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片段教学如何体现专业性(1)
〔摘要〕在广泛运用片段教学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技能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课因其学科的专业性在片段教学中尤为特殊。心理健康教育课片段教学的专业性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板书内容四个方面来体现。
〔关键词〕心理课;教学片断;专业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5-0026-03
片段教学是截取一节课的一部分来进行的模拟教学,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教师招聘考试和教师职称评定、业务考核以及各种教学技能大赛上。[1]
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对中小学生知识的传授相对较少,课堂更多地以活动和体验为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自然在片段教学中也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
, http://www.100md.com
许多准心理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片段教学在教学设计上或是在模拟教学过程中,对本学科知识、方法把握还不到位,以至于被听课人点评为“有其他学科的味道”,专业性不强。
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片段教学如何体现出专業性?如何使自己的片段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独特魅力?这是很多刚入职、资历浅的新教师所关心的一个问题。
一、片段教学中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把握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原则和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原则: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科学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 百拇医药
第一,在钻研心理学理论、教学大纲、教材和各种教学参考书基础上,每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背景知识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都是相关心理学理论、概念、方法[2];
第二,了解、研究学生之后,将各学段学生的客观心理事实和心理规律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预设生成的基础。
有些心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把心理学的概念混淆了。例如,海峡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生活难免有烦恼”(以下小学部分列举课例均来自于海峡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这一套教材中),授课教师一开始以“123木头人”活动导入,接着询问学生“木头人和我们有什么差别”,预设学生回答“木头人没有情绪”,该教师紧接着就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所以生活难免有烦恼”。
在这个片段教学中,该教师将情绪与烦恼等同起来,而这两个概念完全不相同。因此教师只要进行追问“为什么你们会有负面情绪”,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预设,引导“有时候是因为烦恼带给我们负面情绪,而生活难免有烦恼”即可达到“知道生活当中难免会有烦恼”这一教学目标。
, 百拇医药
还有部分新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陷入“为了活动而活动”的误区,过分追求活动的创新。殊不知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在体验中达成教学目标,了解、掌握当节课科学的核心知识与核心概念。
最近的一次区级教研,我区有一位新教师片段展示了一篇三年级(上)“坚持就是胜利”。在活动与体验环节,心理教师设计了名为“功夫熊猫来练功”的活动。这个活动将“123木头人”加以改造,使游戏更具有趣味性和体验性。在学生分享之后,心理教师再次进行了“功夫熊猫再练功”这一活动,但活动之后,这位教师的片段教学直接进入了“拓展延伸”环节,而并没有对第二次活动做一个提升或总结。
很多心理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很用心也追求创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片段教学中仅仅只是告诉听课者这个活动做过了而没有通过提问、反馈展示对活动充分利用,难免让人觉得遗憾又可惜。
二、教学方法运用体现专业性
, 百拇医药
心理健康教育课强调活动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多采用情境式活动教学[3]。不管是在真实课堂或是在片段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课堂讨论、心理测量、角色扮演、游戏法、视听材料穿插法等等。
团体动力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理论基础之一[4]。根据团体动力学理论,一个小组的人数以6~8人为宜。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片段教学中预设小组讨论、游戏活动、情境扮演等活动,都需要把人数模拟在6~8人之间。小组讨论运用的脑力激荡法、菲利普六六讨论法等方法都认为6~8人的团体可以充分进行思维激荡,让学生更有收获。有许多心理教师在片段教学中将学生分成4人小组,说明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理论和基础掌握不够熟练。
在2016年12月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课研讨上,一位心理教师用五年级(上)“友谊与竞争”进行片段教学展示。这位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活动与体验”的环节中运用了“红黑卡”即囚徒困境作为载体。囚徒困境是心理学里面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同时也给听课老师一个启发,是否可以把心理学的实验加以改造,变成趣味性更强的活动,加入教学设计中,让教学方法的展现上更有心理学的专业性。
, 百拇医药
还有一些新教师在课堂上会运用小调查、小问卷这样的形式进行导入或进行主体活动。听课者往往在听片段教学时候会反思这位教师所运用的问卷、调查是否具有信效度,如果没有信效度支撑,是否可以算作专业的心理测量。
一位心理教师设计的五年级(上)“学会赞扬别人”的片段教学中加入了李克特量表,即等级评价量表。李克特量表的运用规则是:在每一次活动结束后,都给别人对你的赞扬打分,越靠近0分代表这次赞扬令我很不开心,越靠近10分代表这次赞扬令我非常开心。还有一次片段教学展示上,一位展示教师运用了罗夏墨迹测验。相对于题量较大专业性强的16PF、SAS、SDS、EPQ等常用的心理测量量表,李克特量表、罗夏墨迹测验、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等的运用既能够依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与教学进行融合,又不失心理健康学科的专业性。, 百拇医药(林旭)
〔关键词〕心理课;教学片断;专业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5-0026-03
片段教学是截取一节课的一部分来进行的模拟教学,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教师招聘考试和教师职称评定、业务考核以及各种教学技能大赛上。[1]
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对中小学生知识的传授相对较少,课堂更多地以活动和体验为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自然在片段教学中也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
, http://www.100md.com
许多准心理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片段教学在教学设计上或是在模拟教学过程中,对本学科知识、方法把握还不到位,以至于被听课人点评为“有其他学科的味道”,专业性不强。
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片段教学如何体现出专業性?如何使自己的片段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独特魅力?这是很多刚入职、资历浅的新教师所关心的一个问题。
一、片段教学中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把握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原则和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原则: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科学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 百拇医药
第一,在钻研心理学理论、教学大纲、教材和各种教学参考书基础上,每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背景知识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都是相关心理学理论、概念、方法[2];
第二,了解、研究学生之后,将各学段学生的客观心理事实和心理规律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预设生成的基础。
有些心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把心理学的概念混淆了。例如,海峡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生活难免有烦恼”(以下小学部分列举课例均来自于海峡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这一套教材中),授课教师一开始以“123木头人”活动导入,接着询问学生“木头人和我们有什么差别”,预设学生回答“木头人没有情绪”,该教师紧接着就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所以生活难免有烦恼”。
在这个片段教学中,该教师将情绪与烦恼等同起来,而这两个概念完全不相同。因此教师只要进行追问“为什么你们会有负面情绪”,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预设,引导“有时候是因为烦恼带给我们负面情绪,而生活难免有烦恼”即可达到“知道生活当中难免会有烦恼”这一教学目标。
, 百拇医药
还有部分新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陷入“为了活动而活动”的误区,过分追求活动的创新。殊不知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在体验中达成教学目标,了解、掌握当节课科学的核心知识与核心概念。
最近的一次区级教研,我区有一位新教师片段展示了一篇三年级(上)“坚持就是胜利”。在活动与体验环节,心理教师设计了名为“功夫熊猫来练功”的活动。这个活动将“123木头人”加以改造,使游戏更具有趣味性和体验性。在学生分享之后,心理教师再次进行了“功夫熊猫再练功”这一活动,但活动之后,这位教师的片段教学直接进入了“拓展延伸”环节,而并没有对第二次活动做一个提升或总结。
很多心理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很用心也追求创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片段教学中仅仅只是告诉听课者这个活动做过了而没有通过提问、反馈展示对活动充分利用,难免让人觉得遗憾又可惜。
二、教学方法运用体现专业性
, 百拇医药
心理健康教育课强调活动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多采用情境式活动教学[3]。不管是在真实课堂或是在片段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课堂讨论、心理测量、角色扮演、游戏法、视听材料穿插法等等。
团体动力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理论基础之一[4]。根据团体动力学理论,一个小组的人数以6~8人为宜。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片段教学中预设小组讨论、游戏活动、情境扮演等活动,都需要把人数模拟在6~8人之间。小组讨论运用的脑力激荡法、菲利普六六讨论法等方法都认为6~8人的团体可以充分进行思维激荡,让学生更有收获。有许多心理教师在片段教学中将学生分成4人小组,说明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理论和基础掌握不够熟练。
在2016年12月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课研讨上,一位心理教师用五年级(上)“友谊与竞争”进行片段教学展示。这位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活动与体验”的环节中运用了“红黑卡”即囚徒困境作为载体。囚徒困境是心理学里面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同时也给听课老师一个启发,是否可以把心理学的实验加以改造,变成趣味性更强的活动,加入教学设计中,让教学方法的展现上更有心理学的专业性。
, 百拇医药
还有一些新教师在课堂上会运用小调查、小问卷这样的形式进行导入或进行主体活动。听课者往往在听片段教学时候会反思这位教师所运用的问卷、调查是否具有信效度,如果没有信效度支撑,是否可以算作专业的心理测量。
一位心理教师设计的五年级(上)“学会赞扬别人”的片段教学中加入了李克特量表,即等级评价量表。李克特量表的运用规则是:在每一次活动结束后,都给别人对你的赞扬打分,越靠近0分代表这次赞扬令我很不开心,越靠近10分代表这次赞扬令我非常开心。还有一次片段教学展示上,一位展示教师运用了罗夏墨迹测验。相对于题量较大专业性强的16PF、SAS、SDS、EPQ等常用的心理测量量表,李克特量表、罗夏墨迹测验、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等的运用既能够依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与教学进行融合,又不失心理健康学科的专业性。, 百拇医药(林旭)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