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8年第24期
编号:13281771
灵动回应,静待花开(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24期
灵动回应,静待花开,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回应,回应技巧
     〔摘要〕“课堂回应”是心理辅导课“心理味”的自然流露,也是决定一节心理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生动有效的回应能激发课堂活力,让课堂妙趣横生、富有灵性。

    〔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回应;回应技巧;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4-0030-03

    心理辅导课侧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以多样的教学方法触及他们的情感,挖掘内心的感受及体验,唤醒情绪,促进心灵的成长。罗杰斯说,心理课上我们最应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抛掉那些用来应付生活的面具,真正发现更本质、更接近他自己的东西,真诚面对与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1]。教师的灵动回应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蹊径。 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欧很好地诠释了“课堂回应”的含义: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及时捕捉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再把问题“还给”学生,让他们“接过球”,投入到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中,从而使活动不断深入[2]。

    “课堂回应”是心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凸显课堂本质、决定一节课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生动有效的回应能激发课堂活力,让课堂妙趣横生、富有灵性。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教师如何做到“灵动回应”呢,我认为以下六点非常重要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