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布袋木偶在小学心理课上的应用(1)
〔摘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学原理,将非遗项目中的布袋木偶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机融合,阐述应用布袋木偶的背景、可行性以及在心理课堂中三个阶段的具体使用功能、范例和注意事项。〔关键词〕心理课;布袋木偶;非遗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6-0028-03
一、问题背景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会议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而早在1997年我国就有《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2004年8月,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国掀起了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热潮,而我所在的福建省厦门何厝小学自2006年以来,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童谣、布袋木偶、珠绣、茶文化等引进校园,随着这一系列校本课程的实施和深入开展,非遗成为学校的特色名片之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要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