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34期
编号:13207895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社交行为的关系(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34期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了163名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为被试,考察学校归属感与社交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与社交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即学校归属感高的学生社交行为高,学校归属感低的学生社交行为低。

    〔关键词〕学校归属感;社交行为;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4-0024-05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大多数是考察学生的行为、情感和学业适应等方面,而将学校归属感作为核心变量来进行考察的研究较少。近年来,少数国外学者以不同的方式把学校归属感作为研究学生心理方面的变量。

    (一)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
, http://www.100md.com
    归属感,是指个体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下,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孕育而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情感,并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和身心健康。这里指的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的社会环境(国家)和微观的社会环境(家庭、学校、社区等)。Baumeister 和 Leary(1995)认为归属感是心理层面一个很重要的结构。他们认为归属感的需要是人类动机的基础,是形成个体社会交往的欲望,也是瓦解这些关系的抵抗者。个体需要有与他人积极交往的经验,而这些交往是关心他人的。归属感是一种必需(need)多过于是一种需求(want),如果个体被剥夺了归属感,那么将会产生负面的结果,例如压力和健康的问题[1]。人被社会化的标志就是产生归属感,当个体的归属感被满足时,将产生积极的结果。我们把自己归属于家庭、幼儿园、学校、某个工作单位和团体。人的归属感需要反映了人渴望自己归属到某个团体,从而得到这个团体的承认和容纳,使自己成为这个团体的一员而感到光荣和自豪,进而把自己融入这个团体中,为团体服务、贡献力量、维护和提高这个团体的利益和荣誉。
, 百拇医药
    马斯洛[2]将人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basic needs)与成长需求(growth needs)两大类。四个基本需求包括生理、安全、归属与爱、自尊,三个成长需求包括知、美及自我实现。从需求层次理论上来看,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按马斯洛的说法,成长需求和基本需求之间呈交互作用,基本需求未获得满足(或部分满足)之前,成长需求不会产生。而学习动机是属于成长需求类的求知需求,依据于基本需求是否获得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教育上有两个含意。其一,从基本需求的性质看,此类需求的满足要靠别人;对幼儿、学童以及青少年而言,除了生理与安全需求的满足需要靠成人,归属与爱以及自尊两种需求,也只有靠成人设置的良好环境,才有可能获得满足。只有先对成长中个体给予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其各种基本需求均获得满足后,个体才会自发性地继续成长。学生在免于基本需求(安全、归属与爱以及尊重)的威胁后,才会相继出现成长的需求。其二,说明了教育历程中的因果关系:经由教育环境使个体得到基本需求的满足是因;个体自行负责且自由选择地从成长需求中追求自我实现是果。[3]

, http://www.100md.com     学生对学校、班级的归属感是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行为、情感体验等。一个在学校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不被教师接纳、不被同学尊重的学生,怎能期望他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呢?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归属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4]。当一个成年人认为自己在所处的生活圈里是有意义的一员时,就会对自己感到满意。这些生活圈可能是家庭、工作单位或社区等。教育者认为,学生也有这类归属感的需求。学生希望自己的身份在学校中被接纳、认可与被尊重,对同学有集体归属感,有学习的安全感。

    (二)对社交行为的研究

    社交是社会交往的简称,指人们为了传递思想、 交流情感、协调人际关系而运用语言、行为实现的沟通活动。社会交往是社会生活的特点与属性,也是人适应社会的重要内容。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它受到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儿童亲社会行为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Hoffman关于婴儿情绪情感的研究引发大量研究者开始探讨个体由于他人的情绪状态而产生情绪反应,从而关注他人甚至帮助、安慰他人的行为。研究者认为,个体能对他人产生替代性的情感反应和意識到他人的感觉是产生指向他人的行为的基础,亲社会行为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5]。研究者认为,亲社会行为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甚至为了他人利益而做出自我牺牲的一切有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及趋向,所以,帮助、合作、分享、安慰、捐赠、谦让等常被作为典型的亲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些传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结果,使人们对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及其多种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传统的研究取向实际上限制了人们对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方面——社交性的理解。亲社会行为从本质上说,是在人际之间发生的,是人们为了维护彼此的友好关系和利益而产生的积极的社会行为,它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如果没有人际间的相互作用,亲社会行为是不可能发生的,可见,社交性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亲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个体自愿提供的、有益于他人的、能促进人际间关系协调的行为[6,7]。

    在儿童中期(10~11岁左右),大部分儿童的同伴交往就已经在同伴团体中进行了[8],而且儿童通常选择与自己在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特别是行为特征上相似的同伴组成团体,尽管儿童有可能改换所属同伴团体,但都会选择与自己有相似特征的同伴组成新的团体或加入到与自己以前的团体有相似特征的团体中,而团体一旦形成,便会成为影响其社会行为、态度进而影响其社会心理适应的重要因素[9-11]。有研究表明,社会行为(如攻击性、社交性、害羞-敏感性行为)、学业成就、同伴地位等学校适应上的相似可能是儿童选择同伴团体的重要标准[12]。, 百拇医药(张超丽)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