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学课堂问题引思力提升的教学实践(2)
4.问题引思力提升,扩展了问题层次性分类
着力探索问题结构的生成、权重、改进及属性集的层次问题。我们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1] ,把问题提问认知水平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分别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并把课堂常见的问题结构,分为引入型问题、探索型问题和总结型问题三种不同类型,其中在课模实验过程中,我们把没有问题、无法回答问题、要答案问题、清晰化问题、引思性问题、未知问题做出层次性界定,对前三层低层次问题要求学生勤奋开发,对后三层高层次问题要求学生努力诠释,最终不断推动学生探求未知问题的兴趣。
5.问题引思力观念,催生了阳光式评价机制
引领学生开展自问自评,深化组内多元合作评价,创新容错纠错管评机制,注重融入评价差异性、真诚性、激励性、针对性、多样性、宽容性,不拘一格实施阳光评价,课堂评价既有自评、互评,也有组评。要求教师多微笑,多鼓励,多引导,课堂不再打断、插问,而是认真地关注与倾听,以“不言之教”叩问真学课堂。
, http://www.100md.com
6.问题引思力的引领,创新了典型性实践案例
各实验班基于问题不同作用,使用一事多态的“引思力”呈现法,把学习置于问题追问之中,由易到难指向深度,突出问题的生成质态,通过提炼、收集、概括各类问题案例,精心磨课,摸索教法,贯穿教学全过程,凸显出典型性推介作用。如通过对思品课实施同课异构,从师生对比、课堂授课观察分析,实验班的师生问题引思力衔接流畅,能给学生找垫脚石,问题信手拈来,或追问,或分析问题,课堂结构紧凑,问题链变式和追问多,当堂练习精而少,测验效果均分达98分,是典型的小步走,快节奏,大容量真学课堂;而未参与实验班级,就题论题、变式少、当堂练习量多,测验效果差。可见,师生的激情、合作程度、变式引申、精讲多练、感悟问题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二)问题引思力实验成效对比
项目通过实验记录分析,对实验班真学课堂前后问题类型进行量化对比发现,实验后教师以问代灌状况明显减少,老师更注重问题设置的层次性、启发性。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学生敢问了,乐问了,并逐渐掌握了提问的技巧,真学提问已不再是一种心理负担,而是一种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手段。调研显示,通过真学课堂引思力提升94%学生喜欢上问题提问课,其中86%的学生给出的理由是训练了他们的思维,上课很有意思。
, http://www.100md.com
(三)问题引思力实验综合成果
问题引思力课题实施以来,给真学课堂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有效激发,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年度全体教师在校内外上公开课、示范课、经验交流、同课异构、研讨活动计26堂次,均效果良好,受到好评;经多次考核我们发现,实验班的成绩优于对照班,问题引思力课模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整体素能。教师发表教研论文18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 2016年度我校被評为南通市优秀教育集体,促使我校2016年中考成绩跃居全市第一名,并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三、课改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课模实验推进中,因各学科老师教学水平、经验和能力的差异性,导致实验仍存在效益的不平衡性。因课堂上将问题引向深度需要一定的时间,而45分钟内又要保证知识点讲全,为赶教学进度,不少教师对课模推进特征仍感到困惑。因基于课模操作浅层次认识习惯性,仍有老师把问题引思力理解为教师问,学生答,甚至是教师问,教师答,问题整合度不高状况仍时有发生;面对新的问题学生时常会感到困惑,总有学生害怕答错,或者有问题不敢提的情况出现。
, http://www.100md.com
对此,要增强师生主动建构问题的意识,加大规范与内化课模推进力度,开展互相借鉴和经验交流,帮助所有教师能够达到娴熟操作课模。全面提倡诱思教法和智慧性学习,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确保有组织、有时间、有空间开展深度追问,重点突出课堂问题设置质量,注重用问题链去引申、解决与再创造问题,从问题走向问题,有效促进学生的问题生成与反思。要激发学生讲真话、论真问题、谈见解,实施“真学真诱、真做真评”主体教学行为,从“教师导学型”向“问题伴学型”常态化转变,让学生自主地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活动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确保问题生成和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以有效实现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参考文献
安德森.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缩本)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邱陞中学,南通,226401)
编辑/卫 虹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季爱云)
着力探索问题结构的生成、权重、改进及属性集的层次问题。我们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1] ,把问题提问认知水平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分别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并把课堂常见的问题结构,分为引入型问题、探索型问题和总结型问题三种不同类型,其中在课模实验过程中,我们把没有问题、无法回答问题、要答案问题、清晰化问题、引思性问题、未知问题做出层次性界定,对前三层低层次问题要求学生勤奋开发,对后三层高层次问题要求学生努力诠释,最终不断推动学生探求未知问题的兴趣。
5.问题引思力观念,催生了阳光式评价机制
引领学生开展自问自评,深化组内多元合作评价,创新容错纠错管评机制,注重融入评价差异性、真诚性、激励性、针对性、多样性、宽容性,不拘一格实施阳光评价,课堂评价既有自评、互评,也有组评。要求教师多微笑,多鼓励,多引导,课堂不再打断、插问,而是认真地关注与倾听,以“不言之教”叩问真学课堂。
, http://www.100md.com
6.问题引思力的引领,创新了典型性实践案例
各实验班基于问题不同作用,使用一事多态的“引思力”呈现法,把学习置于问题追问之中,由易到难指向深度,突出问题的生成质态,通过提炼、收集、概括各类问题案例,精心磨课,摸索教法,贯穿教学全过程,凸显出典型性推介作用。如通过对思品课实施同课异构,从师生对比、课堂授课观察分析,实验班的师生问题引思力衔接流畅,能给学生找垫脚石,问题信手拈来,或追问,或分析问题,课堂结构紧凑,问题链变式和追问多,当堂练习精而少,测验效果均分达98分,是典型的小步走,快节奏,大容量真学课堂;而未参与实验班级,就题论题、变式少、当堂练习量多,测验效果差。可见,师生的激情、合作程度、变式引申、精讲多练、感悟问题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二)问题引思力实验成效对比
项目通过实验记录分析,对实验班真学课堂前后问题类型进行量化对比发现,实验后教师以问代灌状况明显减少,老师更注重问题设置的层次性、启发性。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学生敢问了,乐问了,并逐渐掌握了提问的技巧,真学提问已不再是一种心理负担,而是一种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手段。调研显示,通过真学课堂引思力提升94%学生喜欢上问题提问课,其中86%的学生给出的理由是训练了他们的思维,上课很有意思。
, http://www.100md.com
(三)问题引思力实验综合成果
问题引思力课题实施以来,给真学课堂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有效激发,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年度全体教师在校内外上公开课、示范课、经验交流、同课异构、研讨活动计26堂次,均效果良好,受到好评;经多次考核我们发现,实验班的成绩优于对照班,问题引思力课模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整体素能。教师发表教研论文18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 2016年度我校被評为南通市优秀教育集体,促使我校2016年中考成绩跃居全市第一名,并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三、课改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课模实验推进中,因各学科老师教学水平、经验和能力的差异性,导致实验仍存在效益的不平衡性。因课堂上将问题引向深度需要一定的时间,而45分钟内又要保证知识点讲全,为赶教学进度,不少教师对课模推进特征仍感到困惑。因基于课模操作浅层次认识习惯性,仍有老师把问题引思力理解为教师问,学生答,甚至是教师问,教师答,问题整合度不高状况仍时有发生;面对新的问题学生时常会感到困惑,总有学生害怕答错,或者有问题不敢提的情况出现。
, http://www.100md.com
对此,要增强师生主动建构问题的意识,加大规范与内化课模推进力度,开展互相借鉴和经验交流,帮助所有教师能够达到娴熟操作课模。全面提倡诱思教法和智慧性学习,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确保有组织、有时间、有空间开展深度追问,重点突出课堂问题设置质量,注重用问题链去引申、解决与再创造问题,从问题走向问题,有效促进学生的问题生成与反思。要激发学生讲真话、论真问题、谈见解,实施“真学真诱、真做真评”主体教学行为,从“教师导学型”向“问题伴学型”常态化转变,让学生自主地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活动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确保问题生成和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以有效实现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参考文献
安德森.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缩本)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邱陞中学,南通,226401)
编辑/卫 虹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季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