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情商、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2)
![]() |
(四)中职生情商、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由表3得知,中职生的情商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情商、自尊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p<0.01)。这表明,情商和自尊越高,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
(五)中职生情商、自尊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由表4可知,情商和自尊作为预测变量预测心理健康时,都具有显著作用,其共同解释变异量为0.47,即两个变量能共同预测心理健康的47%的变异量。这表明情商和自尊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三、讨论
(一)中职生情商、自尊与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
调查表明,有将近一半(46.70%)的学生情商较低。通过与他们的访谈交流,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部分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中晚期,虽然他们的生理逐渐发育成熟,但是心理还远未成熟,在他们身上还普遍存在着不能很好地体察自己的情绪,往往遇事会表现出冲动、易怒、偏激等不良情绪及行为,在面对挫折时缺乏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往往又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导致人际关系不良等问题[10];二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即使有的学校开设了心理课程,但是由于师资、活动场地、开设班级数量少、以理论课为主等条件的限制,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不能进行更深入的情绪体验,也就无法有效地达到情商培养的目的。
调查显示中职生的自尊在中等水平以上,说明中职生普遍对自我的评价较好。同时调查显示有多达62.10%的中职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51.90%的中职生有轻度心理问题,这一部分学生基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的手段恢复心理健康。还有10.2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一部分学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他们只依靠自身可能不能解决问题,好在现在许多中职学校都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及专业的心理设备,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职生情商、自尊与心理健康的性别比较
研究表明,中职男生的情商显著高于中职女生。一般来说,女生心思细腻,情感也较为丰富,但是情绪变化较快,对待人和事往往会斤斤计较,很多事情会放在心里而不表达出来[11]。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女生往往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猜疑、敏感、嫉妒等不良心理,甚至会出现同学之间因为某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互不往来的情况。相比之下,男生比女生心胸更豁达些,他们也更愿意向他人吐露心中的不快,即使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往往也会事后握手言和,人际关系较和谐。研究表明中职男生与中职女生在自尊及心理健康上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中职生情商、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年级比较
研究表明,中职三年级学生的情商显著高于中职一年级,而中职二年级与中职三年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及阅历的丰富,高年级的学生在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都越来越成熟,遇到问题或面对挫折时,往往会采取较为合理、积极的方式应对,在人际交往时往往也会更多地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人际交往的技能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际关系较为理想[12]。
研究结果显示,中职一年级学生的自尊显著高于中职二、三年级的学生,而二、三年级中职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随着年级的上升自尊反而降低。这与张妍[13]等、张文新[14]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读职校的学生基本上是成绩不够好而进不了普通高中的,他们普遍存在着学业不理想、失败体验多的问题,所以来到了职校这样一个新的环境,他们可能通过维持较高的自尊来进行自我保护。但随着年级的上升,他们又面临学业及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自信心和自我评价会出现下降。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重要推力,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甚至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对于中职生自信心的树立、自我价值的认可会有很大帮助。
研究还表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从研究结果来说,有62.1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所以各个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结合访谈了解到,中职生多数还处在青春期的中晚期,在他们身上还存在着某些担忧、困惑及迷惘,比如:低年级学生的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等问题,高年级学生对专业和未来的迷茫等问题。这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四)中职生情商、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表明,中职生的情商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而情商、自尊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这也符合我们研究的预期。情商高的学生往往能够很好地了解和管理自身情绪,积极进行自我激励;同时能够及时体察别人的情绪,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能够与自己好好相处,能够与他人好好相处的人对自身的评价、对自我价值及能力的认可一般不会低。所以情商高的人往往自尊也是高的。
研究还表明,情商高、自尊高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情商和自尊作为预测变量预测心理健康时,都具有显著作用,其共同解释变异量为0.47,即两个变量能共同预测心理健康的47%的变异量。这表明情商和自尊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早在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就把情绪健康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随着情商内涵的不断扩大,情商的高低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情商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著十分密切的关系,情商良好是心理健康的前提,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一个人如果情绪出现了问题,心理健康的水平也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预示着心理问题的发生,从本质上来说情绪问题也是一种心理问题。高自尊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通常表现出积极主动、自信乐观、人际交往和谐,成功的体验也较多,因此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而低自尊的学生则相反,他们在诸事中都表现得较为消极、缺乏主动,心理及行为充满矛盾,自我和谐度差,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因此,培育和提高青少年的情商及自尊水平,应当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指引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
注:基金项目: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编号:XJEDU040515B05)。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戈尔曼.情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俞国良.心理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上海:三联书店,1988.
[5]杨丽珠,张丽华.论咨询的心理意义[J].心理学探新,2003,23(4):10-12+16.
[6]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12(6):553-555.
[7]周帆,王登峰.外显和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3):197-199.
[8]汪向东,王希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1999.
[9]王极盛.心灵时代——心理主宰健康[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10]谭玉宇.中专学生情商教育初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1]吴锡改,郝宗英.论青少年情商素质与心理健康[J].长江大学学报,2010,33(2):88-91.
[12]张建华.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商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13]张妍,张瑞娟,等.职高生自尊、自我认同感与归因倾向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513-517.
[14]张文新.初中学生自尊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7(6):504-508.
(作者单位:1.杭州技师学院,杭州,311500;2.张家口学院,张家口,075000)(姜少凯 梁进龙)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