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使用成瘾者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综述(2)
(一)认知与动机功能受损
研究表明,网络使用成瘾者的认知加工功能受损并伴随感觉功能易化现象,思维、语言认知、短时记忆和决策能力下降,相关功能脑区出现异常。
研究人员使用ERP技术发现,对于不同人群,网络成瘾组前额叶MMN的波幅显著升高,前额叶功能下降;网络成瘾青少年群体会表现出明显的表情认知易化现象,N170波潜伏期显著提前,提示其早期视觉功能也出现易化[14]。而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听觉N1波幅显著高于非成瘾者,出现感觉功能的异化现象;网络使用经验多的被试在感知觉层面的动作表征减弱[15];过度使用网络者的面孔加工在早期ERP成分上与正常人出现差异[16]。P300波反映大脑信息加工能力,P300潜伏期反映了个体对刺激信息的反应时间[17,18],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个体P3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19]。网络成瘾者在静息状态下自发脑电的复杂度值显著降低,表明其思维活动功能受损[20]。网络成瘾者的N4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反映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常规语言流畅功能下降[21]。
, http://www.100md.com
研究者采用Tversky社会认知实验范式,发现网络成瘾者在编码和再认两个加工階段均具有负性社会认知加工特点[22]。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加工过程出现异常,表现出对积极信息的忽视或拒绝积极认知加工,倾向于选择消极信息,进行消极认知加工[23]。网络成瘾者对于自我信息具有加工的优先性,自己的网名具有与真实人名相似的加工优势与机制,在视觉搜索任务中能获得更快的反应速度[24]。经过长时间的在线“训练”,会使网络成瘾者的感觉—动作协调[25]和视觉空间加工能力有所提高[10]。有研究采用数字颜色连线任务和Stroop测验,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被试在知觉反应加工速度上优于对照组被试[26]。
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motions)认为积极情绪能够扩展个体的注意范围和思维活动序列,帮助建构个体内资源和个体间资源(身体资源、智力资源、人际资源、心理资源等)[27]。自我概念分化假说(the self-concept fragmentation hypothesis)则提出互联网使个体可以较为容易地塑造多种可能自我,更使他们面对人和思想的多种可能性,可能会碎片化其人格,削弱他们整合自我不同方面为统一整体的能力,使个体面临自我概念无法整合的风险,造成自我概念混乱[28]。
, 百拇医药
(二)注意偏向
研究者使用oddball实验范式、stroop实验范式以及ERP等进行研究,结果一致证实网络成瘾者早期成分出现较早,网络成瘾群体普遍存在对网络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29]。
研究指出,网络游戏成瘾者对网络游戏相关词汇存在明显的注意偏向[30]。网络游戏成瘾组中网络游戏相关刺激诱发波幅显著偏大的P200和P300,提示网络游戏成瘾者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将更多的注意资源分配给了与网络相关的刺激[31]。网络成瘾者与对照组早期注意ERP成分比较显示,网络成瘾者早期视觉注意有明显异化现象,Stroop效应也显示个体对特定刺激存在较低的反应阈限,会分配较多注意,进行更多信息加工,从而产生注意偏向。
Ohman驱动注意理论阐述,人天生就对负性刺激有选择性的回避反应,当环境中出现威胁刺激,由此而引发的消极情绪就会驱动注意,而使注意首先关注这些负性刺激[32]。长期使用网络的青少年显露出对外界事物的注意力涣散、对网络内容拥有敏感的注意能力、很难自控离开网络,严重影响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内隐认知理论(implicit theory of cognitive)认为成瘾是一种自发无意识的、无法控制的、难以中断的潜在认知行为[33]。基于图式的成瘾理论(schema-based theories of addiction)则指出成瘾者会优先注意到与网络相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形成图式,而保存在大脑中的这种图式又会在相关刺激的作用下被激活,进一步影响对网络相关信息的注意[34]。
, http://www.100md.com
(三)情绪加工与识别
网络成瘾群体存在较为普遍的情绪困扰现象[35],即网络成瘾者在离开网络的间歇期会出现焦躁不安、情绪低落等症状。研究指出,在与正常被试相比时,网络成瘾青少年表现出明显的表情认知异化现象,对情绪的识别能力也更为敏感[36]。已有研究指出,大脑前额叶皮层对情绪的加工与识别尤为重要,PIU群体可能存在前额叶的功能性障碍[37];对人脸表情进行情绪标记时前额叶皮层(PFC)的活动显著增强。网络成瘾者的眶额叶白质、胼胝体、额枕叶束下部、辐射冠和内外囊等大脑区域部分各向异性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比对照组低,存在异常的白质整合,而这些区域与情绪的产生和处理紧密相关[38]。
Zajonc的情感优先假说(affective primacy hypo-thesis)指出,情绪加工在认知加工之前[39]。诱因—敏感化模型(incentive-sensitization model)指出,长期的成瘾行为会改变伏隔核(the nucleus accumbens,Nacc)等相关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从而对成瘾相关刺激异常敏感,形成对成瘾行为及其相关线索的病理性特性,即神经易感化(neural sensitization)[40]。躯体标记假说(somatic marker hypothesis)则认为情绪是由特定情境所诱发的躯体反应和中枢活动变化的集合,躯体反应主要包括内脏活动(如心率、血压和胃肠蠕动)、腺体分泌和皮肤电活动等,这些躯体反应投射并表现在内侧眶额皮层/腹内侧前额叶、杏仁核、脑岛和躯体感觉皮层等脑区[41]。
(四)抑制控制与感觉寻求
Steinberg双系统模型提出,感觉寻求和冲动控制是个体危险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 百拇医药(刘思义)
研究表明,网络使用成瘾者的认知加工功能受损并伴随感觉功能易化现象,思维、语言认知、短时记忆和决策能力下降,相关功能脑区出现异常。
研究人员使用ERP技术发现,对于不同人群,网络成瘾组前额叶MMN的波幅显著升高,前额叶功能下降;网络成瘾青少年群体会表现出明显的表情认知易化现象,N170波潜伏期显著提前,提示其早期视觉功能也出现易化[14]。而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听觉N1波幅显著高于非成瘾者,出现感觉功能的异化现象;网络使用经验多的被试在感知觉层面的动作表征减弱[15];过度使用网络者的面孔加工在早期ERP成分上与正常人出现差异[16]。P300波反映大脑信息加工能力,P300潜伏期反映了个体对刺激信息的反应时间[17,18],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个体P3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19]。网络成瘾者在静息状态下自发脑电的复杂度值显著降低,表明其思维活动功能受损[20]。网络成瘾者的N4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反映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常规语言流畅功能下降[21]。
, http://www.100md.com
研究者采用Tversky社会认知实验范式,发现网络成瘾者在编码和再认两个加工階段均具有负性社会认知加工特点[22]。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加工过程出现异常,表现出对积极信息的忽视或拒绝积极认知加工,倾向于选择消极信息,进行消极认知加工[23]。网络成瘾者对于自我信息具有加工的优先性,自己的网名具有与真实人名相似的加工优势与机制,在视觉搜索任务中能获得更快的反应速度[24]。经过长时间的在线“训练”,会使网络成瘾者的感觉—动作协调[25]和视觉空间加工能力有所提高[10]。有研究采用数字颜色连线任务和Stroop测验,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被试在知觉反应加工速度上优于对照组被试[26]。
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motions)认为积极情绪能够扩展个体的注意范围和思维活动序列,帮助建构个体内资源和个体间资源(身体资源、智力资源、人际资源、心理资源等)[27]。自我概念分化假说(the self-concept fragmentation hypothesis)则提出互联网使个体可以较为容易地塑造多种可能自我,更使他们面对人和思想的多种可能性,可能会碎片化其人格,削弱他们整合自我不同方面为统一整体的能力,使个体面临自我概念无法整合的风险,造成自我概念混乱[28]。
, 百拇医药
(二)注意偏向
研究者使用oddball实验范式、stroop实验范式以及ERP等进行研究,结果一致证实网络成瘾者早期成分出现较早,网络成瘾群体普遍存在对网络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29]。
研究指出,网络游戏成瘾者对网络游戏相关词汇存在明显的注意偏向[30]。网络游戏成瘾组中网络游戏相关刺激诱发波幅显著偏大的P200和P300,提示网络游戏成瘾者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将更多的注意资源分配给了与网络相关的刺激[31]。网络成瘾者与对照组早期注意ERP成分比较显示,网络成瘾者早期视觉注意有明显异化现象,Stroop效应也显示个体对特定刺激存在较低的反应阈限,会分配较多注意,进行更多信息加工,从而产生注意偏向。
Ohman驱动注意理论阐述,人天生就对负性刺激有选择性的回避反应,当环境中出现威胁刺激,由此而引发的消极情绪就会驱动注意,而使注意首先关注这些负性刺激[32]。长期使用网络的青少年显露出对外界事物的注意力涣散、对网络内容拥有敏感的注意能力、很难自控离开网络,严重影响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内隐认知理论(implicit theory of cognitive)认为成瘾是一种自发无意识的、无法控制的、难以中断的潜在认知行为[33]。基于图式的成瘾理论(schema-based theories of addiction)则指出成瘾者会优先注意到与网络相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形成图式,而保存在大脑中的这种图式又会在相关刺激的作用下被激活,进一步影响对网络相关信息的注意[34]。
, http://www.100md.com
(三)情绪加工与识别
网络成瘾群体存在较为普遍的情绪困扰现象[35],即网络成瘾者在离开网络的间歇期会出现焦躁不安、情绪低落等症状。研究指出,在与正常被试相比时,网络成瘾青少年表现出明显的表情认知异化现象,对情绪的识别能力也更为敏感[36]。已有研究指出,大脑前额叶皮层对情绪的加工与识别尤为重要,PIU群体可能存在前额叶的功能性障碍[37];对人脸表情进行情绪标记时前额叶皮层(PFC)的活动显著增强。网络成瘾者的眶额叶白质、胼胝体、额枕叶束下部、辐射冠和内外囊等大脑区域部分各向异性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比对照组低,存在异常的白质整合,而这些区域与情绪的产生和处理紧密相关[38]。
Zajonc的情感优先假说(affective primacy hypo-thesis)指出,情绪加工在认知加工之前[39]。诱因—敏感化模型(incentive-sensitization model)指出,长期的成瘾行为会改变伏隔核(the nucleus accumbens,Nacc)等相关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从而对成瘾相关刺激异常敏感,形成对成瘾行为及其相关线索的病理性特性,即神经易感化(neural sensitization)[40]。躯体标记假说(somatic marker hypothesis)则认为情绪是由特定情境所诱发的躯体反应和中枢活动变化的集合,躯体反应主要包括内脏活动(如心率、血压和胃肠蠕动)、腺体分泌和皮肤电活动等,这些躯体反应投射并表现在内侧眶额皮层/腹内侧前额叶、杏仁核、脑岛和躯体感觉皮层等脑区[41]。
(四)抑制控制与感觉寻求
Steinberg双系统模型提出,感觉寻求和冲动控制是个体危险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 百拇医药(刘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