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8年第2期
编号:13203088
中学教育仪式感养成的心理学基础(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2期
     〔摘要〕对于“仪式”的研究,主要是在社会学学科中进行,不过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也可以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中学教育中给学生传达仪式感这件事进行分析,解释仪式感的构成,以及涉及的群体心理学理论。分析了中学教育过程中仪式感培养的重要性,此类的仪式感对群体和个人心理分别有怎样的影响,指出了目前中学教育过程中仪式感培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仪式感;中学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2-0004-05

    一、仪式和仪式教育的形成及作用

    (一)仪式的定义

    对于“仪式”一词,从不同的层面可以做出不同的定义。在2003年第一版《心理学大辞典》中,“仪式”被界定为规范化或习俗化的行为,一个或者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宗教、人际交往等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社会学家爱弥儿·涂尔干在他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提到,“仪式是在集合群体中产生的行为方式,它们必定要激发、维持或者重塑群体中的某些心理状态。”[1]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则认为,仪式有两个重要特征即“交流”和“变化”。“仪式具有规范化的形式,与其说它来自于个体的心理活动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