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服务的内在逻辑主线(3)
截至目前,关于“实现”问题,在众多哲人、思想家和学者的争论与对话中,结论越来越清晰:无论是个人的自我实现还是理想社会的实现都是存在的,而且是相互关联的;人的生命意义以及人类存在的意义都在“实现”中完成,也都在“觉悟”中导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层次的“实现”。感谢先人先哲先贤们所做的思想“开悟与引领”。
二、心理服务中逻辑主线提出的理论依据
哲学上讲,人从自然界中把自己提升为主体以后,才有了主客体之分。因此,人的存在既是一种主体性存在,也是一种客体性存在。主体性也就是主体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能动性[20]。这种能动性从而能够更好地说明“主体性自觉是哲学发展的一条内在逻辑主线”[21]。高清海认为“主体性自觉就是主体性的觉醒和主体自我意识的确立。主体性自觉应是一种既是主体自我探索、自我解放驅使下的实践,而且在不同时期主体性自觉的内容也是不同的,是一个无限丰富的过程”[22]。这是对郑广永所提出的“哲学发展的一条逻辑主线”最好的补充说明。业已确认的哲学发展的这条内在逻辑主线给了心理服务行业有利、有力的支撑。它为心理服务的内在逻辑主线“促使来访者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提供了佐证。因为这条心理服务逻辑主线能概括整个心理服务过程的基本趋向,规划了心理服务的原则和方向,心理服务的目标就是“促使来访者自觉”。它在心理服务中的直接作用体现在“助人自助”的合理性。心理服务人员“助人”,需要来访者“自助”来完成;只有来访者“主体性的自觉”才是心理服务的根本宗旨之所在。心理服务人员努力的结果最终落实在来访者“自我努力”上。因此心理服务的逻辑主线,变成来访者改造自我的逻辑主线是“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提升—自我实现”。来访者“自觉”改造自我的逻辑主线,恰恰是哲学发展的一条内在逻辑主线“主体性自觉”的最好诠释。
, 百拇医药
从心理学上讲,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自我意识”这一概念以来,自我意识问题开始引起中外很多心理学家的探讨。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心理健康研究者们,在论及心理健康的标准时不约而同地将自我意识作为重要指标[23]。“心理健康的个体有着积极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完善程度决定了心理健康的程度”[24]。围绕自我意识研究出现了分化、细化的趋势,大家纷纷在多个层面展开。目前心理学界对自我意识的整体划分和界定不甚清晰,意见也不够统一。研究者普遍认为,自我意识是综合性的心理活动系统。狭义上讲,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认识”,是对自己生理、心理和社会诸多方面的“认识”,即自我认识。广义上讲自我意识,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认识”,还包含对自己的“体验与操控”,即是对自己生理、心理和社会诸多方面的“认识、体验与操控”;具体说来,自我意识包括:属于认知维度的自我认识与调节;属于情感维度的自我体验与调节;属于意志维度的自我控制与调节[25]。当然,自我提升、自我实现也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属于三个维度综合能力的拓展与延伸。因此,就广义而言,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提升、自我实现都属于自我意识的形式之一。其实,这与上述哲学上讲“主体性自觉”如出一辙。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David Edwards,Michael Jacobs.意识与潜意识[M].贾晓明,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2]John Davy,Malcolm Cross.障碍、防御与阻抗[M].赵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3]刘海伦.从认识自我的角度看三种心理治疗理论[J].黑河学刊,2011(10):194.
[4]杨雪龙,童辉杰.艺术疗法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3(4):128-131.
[5]汤冬玲,董妍,俞国良,文书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4):598-604.
, http://www.100md.com
[6][7]黎坚,庞博等.自我调节:从基本理论到应用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7-8.
[8]宋美荣,郑莉君.自我控制研究回顾与展望[J].社会心理科学,2009(3):19.
[9]王序荪.心理的自我控制与培养[J].心理学探新,1985(3):41-42.
[10][11]黎建斌,聂衍刚,曾敏霞,窦凯.自我控制失败的心理因素、神经表达及交互作用刍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4):45-46,49.
[12]刘肖岑,王立花.自我提升的含义与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1(3):145.
[13]闵繁盛.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目的观刍议[J].辽宁教育(管理),2017(3):32.
, http://www.100md.com
[14][15][17]李越.马克思的自我实现观点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实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3):155-156,159.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75.
[18]《列宁选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
[19]潘菽.论个人实现与社会实现的心理学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8(6):73-74.
[20]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1]郑广永.主体性自觉:哲学发展的一条逻辑主线[J].北方论丛,1999,158(6):44.
, http://www.100md.com
[22]高清海.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23]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24]肖晓玛.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2002.
[25]苏敏,雷洪.大学生闲暇生活中心理调节能力的自我培养——对华中科技大学1041名大学生的调查[J].青年探索,2003(2):9.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县桑营镇中心学校,阜阳,236639)
编辑/巨明珠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高洁)
二、心理服务中逻辑主线提出的理论依据
哲学上讲,人从自然界中把自己提升为主体以后,才有了主客体之分。因此,人的存在既是一种主体性存在,也是一种客体性存在。主体性也就是主体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能动性[20]。这种能动性从而能够更好地说明“主体性自觉是哲学发展的一条内在逻辑主线”[21]。高清海认为“主体性自觉就是主体性的觉醒和主体自我意识的确立。主体性自觉应是一种既是主体自我探索、自我解放驅使下的实践,而且在不同时期主体性自觉的内容也是不同的,是一个无限丰富的过程”[22]。这是对郑广永所提出的“哲学发展的一条逻辑主线”最好的补充说明。业已确认的哲学发展的这条内在逻辑主线给了心理服务行业有利、有力的支撑。它为心理服务的内在逻辑主线“促使来访者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提供了佐证。因为这条心理服务逻辑主线能概括整个心理服务过程的基本趋向,规划了心理服务的原则和方向,心理服务的目标就是“促使来访者自觉”。它在心理服务中的直接作用体现在“助人自助”的合理性。心理服务人员“助人”,需要来访者“自助”来完成;只有来访者“主体性的自觉”才是心理服务的根本宗旨之所在。心理服务人员努力的结果最终落实在来访者“自我努力”上。因此心理服务的逻辑主线,变成来访者改造自我的逻辑主线是“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提升—自我实现”。来访者“自觉”改造自我的逻辑主线,恰恰是哲学发展的一条内在逻辑主线“主体性自觉”的最好诠释。
, 百拇医药
从心理学上讲,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自我意识”这一概念以来,自我意识问题开始引起中外很多心理学家的探讨。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心理健康研究者们,在论及心理健康的标准时不约而同地将自我意识作为重要指标[23]。“心理健康的个体有着积极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完善程度决定了心理健康的程度”[24]。围绕自我意识研究出现了分化、细化的趋势,大家纷纷在多个层面展开。目前心理学界对自我意识的整体划分和界定不甚清晰,意见也不够统一。研究者普遍认为,自我意识是综合性的心理活动系统。狭义上讲,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认识”,是对自己生理、心理和社会诸多方面的“认识”,即自我认识。广义上讲自我意识,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认识”,还包含对自己的“体验与操控”,即是对自己生理、心理和社会诸多方面的“认识、体验与操控”;具体说来,自我意识包括:属于认知维度的自我认识与调节;属于情感维度的自我体验与调节;属于意志维度的自我控制与调节[25]。当然,自我提升、自我实现也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属于三个维度综合能力的拓展与延伸。因此,就广义而言,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提升、自我实现都属于自我意识的形式之一。其实,这与上述哲学上讲“主体性自觉”如出一辙。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David Edwards,Michael Jacobs.意识与潜意识[M].贾晓明,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2]John Davy,Malcolm Cross.障碍、防御与阻抗[M].赵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3]刘海伦.从认识自我的角度看三种心理治疗理论[J].黑河学刊,2011(10):194.
[4]杨雪龙,童辉杰.艺术疗法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3(4):128-131.
[5]汤冬玲,董妍,俞国良,文书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4):598-604.
, http://www.100md.com
[6][7]黎坚,庞博等.自我调节:从基本理论到应用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7-8.
[8]宋美荣,郑莉君.自我控制研究回顾与展望[J].社会心理科学,2009(3):19.
[9]王序荪.心理的自我控制与培养[J].心理学探新,1985(3):41-42.
[10][11]黎建斌,聂衍刚,曾敏霞,窦凯.自我控制失败的心理因素、神经表达及交互作用刍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4):45-46,49.
[12]刘肖岑,王立花.自我提升的含义与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1(3):145.
[13]闵繁盛.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目的观刍议[J].辽宁教育(管理),2017(3):32.
, http://www.100md.com
[14][15][17]李越.马克思的自我实现观点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实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3):155-156,159.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75.
[18]《列宁选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
[19]潘菽.论个人实现与社会实现的心理学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8(6):73-74.
[20]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1]郑广永.主体性自觉:哲学发展的一条逻辑主线[J].北方论丛,1999,158(6):44.
, http://www.100md.com
[22]高清海.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23]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24]肖晓玛.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2002.
[25]苏敏,雷洪.大学生闲暇生活中心理调节能力的自我培养——对华中科技大学1041名大学生的调查[J].青年探索,2003(2):9.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县桑营镇中心学校,阜阳,236639)
编辑/巨明珠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高洁)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