学习压力过大;青春期阶段本就有重视人际交往的特点,比较敏感也很正常,但是它影响到情绪和学习,就需要去调整了。我建议敏儿每天运动30分钟并做好记录,养成合理宣泄情绪的习惯。
第三次咨询:寻找不合理认知
敏儿准时来到我的办公室,还没落座,她便急着告诉我这个礼拜她每天都坚持跑步30分钟,有时候一天三次,有时候一天两次。她觉得跑步的时候心情很平静,可一回到班里就觉得压抑。
我肯定了她的进步:“看得出你对作业很上心,而且你能每天坚持,真有毅力。班里的事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你能做到现在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听了我的话,敏儿反而不是很高兴,说:“我觉得换班就可以解决问题,不知道为什么班主任就是不同意,我就是想快点解决问题呀。”
, 百拇医药
“是啊,班主任为什么不同意呢?”
“班主任说学校不允许啊,如果我一个人换了,别的学生看到了也可能会换班,学校管理就乱套了。”
“那你觉得班主任说的有道理吗?”
“也有一定的道理吧,可是我觉得也要人性化一点儿嘛!”
“你那么想换班,是想快点解决自己现在的烦恼,是吧?”
“是啊,我觉得在现在这个班过得太累了,每天都很难熬。”她面露痛苦的表情。
“假如你成功换班了,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那我就可以重新开始了啊,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整个班的同学一个都不理我,我一定会有自己的好朋友,心情会好起来,成绩也会好起来。”她说着眼睛放起光来。
, 百拇医药
“换了班之后,你有没有想过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
她思考了好一会儿,说:“可能会找不到好朋友,因为现在已经是学期中了,同学们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朋友……”
“假如有办法让你既不用换班,又可以在现在的班里交到好朋友,你愿意吗?”
“这样似乎也可以吧。”她犹豫着。
“那就把这个当作是我们的咨询目标吧!”我信心满满地说。
“嗯,那就试试看吧。”她似乎受了我的感染,也有点儿底气了。
接下来,我让她回忆最近发生的一件让她觉得不舒服的事件,她回忆说:“前两天在寝室里晚熄灯前大家都纷纷在洗漱,我在水池里洗袜子,我把袜子放在水池里,出去拿肥皂,回来的时候袜子被挪到了水池的角落里。我看了看大家的表情,谁都没说什么,也没有人跟我解释一下,她们一定是有意的。”
, 百拇医药
我提出了我的看法:“你的想法是别人有意针对你,而且你觉得别人有必要跟你解释一下。可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会想是不是我的袜子放在那里让别人没法洗漱了,所以被移到了别处,我反而会觉得不好意思呢!”
“哦?是吗?那为什么我不这么想呢?”她疑惑地看着我。
我向她解释了ABC理论,让她明白导致情绪变化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解释,一个人对事件的看法越多元化,说明心理越有弹性。
我指着小茶几上的绿萝盆栽说:“从我这个角度看,这盆盆栽是没有长长的枝条的,而从你那个角度看,就有一根长长的枝条。这就好比对一件事情,我们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A解释是对的,我认为B解释才是对的,可是我们都没有看到事情的全貌。如果你走到我这边看一看,你会发现,原来我说的也有道理,我走到你那边看看,原来你说的也有道理。所以,对于同一件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和认知。”
, 百拇医药
敏儿很快就明白了我所说的:“好像是这样的,我以前常常和同桌会对某件事情有不同的解释,我常常会把对方往坏的方向想,而同桌就会往好的方向想。我以前觉得是她不理解我,现在看来,我也不理解她。其实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是吧?”
“你能够领悟到这些,还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真不错,领悟力很好。你和同桌之间发生过什么事,能说说吗?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
通过对事件的陈述和分析,我们共同发现了敏儿的不合理认知:認为每个人都要对她好;不理解她的想法意味着不懂她,就不是好朋友;不能够随意评价他人,否则就是不顾他人的感受。
结束本次咨询前,我肯定敏儿在这次咨询中取得的巨大进步,并布置她需要完成的作业:每天坚持跑步30分钟;记录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以及是如何进行解释的(即不合理的认知),还要列举至少两个其他的可能解释。
第四次咨询:接纳真实的自己
, 百拇医药
经过三次咨询,敏儿已经对我有了充分的信任,她在小本子上事无巨细地记录着这一周的事件与所做的解释,作业完成得相当认真。我们就作业探讨着更多可能的解释,以巩固她的合理认知。
接着,我提起了前一次咨询中的一个细节:当我肯定她、夸奖她时,她完全没有在意,而是一直在想自己苦恼的事。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她发现自己在与人交往时常常会出现类似的状况,有些反应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我继续向她反聩部分同学对她的评价:他们有的说敏儿是个认真的人,就是比较较真,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有的说敏儿是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不太听别人的意见;有的说敏儿是个勤奋的人;也有的说敏儿在生活中不太讲卫生……敏儿听到这些来自同学的反馈时,不再哭泣,而是有些惊讶。正如我所料,敏儿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同学们所说的缺点上,忽视了优点——认真、勤奋等。我指出,这是她的一种心理反应模式,也许和她的家庭、经历有关。
敏儿对我说起了她的身世,我才知道她并非现在的爸爸妈妈的亲生女儿,亲生父母是同村的另一户人家,他们生了女儿,想再生儿子,便把女儿送给了现在的父母。她是初中时知道这些事的,因为养父母觉得她迟早会知道,与其从别人口中听到,不如亲口告诉她。养父母家很贫穷,住着低矮的泥房子,房间局促,她和妈妈挤一张小床。相比较,亲生父母家条件挺不错的,她既羡慕,又对那一家人心生恨意。, 百拇医药(徐宵倩)
第三次咨询:寻找不合理认知
敏儿准时来到我的办公室,还没落座,她便急着告诉我这个礼拜她每天都坚持跑步30分钟,有时候一天三次,有时候一天两次。她觉得跑步的时候心情很平静,可一回到班里就觉得压抑。
我肯定了她的进步:“看得出你对作业很上心,而且你能每天坚持,真有毅力。班里的事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你能做到现在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听了我的话,敏儿反而不是很高兴,说:“我觉得换班就可以解决问题,不知道为什么班主任就是不同意,我就是想快点解决问题呀。”
, 百拇医药
“是啊,班主任为什么不同意呢?”
“班主任说学校不允许啊,如果我一个人换了,别的学生看到了也可能会换班,学校管理就乱套了。”
“那你觉得班主任说的有道理吗?”
“也有一定的道理吧,可是我觉得也要人性化一点儿嘛!”
“你那么想换班,是想快点解决自己现在的烦恼,是吧?”
“是啊,我觉得在现在这个班过得太累了,每天都很难熬。”她面露痛苦的表情。
“假如你成功换班了,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那我就可以重新开始了啊,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整个班的同学一个都不理我,我一定会有自己的好朋友,心情会好起来,成绩也会好起来。”她说着眼睛放起光来。
, 百拇医药
“换了班之后,你有没有想过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
她思考了好一会儿,说:“可能会找不到好朋友,因为现在已经是学期中了,同学们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朋友……”
“假如有办法让你既不用换班,又可以在现在的班里交到好朋友,你愿意吗?”
“这样似乎也可以吧。”她犹豫着。
“那就把这个当作是我们的咨询目标吧!”我信心满满地说。
“嗯,那就试试看吧。”她似乎受了我的感染,也有点儿底气了。
接下来,我让她回忆最近发生的一件让她觉得不舒服的事件,她回忆说:“前两天在寝室里晚熄灯前大家都纷纷在洗漱,我在水池里洗袜子,我把袜子放在水池里,出去拿肥皂,回来的时候袜子被挪到了水池的角落里。我看了看大家的表情,谁都没说什么,也没有人跟我解释一下,她们一定是有意的。”
, 百拇医药
我提出了我的看法:“你的想法是别人有意针对你,而且你觉得别人有必要跟你解释一下。可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会想是不是我的袜子放在那里让别人没法洗漱了,所以被移到了别处,我反而会觉得不好意思呢!”
“哦?是吗?那为什么我不这么想呢?”她疑惑地看着我。
我向她解释了ABC理论,让她明白导致情绪变化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解释,一个人对事件的看法越多元化,说明心理越有弹性。
我指着小茶几上的绿萝盆栽说:“从我这个角度看,这盆盆栽是没有长长的枝条的,而从你那个角度看,就有一根长长的枝条。这就好比对一件事情,我们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A解释是对的,我认为B解释才是对的,可是我们都没有看到事情的全貌。如果你走到我这边看一看,你会发现,原来我说的也有道理,我走到你那边看看,原来你说的也有道理。所以,对于同一件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和认知。”
, 百拇医药
敏儿很快就明白了我所说的:“好像是这样的,我以前常常和同桌会对某件事情有不同的解释,我常常会把对方往坏的方向想,而同桌就会往好的方向想。我以前觉得是她不理解我,现在看来,我也不理解她。其实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是吧?”
“你能够领悟到这些,还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真不错,领悟力很好。你和同桌之间发生过什么事,能说说吗?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
通过对事件的陈述和分析,我们共同发现了敏儿的不合理认知:認为每个人都要对她好;不理解她的想法意味着不懂她,就不是好朋友;不能够随意评价他人,否则就是不顾他人的感受。
结束本次咨询前,我肯定敏儿在这次咨询中取得的巨大进步,并布置她需要完成的作业:每天坚持跑步30分钟;记录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以及是如何进行解释的(即不合理的认知),还要列举至少两个其他的可能解释。
第四次咨询:接纳真实的自己
, 百拇医药
经过三次咨询,敏儿已经对我有了充分的信任,她在小本子上事无巨细地记录着这一周的事件与所做的解释,作业完成得相当认真。我们就作业探讨着更多可能的解释,以巩固她的合理认知。
接着,我提起了前一次咨询中的一个细节:当我肯定她、夸奖她时,她完全没有在意,而是一直在想自己苦恼的事。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她发现自己在与人交往时常常会出现类似的状况,有些反应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我继续向她反聩部分同学对她的评价:他们有的说敏儿是个认真的人,就是比较较真,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有的说敏儿是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不太听别人的意见;有的说敏儿是个勤奋的人;也有的说敏儿在生活中不太讲卫生……敏儿听到这些来自同学的反馈时,不再哭泣,而是有些惊讶。正如我所料,敏儿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同学们所说的缺点上,忽视了优点——认真、勤奋等。我指出,这是她的一种心理反应模式,也许和她的家庭、经历有关。
敏儿对我说起了她的身世,我才知道她并非现在的爸爸妈妈的亲生女儿,亲生父母是同村的另一户人家,他们生了女儿,想再生儿子,便把女儿送给了现在的父母。她是初中时知道这些事的,因为养父母觉得她迟早会知道,与其从别人口中听到,不如亲口告诉她。养父母家很贫穷,住着低矮的泥房子,房间局促,她和妈妈挤一张小床。相比较,亲生父母家条件挺不错的,她既羡慕,又对那一家人心生恨意。, 百拇医药(徐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