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8年第2期
编号:13203104
影像发声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2)

     (三)参与者招募与培训

    虽然参与该项目的中学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学校开展过多次的团体心理咨询活动。但是,将影像发声运用于学校,还是第一次。所以,在招募志愿者的时候,我们采取了自愿加挑选的方式。首先,由心理教师面向高一年级学生宣传这个项目,并招募志愿者。共有274名学生填报了报名申请表。然后,根据学生填写的报名表中“你参与该项目的意图?”和班主任老师对于该学生的评价,筛选出27名志愿者。志愿者满足的条件包括:(1)有比较明显的学校适应不良行为,如多次违反校纪校规。(2)对学校生活的评价多为负性。(3)自愿报名参与并能保证全程参与该项目。

    招募后的志愿者集体参加了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的培训会。培训会上,负责人向志愿者介绍了项目的情况。包括:(1)什么是影像发声;(2)为什么影像发声中要运用到图像和文字描述;(3)举例“高中生的健康饮食”为主题的影像发声,介绍影像发声的前期操作程序;(4)影像发声的意义。

    在招募与培训之后,给予志愿者知情同意书,告知志愿者及其监护人该项目的情况。

    (四)明确拍照任务

    一周之后,回收志愿者知情同意书27份。培训进入到指导志愿者如何拍照。由于随身携带照相机对于高中生来说有较大困难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78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