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六步法,助学生转危为安(1)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被重视,而学生自杀也逐渐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结合真实案例,对一起小学生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得出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自杀心理;个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1671-2684(2018)23-0047-05
缘起:获知危机事件信息
2016年11月5日,学校德育处打电话告知,学校四年级有一女生H,三次给老师留下遗书说要自杀,最近一次事件发生在11月3日中午。德育处要求心理老师介入,实施心理危机干预。获知信息后心理辅导老师做了如下工作。
(1)收集整理资料及评估。
, http://www.100md.com
(2)制订有针对性的自杀心理危机干预计划。
(3)实施危机干预。
一、 理论指导和工作目标
理论指导:自杀危机干预主要针对有可能诱发自杀行为发生的种种因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最终目的在于预防自杀,降低自杀率。按照自杀所处的时期,可以将自杀危机干预分为心理健康的普适性干预、自杀危机前的预防性干预、自杀危机当下的过程性干预和自杀危机后的维护性干预四个阶段。做好自杀的善后工作有两点要关注:一是重视对自杀未遂者心理修复;二是要关注自杀死亡发生后,周围群体的心理修复。
具体操作采用危机干预六步法:
第一步:确定问题(评估和收集资料)
第二步:确保求助者安全
, http://www.100md.com
第三步:给予支持(主要是倾听而非采取行动)
第四步: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
第五步:制订计划
第六步:得到承诺
危机干预工作者要将对求助者的评估贯穿整个六步法的干预过程。
工作目标:根据以上理论,确定本次干预属于自杀危机后的维护性干预,主要是通过个体辅导评估想自杀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完成该生的心理修复及制定后期辅导方案。
二、成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校团委、德育处、年级组长、校医、心理咨询室等单位负责人担任,办公室设在心理咨询室。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
, http://www.100md.com
三、个体自杀心理危机干预过程
第一步:确定问题(评估和收集资料)
(一)社会调查资料
心理教师分别与班主任和班级学生交谈,收集资料如下。
学生H,10岁,四年级学生,独生女。家庭完整,本地人,爸爸小学文化,妈妈初中文化。因为是家族中最小的一个孩子,爷爷奶奶非常宠溺,满足她的一切要求,妈妈比较迁就,爸爸脾气比较暴躁,但在零花钱上对孩子有求必应。
H性格暴躁、易怒,发生了三次留下遗书准备自杀的事件。每次自杀都是当着老师的面,在被其他学生激怒或者有事不合心意时出现,老师对该生除了哄劝开导别无他法。前两次事件发生后,班主任找家长进行了沟通。家长反映,该生在家没有发生过任何类似情况,对于该类事件家长进行了简单的批评教育。该生在发生了该事件后,在老师的劝说下情绪稳定,之后对班主任老师非常黏腻,也越发任性,出现由于一句话的批评而冲进厕所躲避两节课,无论谁劝说都无效的情况。班主任对待学生的心态是因怕而不惹、不管。
, http://www.100md.com
所处环境:H所在班是全校出名的问题班,班里学生比较易怒、浮躁、不理解老师的好意。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几乎每学期都换老师,无论是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还是其他的科任老师,都反映班级难管,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课堂效率低下。学生之间非常容易发生冲突,相互之间互不谦让,不会互帮互助。
本来要联系学生家长,但是班主任联系后家长不愿到学校和心理老师沟通,只是通过电话和班主任进行了沟通。
(二)对该危机案例的心理评估
1.个性特征、行为表现(自述与观察)
(1)争强好胜,爱替朋友打抱不平
(2)和同学产生纠纷后,通过武力的方式解决
(3)在和同学相处中,容易发怒,喜欢控制他人
, 百拇医药
(4)不喜欢采用自杀威胁的方式,事后经常感到后悔
(5)情绪化,不分上课下课,只要不愉快就会生气发怒
(6)行为举止正常
(7)愿意学习改变
(8)不是真的想要自杀
2.自杀心理危机发生的原因
该生不是真的想要自杀,而是没有学会合理表达情绪。另外,该生从父亲那里习得了“不听话—扔到楼下—听话”的行为控制模式,手段都是杀死自己,只不过控制对象由自己变为他人。留下遗书想要自杀,只是该生过激情绪支配下的、以生命要挟的行为模式再现。
3.自杀风险评估
, http://www.100md.com 通过与该生交谈,了解到其有自杀的说法,但不是真的想死,无自杀自伤的计划。通过自杀风险评估表测评(见表1),评分为0;有3次实施留下遗书自杀的经历,只是为了威胁,真实意图并不是想死,评分为1;尚处于小学阶段,现实生活压力表现为亲子矛盾和同学冲突,评分为1;有支持资源却支持不力:亲子关系不好,爸爸经常会威胁不听话就扔到楼下,班级氛围松散,经常更换老师,评分为1;同伴关系欠佳,常有冲突,无临床诊断,无精神类疾病,评分为0。总分为3,自杀风险不大。但是,该生个性暴躁易怒,较为情绪化,易激惹,不排除冲动下做出过激行为的可能。
4.定性评估
该生愤怒时会随意发泄,以死威胁,随后感到后悔,表现为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其人格特征很稳定,自己自知和老师、同学了解一致,依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个案属于非精神病类问题。, http://www.100md.com(林瑛?安翠)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自杀心理;个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1671-2684(2018)23-0047-05
缘起:获知危机事件信息
2016年11月5日,学校德育处打电话告知,学校四年级有一女生H,三次给老师留下遗书说要自杀,最近一次事件发生在11月3日中午。德育处要求心理老师介入,实施心理危机干预。获知信息后心理辅导老师做了如下工作。
(1)收集整理资料及评估。
, http://www.100md.com
(2)制订有针对性的自杀心理危机干预计划。
(3)实施危机干预。
一、 理论指导和工作目标
理论指导:自杀危机干预主要针对有可能诱发自杀行为发生的种种因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最终目的在于预防自杀,降低自杀率。按照自杀所处的时期,可以将自杀危机干预分为心理健康的普适性干预、自杀危机前的预防性干预、自杀危机当下的过程性干预和自杀危机后的维护性干预四个阶段。做好自杀的善后工作有两点要关注:一是重视对自杀未遂者心理修复;二是要关注自杀死亡发生后,周围群体的心理修复。
具体操作采用危机干预六步法:
第一步:确定问题(评估和收集资料)
第二步:确保求助者安全
, http://www.100md.com
第三步:给予支持(主要是倾听而非采取行动)
第四步: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
第五步:制订计划
第六步:得到承诺
危机干预工作者要将对求助者的评估贯穿整个六步法的干预过程。
工作目标:根据以上理论,确定本次干预属于自杀危机后的维护性干预,主要是通过个体辅导评估想自杀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完成该生的心理修复及制定后期辅导方案。
二、成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校团委、德育处、年级组长、校医、心理咨询室等单位负责人担任,办公室设在心理咨询室。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
, http://www.100md.com
三、个体自杀心理危机干预过程
第一步:确定问题(评估和收集资料)
(一)社会调查资料
心理教师分别与班主任和班级学生交谈,收集资料如下。
学生H,10岁,四年级学生,独生女。家庭完整,本地人,爸爸小学文化,妈妈初中文化。因为是家族中最小的一个孩子,爷爷奶奶非常宠溺,满足她的一切要求,妈妈比较迁就,爸爸脾气比较暴躁,但在零花钱上对孩子有求必应。
H性格暴躁、易怒,发生了三次留下遗书准备自杀的事件。每次自杀都是当着老师的面,在被其他学生激怒或者有事不合心意时出现,老师对该生除了哄劝开导别无他法。前两次事件发生后,班主任找家长进行了沟通。家长反映,该生在家没有发生过任何类似情况,对于该类事件家长进行了简单的批评教育。该生在发生了该事件后,在老师的劝说下情绪稳定,之后对班主任老师非常黏腻,也越发任性,出现由于一句话的批评而冲进厕所躲避两节课,无论谁劝说都无效的情况。班主任对待学生的心态是因怕而不惹、不管。
, http://www.100md.com
所处环境:H所在班是全校出名的问题班,班里学生比较易怒、浮躁、不理解老师的好意。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几乎每学期都换老师,无论是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还是其他的科任老师,都反映班级难管,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课堂效率低下。学生之间非常容易发生冲突,相互之间互不谦让,不会互帮互助。
本来要联系学生家长,但是班主任联系后家长不愿到学校和心理老师沟通,只是通过电话和班主任进行了沟通。
(二)对该危机案例的心理评估
1.个性特征、行为表现(自述与观察)
(1)争强好胜,爱替朋友打抱不平
(2)和同学产生纠纷后,通过武力的方式解决
(3)在和同学相处中,容易发怒,喜欢控制他人
, 百拇医药
(4)不喜欢采用自杀威胁的方式,事后经常感到后悔
(5)情绪化,不分上课下课,只要不愉快就会生气发怒
(6)行为举止正常
(7)愿意学习改变
(8)不是真的想要自杀
2.自杀心理危机发生的原因
该生不是真的想要自杀,而是没有学会合理表达情绪。另外,该生从父亲那里习得了“不听话—扔到楼下—听话”的行为控制模式,手段都是杀死自己,只不过控制对象由自己变为他人。留下遗书想要自杀,只是该生过激情绪支配下的、以生命要挟的行为模式再现。
3.自杀风险评估
, http://www.100md.com 通过与该生交谈,了解到其有自杀的说法,但不是真的想死,无自杀自伤的计划。通过自杀风险评估表测评(见表1),评分为0;有3次实施留下遗书自杀的经历,只是为了威胁,真实意图并不是想死,评分为1;尚处于小学阶段,现实生活压力表现为亲子矛盾和同学冲突,评分为1;有支持资源却支持不力:亲子关系不好,爸爸经常会威胁不听话就扔到楼下,班级氛围松散,经常更换老师,评分为1;同伴关系欠佳,常有冲突,无临床诊断,无精神类疾病,评分为0。总分为3,自杀风险不大。但是,该生个性暴躁易怒,较为情绪化,易激惹,不排除冲动下做出过激行为的可能。
4.定性评估
该生愤怒时会随意发泄,以死威胁,随后感到后悔,表现为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其人格特征很稳定,自己自知和老师、同学了解一致,依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个案属于非精神病类问题。, http://www.100md.com(林瑛?安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