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8年第31期
编号:13268811
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成因、危害及对策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31期
     〔摘要〕本文回顾了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相关研究,并对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成因、危害及对策做了适当的探析。总结出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成因主要为个体自身因素及外界环境因素。此外,内隐攻击性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学习生活及教师的班级管理均有一定程度的危害。对此,本文建议采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用亲社会性视频游戏替代暴力性视频游戏以及教授认知情绪调节技能等方法来弱化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

    〔关键词〕内隐攻击性;青少年;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1-0008-05

    近年来,校园欺凌及青少年犯罪事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已成为一个受到社会各界重视且急需解决的问题。调查发现,实施校园欺凌行为的人往往具有高攻击性[1]。有研究表明,校园欺凌也是一种特殊的攻击行为[2]。外显的行为往往受到内隐社会态度的影响,故内隐攻击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显的攻击性行为。由此可见,内隐攻击性本身是具有一定危害性的。因此,了解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性行为同等重要,对内隐攻击性进行适当的应对能对外显的攻击性行为起到很好的干预作用,可以减少校园攻击性行为及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 ......
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85 字符