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教师
编号:13208327
初中教师心理幸福感现状分析及其提升对策(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34期
     2.性别对初中教师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由表2的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初中教师心理幸福感在生活目标这一维度以及总分上有显著差异,男教师得分均高于女教师。

    3.职称对初中教师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根据表3的结果可知,不同职称的初中教师在自主性、积极关系、生活目标、自我接纳这五个维度上差异显著。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中学高级教师在自主性这一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中学一级、二级教师;在积极关系方面,中学一级教师得分明显高于除高级教师以外的其他职称教师;在生活目标这一维度上,中学高级教师明显优于一级、二级及其他职称的教师群体;自我接纳方面,中学二级教师显著优于中学高级、一级教师。

    4.科目对初中教师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表4显示,不同科目的初中教师在心理幸福感的环境掌控、积极关系、自我接纳这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的结果进一步说明:在环境掌控维度,政、史、物、化科目的教师显著优于音、体、美等其他科目教师;语、数、外科目教师的积极关系得分显著低于其他科目;自我接纳方面语、数、外科目的教师明显高于音、体、美等其他科目教师,与政、史、物、化科目教师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 http://www.100md.com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学教师心理幸福感提升策略

    (一)明确教师职责,保持乐观心态

    明确教师职责,完成教师任务。注重精神幸福,把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结合起来,将个人幸福融入教育事业之中,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体会快乐,把个人的幸福与教师的事业统一起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日常工作,在工作中不仅要认真负责,更要有广阔的胸襟和洒脱的人生态度,学会客观理智地看问题,从繁忙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寻找快乐,发现快乐,体验愉快的情绪,营造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增强专业素养,合理规划职业

    要有构建职业规划的意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目标。要善于客观全面地自我分析,制定符合自己发展要求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将自己的职业生涯置于合理的思考与规划之上。注重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根据个人需求来制定专属自己的提升方案,合理利用学校资源,并积极寻求平台,为自身创设机会,最大可能地满足自身的专业发展需求。此外,学校也应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与平台,为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扫除障碍,增添活力。
, 百拇医药
    (三)提高教师待遇,给予社会支持

    关注教师生活水平、切实提高初中教师的待遇,多给予教师关怀、理解与支持。目前,社会对教师群体的要求普遍较高,给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与负担。教师工作虽不平凡,但是教师是平凡的人,因此,社会应对教师职业给予正确的认知和信任,使教师具有高度的自尊感,并能从中获取成就感。要对教师建立合理的期望,同时,社会应形成积极的价值导向,逐渐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四)提升管理理念,改革考评机制

    建立公平合理的考评机制,避免片面评价教师工作。多角度出发对教师工作进行考察,力求形成客观合理的全方位评价体系;确立人本化、民主化的管理目标,切实保障教师各项权利。从教师的需求出发,为教师展示自己提供充分的机会,给予教师科研的自由、自主学习的自由,满足教师个人价值的增值需求,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充分保障教师的各项基本权利,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教师能在工作的过程中享受幸福。同时也要认识到教师作为普通的个体也有自身的多种需要,应努力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为教师分忧,使教师能安心工作,免受其他不必要因素的困扰。
, 百拇医药
    四、结语

    随着各国对教育事业的关注程度不断加深,教师问题也不断引起人们的广泛思考。积极心理学使教育研究者在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同时逐渐将目光转向教师的个人优秀品质。教师的幸福感不仅仅是主观的积极情绪体验,还包括实现个人潜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等重要课题。切实关注教师的心理幸福感,并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了解教师的心理幸福感现状及其成因,才能深入地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为教师群体营造良好的心理空间,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

    注:本文获第七届“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二等奖。

    參考文献

    [1]黄静茹. 中国积极心理学研究发展现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78-83.
, 百拇医药
    [3]苗元江,余嘉元. 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81-87.

    [4]曹瑞,李芳,张海霞. 从主观幸福感到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05):68-70.

    [9]王秀希,张丽娟,王冰,秦仕彬. Ryff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在中学教师中的试用研究[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2):26-27+31.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大连,116000)

    编辑/丁 尧 终校/王 桢, http://www.100md.com(岳蕾?梁慧珍)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