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恩海姆的儿童视觉发展观谈儿童艺术治疗(1)
〔摘要〕作为20世纪西方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在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对视觉的效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简化”“张力”“表现”等重要的美學原则。而通过这些原则阐释的儿童视觉发展观不仅体现了其艺术教育思想,还为儿童的艺术治疗打开了新的视角。儿童艺术治疗要分析儿童绘画形式所处阶段的特征,要考虑儿童的知觉和表现因素,还要重视艺术本身的力量。〔关键词〕儿童艺术治疗;儿童视觉发展观;阿恩海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7-0004-04
阿恩海姆在其著作《艺术与视知觉》“发展”一章中,提出了“儿童们为什么要这样画”的问题,然后从儿童的知觉出发系统描述了儿童画中绘画形式的发展,阐释了他对儿童画的理解。他的儿童视觉发展观不仅在艺术教育领域影响至今,而且对儿童的艺术治疗也有一定的启示。
一、阿恩海姆的儿童视觉发展观
(一)儿童画中的再现与简化
要理解阿恩海姆的儿童视觉发展观,首先要了解这样几个概念:知觉是从普遍性出发,把握物体的一般结构特征的活动。就像格式塔中的完形趋向律认为的那样,我们会尽可能知觉最简单的模式。再现就是通过媒介把知觉对象的结构创造出来,而再现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模仿,比如当儿童看到佩奇时知道它是一只小猪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