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对儿童发展的影响(1)
〔摘要〕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对儿童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回顾了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对儿童的行为问题、社会交往和学习与认知功能三方面影响的研究发现与应用成果,并探讨了在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对儿童影响途径中的具有关键作用的保护性因素,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目睹婚姻暴力;儿童;综述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5-0004-05
家庭,总被人比喻为―温暖的港湾,但是近十几年来,家庭暴力现象的凸显,让部分家庭也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2013年10月,全国妇联出版《新时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约有24.7%的女性正在遭受或曾遭受过来自配偶不同形式的婚姻暴力,如今这一态势也愈演愈烈。国内对于婚姻暴力的定义还没有完全统一,因此大多沿用国外学者的定义。Straus[1]将婚姻暴力定义为发生在已婚、同居在一起的配偶间的暴力行为,并将暴力分为两种等级,一为一般性的暴力行为,指有意使得他人体验到身体或心理上的痛苦;二为虐待性的暴力行为,包括殴打,开枪射击及刺杀等行为。
, http://www.100md.com
社会上一般人通常认为只要儿童在父母之间的婚姻暴力过程中没有亲身受到暴力侵害,就不会对其产生负面的影响,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2]。有学者指出,目睹父母婚姻暴力(exposure to the domestic violence)对于儿童的身心状况及行为也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目睹父母婚姻暴力是指:经常目睹双亲(现在或曾经具有婚姻关系的父母)中的一方对另外一方施加身体虐待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直接看到或间接地听到殴打、威胁的行为,或者仅仅看到暴力之后的结果,如母亲身上的伤痕等[3]。Saltzman,Holden与Holahan[4]曾将这种目睹父母婚姻暴力看成是制造心理伤疤的一种方式,目睹父母婚姻暴力不仅对儿童的行为问题、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还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如父母婚姻暴力的代际遗传等。比起身体遭受父母的虐待,目睹父母婚姻暴力的过程对儿童各方面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5]。有数据表明,在美国每年有超过三百万的儿童曾目睹过父母间的婚姻暴力,据调查显示,还有13%~27%的成年人在童年期目睹过父母之间的躯体冲突。相关研究表明,在美国,目睹父母婚姻暴力的儿童比起没有目睹过父母婚姻暴力的儿童受到父母身体虐待的可能性高2.6倍,受到心理虐待的可能性高达9.6倍[6]。美国已经将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归为儿童受虐方式的一种。
, 百拇医药
國外自20世纪80年代即开展了关于目睹父母婚姻暴力与儿童及青少年成长关系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颇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而在我国,学者们大多从比较宽泛的家庭暴力领域开展研究,对于目睹父母婚姻暴力的研究较少。本文拟对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对儿童与青少年发展的影响的主要研究发现和应用成果进行回顾与介绍,并对目睹父母婚姻暴力与儿童青少年发展之间的一些重要的保护性因素做一番思考。
一、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一)行为问题
一项对 118 项研究进行的元分析研究也发现目睹婚姻暴力儿童比起一般儿童更容易出现一些行为问题[7]。而国外近几十年来关于目睹婚姻暴力对儿童影响的研究也都表明,目睹父母婚姻暴力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儿童产生内化性问题与外化性问题[8-11]。内化性问题(internalizing problems)和外化性问题(externalizing problems)这一分类是由Achenbach 在 1966 年提出的,他将常见儿童青少年心理病理问题分为内化性问题和外化性问题。从症状水平来说,内化性问题指问题常发生于个体内部,如抑郁、恐惧、焦虑、害羞等等。而外化性问题则表现在外在行为上,大都指向他人,包括与他人的冲突、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过度活跃或多动等特点[12]。
, 百拇医药
值得注意的是,当儿童长期目睹母亲处于父亲的虐待情境下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PTSD的出现会使儿童出现焦虑、抑郁、恐惧、无助等内心感受,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发展出攻击性强、低自尊等情绪反应,并会习得一些不良的睡眠习惯及不良的人际交往能力。暴露在暴力情境中的频率越高,表现出的行为问题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越高,这些现象也会影响到儿童的道德发展[13-16]。目睹父母婚姻暴力也会造成儿童产生害怕、恐惧和无助等负面情绪[17]。长期目睹婚姻暴力与儿童的情绪反应能力具有相关性[18],长期目睹婚姻暴力的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较差,对一些刺激往往会有过度的情感反应,这不利于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的发展。
近几年,国外学者格外关注父母婚姻暴力中暴力行为的代际传递效应。1977年,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最早涉及了家庭暴力的代际传递过程。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儿童在目睹父母婚姻暴力的过程中习得暴力行为,从而实现了暴力的代际遗传。在暴力的家庭环境中,施暴者和受虐者无疑给儿童示范了最好的暴力行为教材[19]。Lynette的研究发现,在童年期目睹过父母婚姻暴力的儿童在成年期更有可能对伴侣或子女实施暴力行为[20]。国内有学者通过对暴力家系组与无暴力家系组的施暴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国内社区家庭暴力严重躯体施暴行为存在代际遗传现象,即儿童期目睹家庭暴力成年后更容易成为躯体施暴者,而亲身经历家庭暴力不一定成为严重的躯体施暴者[21]。
, http://www.100md.com
(二)同伴交往
早期研究表明,长期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儿童往往也伴有较差的同伴关系[22],研究者发现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儿童报告出在学校更高的孤独感水平,同时他们与亲密的朋友产生冲突的频率会增高。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儿童更不容易与其他儿童建立友谊,更容易出现与朋友打架斗殴的行为,他们也更容易被同伴们戏弄和疏远[23]。一项纵向研究结果表明,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可以预测儿童对同性别同伴的攻击性行为[24]。以前的研究认为长期暴露于父母婚姻暴力之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情绪表达和调节方面的问题。目睹父母婚姻暴力的儿童面对一些事件很难表达出适宜的情绪,而且比起一般儿童,他 们 更 倾 向 于 表 达 自 己 的 消 极 情 感[25]。由于情绪表达和调节方面的问题,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儿童在与同伴的社会交往中面临一些困境。当面临同伴的挑衅时,这类儿童的消极情绪更容易被唤起,而且由于缺乏调控的能力,这导致他们往往反应过度,比一般儿童更容易陷入与同伴的冲突之中。, 百拇医药(马维振 李卉子)
〔关键词〕目睹婚姻暴力;儿童;综述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5-0004-05
家庭,总被人比喻为―温暖的港湾,但是近十几年来,家庭暴力现象的凸显,让部分家庭也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2013年10月,全国妇联出版《新时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约有24.7%的女性正在遭受或曾遭受过来自配偶不同形式的婚姻暴力,如今这一态势也愈演愈烈。国内对于婚姻暴力的定义还没有完全统一,因此大多沿用国外学者的定义。Straus[1]将婚姻暴力定义为发生在已婚、同居在一起的配偶间的暴力行为,并将暴力分为两种等级,一为一般性的暴力行为,指有意使得他人体验到身体或心理上的痛苦;二为虐待性的暴力行为,包括殴打,开枪射击及刺杀等行为。
, http://www.100md.com
社会上一般人通常认为只要儿童在父母之间的婚姻暴力过程中没有亲身受到暴力侵害,就不会对其产生负面的影响,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2]。有学者指出,目睹父母婚姻暴力(exposure to the domestic violence)对于儿童的身心状况及行为也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目睹父母婚姻暴力是指:经常目睹双亲(现在或曾经具有婚姻关系的父母)中的一方对另外一方施加身体虐待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直接看到或间接地听到殴打、威胁的行为,或者仅仅看到暴力之后的结果,如母亲身上的伤痕等[3]。Saltzman,Holden与Holahan[4]曾将这种目睹父母婚姻暴力看成是制造心理伤疤的一种方式,目睹父母婚姻暴力不仅对儿童的行为问题、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还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如父母婚姻暴力的代际遗传等。比起身体遭受父母的虐待,目睹父母婚姻暴力的过程对儿童各方面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5]。有数据表明,在美国每年有超过三百万的儿童曾目睹过父母间的婚姻暴力,据调查显示,还有13%~27%的成年人在童年期目睹过父母之间的躯体冲突。相关研究表明,在美国,目睹父母婚姻暴力的儿童比起没有目睹过父母婚姻暴力的儿童受到父母身体虐待的可能性高2.6倍,受到心理虐待的可能性高达9.6倍[6]。美国已经将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归为儿童受虐方式的一种。
, 百拇医药
國外自20世纪80年代即开展了关于目睹父母婚姻暴力与儿童及青少年成长关系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颇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而在我国,学者们大多从比较宽泛的家庭暴力领域开展研究,对于目睹父母婚姻暴力的研究较少。本文拟对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对儿童与青少年发展的影响的主要研究发现和应用成果进行回顾与介绍,并对目睹父母婚姻暴力与儿童青少年发展之间的一些重要的保护性因素做一番思考。
一、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一)行为问题
一项对 118 项研究进行的元分析研究也发现目睹婚姻暴力儿童比起一般儿童更容易出现一些行为问题[7]。而国外近几十年来关于目睹婚姻暴力对儿童影响的研究也都表明,目睹父母婚姻暴力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儿童产生内化性问题与外化性问题[8-11]。内化性问题(internalizing problems)和外化性问题(externalizing problems)这一分类是由Achenbach 在 1966 年提出的,他将常见儿童青少年心理病理问题分为内化性问题和外化性问题。从症状水平来说,内化性问题指问题常发生于个体内部,如抑郁、恐惧、焦虑、害羞等等。而外化性问题则表现在外在行为上,大都指向他人,包括与他人的冲突、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过度活跃或多动等特点[12]。
, 百拇医药
值得注意的是,当儿童长期目睹母亲处于父亲的虐待情境下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PTSD的出现会使儿童出现焦虑、抑郁、恐惧、无助等内心感受,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发展出攻击性强、低自尊等情绪反应,并会习得一些不良的睡眠习惯及不良的人际交往能力。暴露在暴力情境中的频率越高,表现出的行为问题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越高,这些现象也会影响到儿童的道德发展[13-16]。目睹父母婚姻暴力也会造成儿童产生害怕、恐惧和无助等负面情绪[17]。长期目睹婚姻暴力与儿童的情绪反应能力具有相关性[18],长期目睹婚姻暴力的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较差,对一些刺激往往会有过度的情感反应,这不利于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的发展。
近几年,国外学者格外关注父母婚姻暴力中暴力行为的代际传递效应。1977年,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最早涉及了家庭暴力的代际传递过程。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儿童在目睹父母婚姻暴力的过程中习得暴力行为,从而实现了暴力的代际遗传。在暴力的家庭环境中,施暴者和受虐者无疑给儿童示范了最好的暴力行为教材[19]。Lynette的研究发现,在童年期目睹过父母婚姻暴力的儿童在成年期更有可能对伴侣或子女实施暴力行为[20]。国内有学者通过对暴力家系组与无暴力家系组的施暴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国内社区家庭暴力严重躯体施暴行为存在代际遗传现象,即儿童期目睹家庭暴力成年后更容易成为躯体施暴者,而亲身经历家庭暴力不一定成为严重的躯体施暴者[21]。
, http://www.100md.com
(二)同伴交往
早期研究表明,长期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儿童往往也伴有较差的同伴关系[22],研究者发现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儿童报告出在学校更高的孤独感水平,同时他们与亲密的朋友产生冲突的频率会增高。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儿童更不容易与其他儿童建立友谊,更容易出现与朋友打架斗殴的行为,他们也更容易被同伴们戏弄和疏远[23]。一项纵向研究结果表明,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可以预测儿童对同性别同伴的攻击性行为[24]。以前的研究认为长期暴露于父母婚姻暴力之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情绪表达和调节方面的问题。目睹父母婚姻暴力的儿童面对一些事件很难表达出适宜的情绪,而且比起一般儿童,他 们 更 倾 向 于 表 达 自 己 的 消 极 情 感[25]。由于情绪表达和调节方面的问题,目睹父母婚姻暴力儿童在与同伴的社会交往中面临一些困境。当面临同伴的挑衅时,这类儿童的消极情绪更容易被唤起,而且由于缺乏调控的能力,这导致他们往往反应过度,比一般儿童更容易陷入与同伴的冲突之中。, 百拇医药(马维振 李卉子)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围城内外 > 解读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